歼-16在南海对抗外国军机, 规模庞大性能优异,让对手无计可施
最近,解放军空军为庆祝建立74周年,发布了一些空海对抗的现场视频。其中歼-16战斗机至少出现了两次。歼-16这个型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东海、南海的对抗前线,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
甚至有一些国外军事专家认为,正是歼-16的大量投入使用,迫使美军把其他方向的空中力量向东亚加强,影响了美军在其他战略方向的力量均衡。
我们知道,从俄罗斯进口的苏27国产化后叫做歼11,在歼11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升级改造后的型号就是歼-16。歼-16系列在沿用苏-27优秀气动设计的基础上,在动力、飞行控制、雷达电子系统、武器弹药方面做了脱胎换骨式的改造。
如今的歼-16,已经是全球第三代改进型战斗机,也就是三代加战斗机当中,战斗力最强的一种。除了能够承担夺取空中优势任务之外,还能承担电子进攻和压制任务,以及对地对海突击任务。
可以说放眼全球,除了F-22和F-35等真正的第四代战斗机之外,没有任何一种型号能与歼-16相抗衡,包括韩国的F-15K、日本的F-15J,以及欧洲的什么阵风、台风、狂风系列。国外媒体估算,解放军装备的歼-16已经超过300架,是全世界阵容最强大的第三代改进型战斗机队。
目前在整个第一岛链,日本有201架F15J战斗机,韩国有60架F-15K战机。加起来还不如歼-16的数量。F-15J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生产的,不但技术严重落后,而且机身寿命所剩无几。F15K的技术也至少是20年前的水平,韩国自行研制的KF21虽然自称是四代机,但才刚刚试飞,距离投入实战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期内它不可能出现在歼-16面前。
因此,在第三代重型战斗机这个水平线上,歼-16不是韩国或者日本的空中力量所能够抗衡的。甚至是美军也拿歼-16没有什么办法,因为在驻冲绳的两个F-15中队撤回本土后,美军在东亚已经没有双发重型战斗机常驻了。
在中国官方媒体公开的视频中,多数是美军的B52、RC135等大型飞机被歼-16驱赶,完全没有空中机动优势可言。在美军与菲律宾刚刚组织的所谓南海联合空中巡逻中,出动的也仅仅是F16这种轻型战斗机。
解放军的歼-16不是隐身战斗机,但是在平时的海空对抗中更有作用。平时的空中威慑行动不需要隐身,就是要让对方看得到、看得清。美军曾经抱怨,解放军战斗机近距离飞过一架波塞冬巡逻机,并且把机翼和机腹下携带的大量空对空武器亮在对方飞行员眼前,美军因此而认为自己受到了威胁。
歼20一般不适合执行这样的任务,一方面武器是藏在舱内的对方看不见,另一方面对方在视距之外也发现不了,威慑作用反而不如歼-16
因为数量比较大,因此解放军的歼-16部队可以轮番上阵,在海空对抗中把美军及其军事盟友当做磨刀石,让各个部队的飞行员接受近乎实战的磨炼。根据目前为止中美双方发布的视频,歼-16部队的对抗模式已经非常丰富,也见识了美军在东亚地区几乎所有的机型。
特别是电子战型的歼-16D具备很强的电子侦察和电子对抗能力,收集对方情报的事,不只是美军会做。
随着解放军第四代战斗机歼20的规模化列装和歼35的上舰,解放军空海军航空兵的装备体系将进入领先对手的时代。这是如今美国阵营必须面对而且无可奈何的现实。
在第四代战斗机完全成为解放军的主战装备之前,我们将继续看到歼-16活跃在海空斗争一线,一次次响亮地打脸前来挑衅的碰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