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赛马史03 列传第一:若鹰(ワカタカ)——从开始处开始
你最忘不掉的德比马是谁?大外道压胜堂堂制霸二冠的东海帝王?5马身狂胜的特别周、成田白仁?又或者是伏特加代表牝马摘下阔别64年的桂冠,是鲁道夫象征鞍上冈部幸雄高高竖起的两根手指,是大王降临,是柴田政人的夙愿,是河内洋的梦想,是大帝压过乐透心和纪录的一鼻子……
你问我?那当然是2013年跨过府中200米坂道制霸的“府中之犬”武丰(父:大震撼)和骑手高情厚意了。
闲言少叙,让我们回到1932年,那里在举行第一届东京优骏大竞走。在那里,百年之梦从它的开始之处开始。
简介:
若鹰(ワカタカ,Wakataka),1929年3月17日诞生,1945年3月10日死亡。サラ系。牡。栗毛。下总御料牧场(千叶县)产。
父*トウルヌソル(Tournesol,向日葵),母種信(サラ系),母父*イボア(Ebor,埃伯)。马主乾鼎一。东原玉造(Toubara Tamazou)厩舍(中山)。
生涯成绩:21战12胜。主胜鞍:1932年东京优骏大竞走(第1届日本德比)、横滨特别、帝室御赏典(东京)、农林省赏典竞走。(后二者俱为天皇赏前身)
标星号赛马为外国产马。

年代过早,资料稀缺,无法考据。仅有资料指出与相扑的“若贵”无关。考虑到日本海自有两艘船名称同此假名,汉字为“若鹰”,而马名与舰名相同之情况颇多,便择字定为“若鹰”。
安田的夙愿
日俄战争后,日本方面深感军马性能不足,鼓励在国内养马。但1908年,马彩遭到禁售,日本马业也面临衰退。作为东京竞马俱乐部主席的安田伊左卫门渴望找到某种解决此问题的途径。
20年代中期,有从业人员找到安田,提出效仿英国在叶森马场举办的“叶森德比”,在日本举行高赏金大规模赛事,以此鼓励育马行业继续发展。从业人员的想法与安田一拍即合。经过思考,他们提出了这项赛事应满足的七个条件:
1,这项比赛是对3岁牡牝马能力的最高检验。2,竞走距离应当接近或等于2400米。3,这应是日本赏金最高的赛事。4,赛马必须从1岁秋天起出走登录4次,才能取得本赛资格。5,赛马应背负与年龄相称的重量。6,比赛原则上在春季举办。7,本赛是日本国内唯一满足前六个条件的比赛。
怀抱着这样的梦想,1930年4月24日,东京竞马俱乐部正式对外宣布了“东京优骏大竞走”的筹备计划。同年10月,1岁马开始报名比赛。整整两年后,1932年4月24日,比赛在东京都目黑竞马场举行,途程为草地2400米。
全日本的目光集中在目黑竞马场。东京优骏大竞走的头马赏金高达10000日元,合计赏金25000日元,而之前赏金最高的赛事也仅有6000日元。该比赛从赛前检查到赛后颁奖的全过程,都会通过无线电向全国广播。
1930年有意向参与的168匹马在1932年1月时只剩下72匹,而到了4月24日,日本聆听着唯一的一匹马,那就是下总御料牧场生产的若鹰。
育马圣地的宠儿
位于千叶县的宫内厅下总御料牧场,如其名称所示,是当时日本的皇家牧场。从19世纪末,该牧场便繁育了众多的牛、羊、猪、鸡,当然也包括纯血马。据说这里还是日本兽医学的发祥地。
1927年,兽医学博士丹下谦吉受宫内厅委托,赴英国购入了刚刚退役的5岁牡马向日葵。这匹马的父亲,正是1918年英三冠马Gainsborough,这匹马自身则在英国跑出24战6胜的成绩。连购入带运输,牧场在这匹马身上花费了超过10万日元,这笔钱在21世纪初可以折合成足足10亿日元。
除了收购牡马,下总御料牧场也从海外进口过许多牝马,这些牝马中的一些有维持到今天的子嗣,包括1991年无败二冠马トウカイテイオー(Tokai Teio,东海帝王),宝塚纪念连冠马ゴールドシップ(Gold Ship,黄金船),都出自下总御料牧场的几个牝系中。
