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一首解析第2首:持统天皇【久我Masahi的日语课堂】

春過ぎて 夏来にけらし 白妙の
衣干すてふ 天の香具山
持統天皇(じとうてんのう)(645~702)
第41代天皇,女帝,是很有能力的统治者。
出典:新古今集·夏·175
读音:
はるすぎて なつきにけらし しろたへの
ころもほすてふ あまのかぐやま
现代读法:
はるすぎて なつきにけらし しろたえの
ころもほすちょう あまのかぐやま
和歌大意:
春が過ぎて夏が来たらしい。(夏になると)白い衣を干すという天の香具山(に白い衣が見えるよ)。
春天已过,夏天似乎来了。(一到夏天)可以看到晒在香具山上的白衣。
个人翻译:
春去夏似来。天之香具山,点点白素衫。
网上常见的翻译版本:
春尽夏已到,翠微香久山。
满眼白光耀,闻说晒衣衫。
解说:
春(名词)過ぎ(ガ上二段动词连用形)て(接续助词)夏(名词)来(カ变动词连用形)に(助动词ぬ的连用形,表示动作状态完了)けらし(助动词终止形,表示过去的推断)白妙(名词)の(格助词)衣(名词)干す(サ四段动词终止形)てふ(格助词と+ハ四段动词连体形)天の香具山(名词)
古文动词变形可参照附在第1首最后的变形表。

「来にけらし」是「来にけるらし」的缩写,表示过去的助动词“けり”的连体形“ける”+表示推断的助动词“らし”,意为“来たらしい(似乎来了)”。
「白妙の衣」是白色的衣服。“白妙“是“白栲”的别字。通常「白妙の」是用作枕词,枕词是和歌中写在特定的词语前面,用于修饰或调整语句的词,“白妙の”的后面通常接“衣、袖、袂、襷、帯、紐、雪、雲、波”等词,不过本首和歌中“白妙”本来就有“用小构树中提取出来的植物纤维所织成的,有光泽的纯白的布”的意思。
「天の香具山(あまのかぐやま,在奈良时代之前,也被叫作“あめのかぐやま”)」是歌枕。所谓歌枕是古代和歌中歌咏过的名胜,就算没有实际去过,写在自己的和歌里与古代的和歌印象重合,使和歌含有余韵。天香具山位于奈良县中西部橿原市东部,海拔152米,虽然不算高,但是在和歌中有被写成“高山”的例子,是因为它具有的神性。「天の香具山」被视作从天上降下的神圣之山,被人们所崇敬,据古代传说, 每当春夏之交, 甘寿明神便用这里的神水浸湿白布衣衫, 然后在阳光下晒干, 以辨明人心的真伪。从前似乎有一到夏天就晒白衣的祭典、习惯。有种说法是持統天皇唱咏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对将夏天带来的神明的感谢,表达喜悦之情。此外,古时候,也有人死后魂魄会去山中的说法,所以本首和歌也可能是持統天皇悼念高市皇子的死,白衣指的是丧服。
本首和歌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是「二句切れ(二句分段)」和「体言止め(句末以名词结尾)」。
句子分段是把不同意思的句子分段,二句分段就是把一首和歌在第二句结尾处进行分段成两句,本首和歌分段成「春過ぎて夏来にけらし。白妙の衣干すてふ天の香具山。」
句末以名词结尾,产生余韵,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