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宜童」发展语言的必备技能,您学会了吗~文末还有福利可以领取哦!

2023-02-23 10:02 作者:宜童自闭症学院  | 我要投稿

语言,可能是很多家长在康复过程中“最关注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孩子能够开口仿说之后,家长的期待也逐渐增高,

该怎么让孩子会说长句子呢?

该怎么让孩子主动表达呢?

该怎么让孩子多和小朋友用语言互动呢?

您知道吗,这些期望都与孩子的一个基础语言技能密不可分,这就是:

提要求!

今天宜童家长培训再次开启,个训督导张雅玢老师为家长们详细讲解了提要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方法捕捉孩子的动机,练习这一技能,快来一起学习吧!

✦  ✦  ✦  ✦  ✦  ✦  ✦  ✦  


“每人每天每时每刻,提要求无处不在!”

这句话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总会把提要求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技能去练习了。每人每天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提要求,无论是生理的需求,还是对活动的需求、对他人社会性互动的需求(如抱抱、一起玩游戏)、对信息的需求(如“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些都是提要求。提要求无处不在,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我们与他人交往的重要表达方式。

无语言的孩子也能“提要求吗”

提要求这么重要,那如果孩子没有语言的话该怎么提要求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没有语言的孩子能够提要求吗?

答案是——当然可以!提要求的能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只是随着孩子能力的发展,提要求在各个年龄段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婴儿时期,孩子可以通过哭泣来表示困倦、饥饿等状态,用哭泣表达自己需要睡眠、食物。再长大一点儿,孩子就可以通过咿咿呀呀的声音和动作(如手指指示),来更加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具体需求。到了2-3岁的语言爆发期,孩子更多会用语言来提要求,语言表达又以名词、短语和一些小短句为主,使得需求能够更加丰富、准确地被表达出来。



家长在家应该怎样帮助孩子练习呢?

1

挖掘动机很重要

找到孩子提要求的动机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提要求的开始。如果无法找到孩子偏好的物品,那么就无法激发他提要求的动机。强行让孩子对着并不喜欢的物品提要求,只会让他厌恶提要求教学。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拓展和询问的方式来发现孩子的动机。

比如,在一个开阔的教室里,孩子正在自由玩耍,大部分时间都在玩一个转盘,那么就可以确定转盘是孩子当下最为偏好的物品。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转盘作为目标物,激发孩子提要求的动机,再教导孩子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另外,也可以通过转盘的“转”这个属性为基点,拓展其他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的玩具作为目标物(如陀螺)。

2、做好辅助必不可少

经过上面的步骤,我们找到能够激发孩子提要求动机的偏好物,但孩子仍然不能用正确的方式提要求。这时就需要经由辅助,让孩子理解什么才是正确的提要求方式。


比如,可以通过反复示范的辅助方式让孩子熟悉怎样正确地提要求(如用手指、拿等)。如果孩子喜欢转盘,并且具备名词的仿说能力,那我们就可以向孩子展示转盘,等孩子伸手去拿时,我们可以拿着转盘对孩子说“转盘”,然后再把转盘递给孩子。这里我们对孩子说的“转盘”就是一种示范,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想要玩转盘的时候就要说“转盘”。

3、“免费—收费”

当孩子理解“想要转盘时,要先说‘转盘’”后,可以让孩子“免费”得到转盘几次,“免费”的意思是不用孩子自己说出“转盘”就能得到转盘。然后,就要开始“收费”了——需要孩子自己说出“转盘”才给他。

比如,向孩子展示转盘但不同时说“转盘”,而是等待几秒,看看孩子是否能自己说出“转盘”。如果能够说出,就立刻将转盘递给孩子,并给予更多夸奖。如果在等待2-3秒后孩子依然不能说出,就加入辅助帮孩子说出“转盘”,然后把转盘递给孩子,但给予孩子玩转盘的时间要比孩子独立说出“转盘”时短。孩子获得转盘是他做出正确反应的自然强化,就不需要其他物品再作为强化物了。自然强化可以搭配社交性强化(如夸奖),就可以逐渐让孩子适应社交性强化,为以后完全去实物强化做准备。

还有一些误区,家长们记得避雷

1、目标物要选对

选择练习的目标物一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容易表达的,不同环境可以选择不同目标物。比如,孩子同时喜欢玩小汽车和玩滑梯。我们在室内就可以选择小汽车作为目标物,适宜在室内展示给孩子,也容易收回,滑梯在室内就不能达到这个效果。相对地,在公园里就可以选择滑梯。

2、环境记得要“干净”

在练习时环境要“干净”,这里的干净不仅是指物理的干净,也是指没有多余的干扰物。比如,孩子同时喜欢泡泡和小汽车,目标物是泡泡。在练习表达“泡泡”时,如果小汽车也在离孩子很近的地方,那么就会影响孩子对于泡泡的动机,也会减弱此刻我们对于孩子的教学控制。

3、选择可被泛化的语句

可被泛化语句类似于“万能句”,例如“我要”“给我”“拿来”“这个”“那个”等等,这些语句在大多数的场景中是通用的。但需要警惕的是,如果一开始就选择了练习万能句,那么孩子就可以轻易靠万能句满足生活中的大部分需求,孩子练习其他名词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4、句子不要超过孩子可理解的范围

如果孩子刚开始学习提要求,最好名词开始,而不是短语或短句。如果一开始就练习复杂的短语或短句,那孩子很有可能根本听不懂,只能简单复述,那么孩子就会过度依赖辅助,无法独立表达。比如,孩子喜欢泡泡,那一开始就只练习“泡泡”即可,后面再渐渐增加难度,练习“吹泡泡”“我要吹泡泡”。



「宜童」发展语言的必备技能,您学会了吗~文末还有福利可以领取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