作为该牧场的一匹繁殖牝马,種信并不曾拥有竞赛生涯。她的二代母就是著名的ミラー(Mirror,镜子),1899年从澳大利亚输入日本的镜子无血统书,这使她成为日本后来诸多サラ系名马的共祖。
種信的父亲是英国产的大种马埃伯,这匹马是最早的日本最佳种牡马,从1924年到1929年蝉联此荣誉。作为一匹20世纪早期的英国马,埃伯完全不带St. Simon的血统,被称为异质。
1928年,首年配种的向日葵与種信配合,孩子在1929年出生。母父是大种马,父亲则是未来大种马,尽管母系是サラ系,这样的血脉也足以令人期待了。这个备受期待的孩子,就是日后的若鹰。
强者的阵营
若鹰的马主乾鼎一曾为中山竞马场(于1920年从原址迁到千叶县东葛饰郡中山村)的营造殚精竭虑。马主将这匹马托付给隶属中山竞马场的东原玉造调教师。这位调教师在1924年还作为骑手制霸过帝室御赏典(横滨),尽管他后来得到“名伯乐”的美誉,当时无疑还只是一名出道未久的调教师。
但是东原师为若鹰选定的骑手,则是一位大人物。
说回19世纪中期。1847年,斋藤义三郎出生在北海道,后来他以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为人所知:函馆大经(Hakodate Daikei)。函馆大经在明治时期加入了日本陆军,跟着一个法国军人学会了骑马,很快便以精湛的骑术声名远扬。他在明治天皇面前表演过马术,有一种说法是,连他的“函馆”姓氏也是明治御赐。许多后来在竞马界无比显赫的人物都曾拜在函馆大经门下,包括武彦七,日本国宝级骑手武丰的曾祖父。
1889年出生的千岁孙作家中经营客栈,有几匹服务马。一开始他的父亲在函馆大经那里学习马术,16岁那年,孙作自己拜入函馆大经门下,次年骑手出道。在21岁时他迎娶了函馆家的女儿,自己被函馆大经收为养子,名为函馆孙作(Hakodate Magosaku)。
早在1913年,函馆孙作(那时还未改姓)就胜出过“优胜内国产马连合竞走”。这项比赛就是东京优骏大竞走之前日本国内赏金最高的赛事,由于途程是3200米(约二英里),也称连合二哩赛。1920年他首次胜出帝室御赏典。到了1932年,43岁的他已经6胜连合二哩,6胜帝室御赏典,是一名出道二十多年的老资格骑师了。
从惨败到目标一着
1932年3月26日,若鹰在函馆孙作的策骑下在中山竞马场迎来自己的出道战,途程1800米。与未来的故事不相称,他迎来了一场惨痛的失利——11匹马中仅跑得5着。此时,离德比开赛不到一个月。
对那个时期的赛马来说,连续作战并不是什么稀罕事。4月16日,抱着出征第一届东京优骏的念头,若鹰移师目黑竞马场,再战新马战,途程2000米。此时离东京优骏大竞走开赛只有8天,他无论如何只剩下这最后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可喜的是,若鹰不仅把握住机会,而且交出惊人答卷——一场10马身压胜将他一举推到东京优骏的最高人气,单胜1.95倍。即使当时马匹水平参差不齐,这样的大胜也足以令粉丝振奋。一个月前还败走新马战的1战0胜马,如今的目标已经是:拿下东京优骏,把自己名字永远永远镌刻在日本赛马史上。
若鹰胜出翌日,他的半兄在同一片场地胜出帝室御赏典(东京),一切顺利。
此处闲开一笔。有资料记载若鹰是在东京竞马场参加了第二场新马战,这是错误的。东京竞马场于1933年11月首度开场办赛,同日目黑竞马场关闭,二场地为严格继承关系,故资料用东京竞马场指代目黑竞马场,望读者明辨。
1932年4月24日,第一届东京优骏大竞走如期在目黑竞马场开赛。19匹马最终出赛。无论你是1番人气还是19番人气,这都是你一生中唯一一次的机会。况且,整个日本赛马历史上,也只有唯一一匹马可以赢得“第一匹德比马”的殊荣。未来几年,东京优骏将推动日本赛马不断向前、再向前,而现在,比赛即将开始。
