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秀秀:习茶艺,吟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

“茶文化体现了东方文化的深层精髓。茶的原理不仅止于一般所言的审美主义,而且与宗教、伦理合而为一。它为我们定义了宇宙的均衡比例,让所有信奉茶道的人们成为懂风情、有品位的精神贵族,体现了东方美学思想的真实内蕴。”----《茶之书》

“茶艺秀天下,文化传新 知”。秀秀书院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和茶道文化研习,并积极探索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之道,以终南山数千年积淀的儒、释、道、武、医、艺等国学精华为学 养根基,全新打造“中国式雅士生活”。焚香、品茗、抚琴、习字。雅士茶道的魅力于此显露无疑。时至今日,秀秀书院已为高端会所和书院培养了众多培训导师, 正逐步成为引领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力量。为了使更多的爱茶人体会到茶艺之美,并借此感受中国诗词的风雅之韵,特此将各类茶艺解说词略为分享:

瀹茶道礼法节选:
唐煎,宋点,明清瀹茶,人物相格,秀成灵芽,借此礼法观参物我。愿这盏中之物,可涤除心外之尘。
(1)焚香静气,活火烹泉
焚香静气即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肃穆祥和、庄雅持重的气氛,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可使大家心旷神怡,亦愿大家的心能借此香云,涤除烦恼,且随我们同吃茶去。
《茶经》云: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亦有苏东坡道:活水还需活火烹。活火烹泉即煮沸壶中之水。

(2)山川世界,叶嘉酬宾
壶中自有天地,杯内风雨迢遥。一盏自藏世界,半壶可煮山川。借此万千气象,为大家分享今日所用之茶器:
紫砂壶:乃名壶产地宜兴所制,泡茶之泡壶,亦称母壶,而另一把则为储备茶汤用之海壶,亦称子壶,顾名思义,其统称”母子壶”。
闻香杯:闻香所用,聚香之茶器。
品茗杯:品茶之用器。
涤方:用以贮涤洗之余。
茶巾:亦称絁布。常取二枚,互用之以洁诸器。
此为茶道组,可分为:
茶则,量也、准也、度也,用以量取茶叶。
茶镊,取放茶杯亦或茶叶底。
茶漏,增大壶口,以防干茶外溢。
茶导,用于拨取茶叶。
茶通,用于疏通壶嘴。
叶嘉酬宾即请诸位鉴赏我们所泡乌龙茶。(请您依次鉴赏,在鉴赏的过程中可观其形,闻其香。)
…………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鲁迅先生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古往今来人们已将茶作为仁、义、礼、智、信之载体;亦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途径。最后借这杯中之茶敬诸位,祝诸位身体安康,家有余庆。
………

花茶茶道礼法节选:
“西域名花最孤洁,东方佳友更清幽。”茉莉花自汉代从西域传入我国,北宋广为种植,其香气浓郁、鲜灵、隽永而沁心,被誉为“人间第一香”。
1、荷塘听雨
茉莉花是西域佛国天香, 茶乃中华瑞草之魁,同为圣洁之物,故而冲泡者的身心与所用器皿如荷花般纯洁。看,这清清的山泉如法雨,听,这哗哗的水声如雨声,涤器如雨打碧荷,烫杯如芙 蓉出水。通过这道程序,杯更干净了,心更宁静了,此时空间亦明澈空灵了。唯怀雨后荷花般的心情,方能品出花茶芳洁沁心的雅韵。
二、芳丛探花
“美在于探索,美重在发现”,此乃目品,即请诸位鉴赏今日之花茶。(花茶茶胚多为优质绿茶,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
茶是祛襟涤滞,致清导和,使人神清气爽,延年益寿的灵物,现在让我们共同再品一品杯中的花茶,去寻找卢仝七碗茶后两腋习习清风起的绝妙感受,最后祝大家多福多寿,常健常康。

绿茶茶道礼法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绿茶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品种最多,产量最高,消费面积最广的茶类,今日冲泡之茶乃陕西汉中的午子仙毫。

第一道:焚香除妄念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
第二道:冰心去凡尘
茶,至清至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一遍本来就干净的玻璃杯,做到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三道: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叶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使茶汤浓强苦涩,故而打开壶盖使水温降至八十五度左右。
……………
品茶之乐,乐在闲适,乐在怡然自得,在品了这道绿茶后,相信您从茶中已品到人生百味,至此请大家自斟自饮,感受茶事活动的无穷乐趣,谢谢大家。
…………

习茶艺,吟诗词,长此以往,相信诸位爱茶人不但能享“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又且能够出口成章,“腹有诗书气自华”。
西安秀秀书院,中国式雅士生活,抚琴,下棋,习字,论诗,品茶。
茶人秀秀:品茶论诗,弹琴唱诗,书法写诗,作文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