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苏卷】 懂你的互联网,真的好吗?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求。好一句,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求。曾几何时,也一度成为我的座右铭,口头禅。取其意,多少人在过去和现在用来在心中哭诉身边好友。他们不懂自己,却又频频想向自己出招解难。当事人往往苦不堪言,碍于颜面不好推迟,却每次都帮不上什么忙,甚至越帮越忙。今时今日却大不相同了,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带来,一个比你更懂你的互联网,它来了,你爱上它了吗?
近年来智能互联网发展可谓是突发猛进,再创新高。现在的智能互联网相较于10年前的互联网在“懂”你方面上,可谓是天差地别。智能互联网是由传统的互联网,提供上网服务,有了更高的网络连接速度,更低的延迟,加之现在的大数据云及人工智能算法,三者构成了现在的智能互联网。
可你想拥抱它吗?可能并不想。
现代的智能互联网提供了前虽未有的便利,它的弊端今年也频频出现。例如在滴滴打车中“杀熟”事件,说的就是在同一段路线,新老用户,安卓手机用户和苹果手机用户在打车费用上就有不小的差价。且每个人的价格呈现出差异化,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商收集你的消费记录给消费者做消费画像,区别对待,让平常消费就较高的消费者在获取同样的服务时提供一份更高的价格,这一点若不是被细心的消费者察觉并爆出,只会水涨船高。
百度CEO李彦宏曾说:“中国消费者愿意用个人数据换去服务便捷”,此言论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在中国国内提供的互联网服务本就在隐私方面做得非常不好,个人数据买卖屡见不鲜,屡禁不止,本就是一条巨大的黑色产业链,从业者也都是明知犯法而为之,赖不住个人数据带来的巨大利益诱惑。个人数据的整合加上人工智能的算法,算法就已经越来越懂你,你下一次的吃喝玩乐行,手机或是电脑上的显示都是精心为你排版推荐。你在微博或是短视频APP上只会出现你喜欢且和你价值观一样的内容,但这样做,长持以往,你可能变得越来越极端,越来越局限。你在电商购物平台,它同样会让你越来越多的想买买买,它不仅能知道你现在需要什么,在它有了足够多你的数据加之你亲人的数据与之整合,它甚至能在你未来每一个阶段提前推荐你需要的商品。这不可谓不可怕。
智能互联网乃大势所趋,以后的运用只会越来越广泛。但我们应记住,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不同于一般的产品,一般的产品在售卖出去后就只与消费者产生联系。而互联网工具却是消费者和互联网提供商的一个媒介,互联网提供商赚钱的工具,而它们巴不得消费者与之狂绑在一起。如若因为互联网的便利能让你与全世界任何角落的人联系,让你放弃了与最近的人沟通交流乃至思恋,那就本末倒置了。互联网这个工具不仅取决于使用它的消费者,也取决于工具的提供商,在未来数据隐私必须要做的更好而不仅是“杀熟”的手段。我们作为消费者能做的是提高自己隐私防范认知,对互联网也要有自己的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