在目黑的雨中。
从开始处开始
若鹰绝不是唯一对东京优骏胜利有野心的赛马。至高的荣誉,至高的赏金,所有人都在虎视眈眈。
牝马アサザクラ(Asa Zakura,朝樱)拿到第二人气,她和若鹰在同日同地参加了两场比赛,首战破纪录打败オオツカヤマ(Ootsuka Yama,大塚山),后者也参加了东京优骏竞走,人气为6番。4月份,朝樱又一举击败サンダークラップ(Thunder Clap,雷鸣)和牝马アサハギ(Asa Hagi,朝荻),这两者与她同为3月新马战胜马,前者更是胜出自若鹰5着败北的那场新马战,后者是一匹逃马。他们分别得到8人气和7人气。
3番人气给到了从关西东进的ワコー(Wakou,和光),没有他的比赛资料。尽管被朝樱打败,大塚山还是如若鹰一般把握住4月的第二次机会,以第1名进军东京优骏,获第6人气。被他打败的是牝马パースニング(Parsening,帕斯宁),只得17人气(有一匹并列,实为倒数第二)。4月18日的比赛也产生了前三名:牝马レイコウ(Reikou,灵光)、ヨネカツ(Yone Katsu,米胜)和ナスダケ(Nasudake,那须岳)(后二者为牡马),他们得到9、13、11人气。
在中山新马战破纪录的牝马シラヌヒ(Shiranui,不知火)没能前来参加东京优骏,成为遗憾。
马番、马枠抽取。与如今不同,当时马番并不对应马枠。若鹰抽到16番,但马枠是最内的1枠,他将在最内道起跑。
4月24日。由于连日的大雨,马场已经变为不良马场,这无疑给比赛增添了更多变数。1万名观众涌入目黑竞马场,希望亲眼目睹第一匹德比马的诞生。赛前,东原调教师找到函馆孙作骑手,试图指示给他骑乘的细节。据函馆孙作的徒弟铃木胜太郎的回忆,函馆说:
“别乱来了,你和我的技能不一样,今天的比赛交给我吧!”
(我并不能确切说明他的意思是人各有专长还是指对方骑手时期成绩比不上自己,字面推测是前者,原文是“お前とオレとじゃ腕が違う”)
整日的规划都由于糟糕天气推迟了45分钟,原本定于午后3点开始的比赛被迫推迟到近4点。目黑竞马场与后来的东京竞马场大不相同。目黑竞马场是右回,一圈1600米。2400米的赛程是从第2弯道出发,依次通过对侧、第3、第4弯道、最终直线,再进入第1弯道完成一圈。
障碍抬起(当时使用的发马机是障碍式,现在的闸门式发马机在1953年引入到南关东地方的大井竞马,中央竞马的最早使用记录是1960年的小仓),比赛开始。最快启动的是和光(枠顺4),他直到第一次通过第4弯道时仍维持了2个马身的优势。若鹰在第二位,他在此时果断完成了超越,从外道超到第一位。很不幸,朝荻(枠顺19,最外闸)抢口了,尽管德田伊三郎骑手全力拉马,她还是冲上前去试图和若鹰并行。直线上,若鹰和朝荻努力争先,函馆骑手始终控制着节奏。进入第1弯道,若鹰和朝荻分在一二位,和光第三位,灵光第四,他们离马群有2到3马位的距离。到对侧直线时,差距已经被马群蚕食到半马身了。
但第3弯道,若鹰发挥出自己储存的体力,骤然加速,迅速甩开了马群,快进入最终直线时,他与和光之间已经拉开了足足5个马位的差距!在最终直线,若鹰也丝毫没有降速,飞快地向着那个梦想狂奔。
那个梦想。那是所有人的梦想,但今天,那是只属于他一人的梦想。
过线,1着。1932年第一届东京优骏大竞走,胜马:ワカタカ(若鹰)。
从内侧后追上来的是大塚山,他落后若鹰4个马位拿到2着。朝荻再落后3又1/2马位得第3着,是牝马军团的最佳战绩。若鹰的完赛成绩2分45又2/5秒,是东京优骏历史最慢。考虑到马场情况,这并不是个特别差的成绩。2年后移师东京竞马场的东京优骏,同为不良马场,完赛成绩仅2分45秒而已。
(在这里提请注意,1959年9月5日以前,比赛计时精度只有0.2秒。)



此为1932年德比战视频,已烤熟
梦想实现之后是平凡
实现梦想的若鹰很快回归了平凡。德比马,说起来也不过是一匹普通的赛马。甚至应该说,正因为是德比马,才更要在未来的比赛中对他横加限制,让他早日退役配种,成为竞走马血统书的一部分。
这场东京优骏只不过是他生涯的第三场比赛。若鹰在之后的两年内出赛了18场,摘得10胜。1932年10月,他连续拿下3个重磅赛事。10月9日在横滨破纪录胜出横滨特别,之后回到带给他无限光荣的目黑竞马场,10月23日拿下赛马的最高荣誉——帝室御赏典,又在短短一周后破纪录胜出农赏(即“农林省赏典竞走”,实际上就是改了名字的连合二哩)。古马年,若鹰已经没有多少追求。1933年他直到10月才首次出战,那年共出赛10场。1933年12月,四岁的他在1、2、3日连斗三场,负磅达到现在来看相当惊人的71、73、71,除第一场以1/2马身差告负外,后两场分别以2马身、5马身大胜。之后,若鹰宣布退役,最后一场5马身大捷也成就了他的有终之美。
函馆孙作骑手陪伴了若鹰的整个生涯。这位骑手的生涯战绩是8个帝室御赏典、7个连合二哩,若鹰各为他拿下最后那个。后来他转职为一名不算成功的调教师,也不再有什么“你的技能我的技能”了。东原调教师后来则成为名伯乐,若鹰是函馆骑手辉煌的结尾,也是东原师辉煌的起点。正如东京优骏本身,宣判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宣布了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可以说,作为一匹当时的竞走马,若鹰的竞走生涯没有留下什么遗憾。他唯一没拿到的较重要的比赛可能就是目黑纪念(当时固定在4月举行,若鹰无缘参加)。1933年目黑纪念的胜马是アスコット(Ascot,雅士谷),这匹马曾两次以2着陪跑若鹰,更何况又是在若鹰最擅长的目黑竞马场(生涯在目黑出赛四次,全胜。在东京出赛四次,两胜两次2着),若有缘出赛胜负或未可知。唯一可能困扰他的是途程。目黑纪念的前身“濠抽混合”又叫“二哩一分”,途程约2英里1浪,即3400米,目黑纪念起初继承了这个赛程。但对于当时的赛马来说,途程的限制远没有那么大。
但时光如过眼云烟,再纠结这些也没什么意义。如若鹰这样的竞走马,本已不多见。
退役后的若鹰去了日本老牌种马场“日高种马牧场”,他的母父埃伯就曾隶属这里。尽管若鹰的竞走生涯足够幸运,血统的阴云始终笼罩在他头顶。只有轻半血种乃至更重的混血才会和サラ系配种以便成为サラ系,即使是サラ系牝马也会选择纯血种牡马,以早日洗掉自己サラ系的身份。
因此,若鹰在配种生涯中没有得到什么好资源。他多数子嗣都是参加系驾速步的中间种,少数参加平地竞走的也主要参加阿拉伯马比赛。1943年,若鹰种牡马退役,转到静内农学校(今:北海道静内高等学校)做乘用马。1945年3月10日,若鹰因为肺气肿死去,得年约16岁,他的亡骸被安葬在静内农学校校内。
平凡地死去并不是不幸,反而是最大的幸运。与若鹰同时期的赛马鲜有得以善终的,大多都在日本军国主义自我毁灭的战火中不知所踪。不得不令人猜测,即使是这样的结局,也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他是“第一匹德比马”。
我曾经不相信德比马是最幸运的马。特别周因为一鼻子被永远锁在殿堂大门外,而他甚至已经是出落得最好的没有其他经典赛胜利的德比牡马。大部分德比马都在那场比赛耗尽一生运气。但如果套入若鹰的故事,不得不说,的确,赢德比的马最幸运。
有谁会相信,学生屁股底下的这匹老马在十几年前承载过全日本的歆羡呢?
从德比胜出发散出去
若鹰的德比对手们过得怎么样?
若鹰自己是最早拿到帝室御赏典的德比参赛马。半个月后,在阪神2000米的泥地上(记住当时日本人眼中泥地草地无本质差别),アサヤス(Asa Yasu,朝康)拿到帝室御赏典,他在德比拿到第5人气,跑9着。有两匹他的德比对手在第二年陆续拿到帝室御赏典,クラツクミンテン(Clackminten,克拉克明滕,14人气14着)和ハクセツ(Haku Setsu,白雪,4人气6着),后者甚至还在3岁时拿过连合二哩,算得上是若鹰以外后续发挥最厉害的了。
对牝马们来说,竞赛绝不是青史留名的唯一途径,即使血统不佳的牝马也大概率有机会参与繁殖。未能出赛的不知火在京都拿到牝马限定的连合二哩,同样得此荣誉的还有不幸分到最外闸的逃马朝荻。朝荻在阪神另得两个重要胜利,退役后从事生产。她的五代牝系后代有ノボルトウコウ(Noboru Toukou,东江上升,1972短途马锦标)和プレストウコウ(Press Toukou,东江下压,1977菊花赏,历史上第一匹芦毛经典马。更有名的出场机会是マルゼンスキー/Maruzensky/丸善斯基的日本短波赏,他以7马身差距拿了2着)。
拿到最高人气的牝马朝樱显然是高开低走了,德比8着后仅得一胜。但她的繁殖成绩可谓傲视群芳:1940年菊花赏马テツザクラ(Tetsu Zakura,铁樱)和1944年天春马ヒロサクラ(Hiro Sakura,广樱)都是她的产驹。她是日本百余年赛马历史上仅不到100匹的双顶级比赛产驹的繁殖牝马。
得到5着的灵光则成功把自己留在了殿堂马的血统书上。她的牝系四代后代是グランドマーチス(Grand Martis,大马蒂斯,障碍39战19胜,前日本赏金王,1985年入选殿堂。可以确定至少到2024年这匹马仍将是唯一的殿堂障碍马)。
人气末尾的牝马帕斯宁生涯拿了4胜。她似乎是在1935年初次生产时母子双亡。
德比第二名大塚山在中山拿到了连合二哩,他退役后的种牡马名是第六シアンモア(第六Shian Mor),作为母父繁育了1952年天秋马トラツクオー(Truck O,卡车王)。
接下来,聊聊种牡马的问题。大塚山的种牡马名暗示了他的父亲:大种牡马Shian Mor,隶属小岩井农场。Shian Mor产驹和向日葵产驹在30年代的争斗才刚刚开始,下总御料牧场和小岩井农场的争斗也才刚刚开始。今天算是向日葵先下一城,未来还有得是好戏可看。
最后,说说未来的故事。
1943年,天之骄女クリフジ(Kuri Fuji,栗藤)在东京竞马场出迟,但最后的完赛成绩是恐怖的6马身破纪录——2分31秒4。
1963年,メイズイ(Meizui,明瑞)以2分28秒7达成二冠,历史上第一次在这项比赛敲开2分30秒。
2022年,ドウテュース(Do Deuce,胜局在望)用神鬼般的末脚把东京优骏纪录提升到2分21秒9。2018年,同样是东京2400米,日本杯的舞台上,3岁牝马アーモンドアイ(Almond Eye,杏目)跑出恐怖的2分20秒6,一级赛四连胜。
如果把若鹰扔到今天的舞台上,会怎么样?毫无疑问,他在第1届东京优骏大竞走中赖以制胜的“逃切”根本派不上用场,他全力冲刺也会被马群远远甩开。
但是,这样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纯血马正是这样一代一代繁育,一代一代优化血统,一代一代优化竞走能力,挑战新的极限。而若鹰正是这其中的一块基石,一块不该被忘记的基石。
2012年,JRA制作的“近代竞马150周年电视CM:下一个梦想”30秒版和60秒版引用了若鹰在1932年第一届东京优骏的出走视频。有人没忘记若鹰,这就等于,没有人忘记若鹰。
马名翻译:
所有的“アサ”:下总御料牧场的马有两个字血统名,第一个字代表年份,第二个字代表牝系。1929年的字是“朝”,牝系均能从血统书上看到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