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13岁女孩遭霸凌致耳膜穿孔:拿什么保护我们的孩子!
孩子的恶,到底能有多可怕?
近日,一条关于海南临高校园暴力事件的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视频中,多名学生将一个女孩围堵在厕所进行殴打,反复对其抽打和踢踹,最终造成耳膜穿孔。
有统计表明,有近90%的校园欺凌没有得到关注,可以说,被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为何校园霸凌屡禁不止?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13岁女孩被霸凌
近日,网传三月中旬海南临高一名女孩遭遇校园霸凌,被多名女孩殴打,引起热议。网传视频显示,一群女孩手脚并用,对被打女孩施暴,还将其推入小河中,并举起手机录制视频,用当地方言说“不要用棍子打”。被打女孩头发凌乱,上身可见伤痕,跪在地上向施暴者说“对不起”。
据悉,事发地点位于海南省临高县加来镇兰权村,被打的女孩今年13岁,在海南临高思源实验学校读初一。3月13日下午,被打女孩和同校学生一同出校,先后被带到临高县多文镇与加来镇,其间有多名陌生女孩以“看她不顺眼”为由,对其进行了多次殴打,并控制了其行动自由。
女孩的舅母说,她们以“如果逃跑报警,就去殴打父母”为由,数次对被打女孩进行威胁、恐吓。3月18日,被打女孩自行逃脱,徒步跑回位于临高县城的家中,因害怕报复,告诉父母“只是不小心摔倒”。事后家属在网上看到施暴者拍摄的视频,几番询问被打女孩,她才承认被霸凌,并讲述了这几天的遭遇。
舅母表示,被打女孩成绩中等,平时开朗活泼,为人友善。但家境非常拮据,父亲是残疾人,以拉三轮车为生,母亲是聋哑人,在校门口摆摊,或许也是因为这样的家境,导致同学仗着她没人撑腰,就经常欺负她。
3月19日,被打女孩家属带其来到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据其出示的检查报告单显示,女孩左耳鼓膜可见穿孔。医生也向家属告知,被打女孩的眼睛有异物插入,造成了视力下降,并属不可逆的损伤,难以恢复。目前,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已建议家属将被打女孩转至海口市医院进行治疗。
女孩家属表示,3月18日已经于临高县公安局立案,目前案情正在调查当中。同日,海南省临高县教育局教育督导室(法制室)工作人员也发表声明,称教育局对此事予以关注并展开调查,已督促学校和监护人共同加强管理,学校已对受害学生进行了探望,关心其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公安部门正在尝试协调双方家属处理后续事宜。

校园霸凌冰山一角
近年来,关于校园欺凌的事件在网络上经常被曝出:陕西省一名18岁高三女生跳楼身亡,疑似因长期被同班同学辱骂;安徽滁州市一名13岁女生在厕所内被两名女生掌掴64次后晕厥;辽宁抚顺市5名男生对一个男生施暴,暴打、踹头、要求跪地道歉、扇耳光等……
尽管类似案件频发,但据调查研究,人们看到的校园欺凌现象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据统计,校园暴力案件的报案比是1:7。也就是说,所有校园暴力的案件中,有引起关注的只有一例,7例是没有被发现的。

实际上,校园暴力的发生是一件很频繁的事情。丧命的受害者无法发声,被欺凌的幸存者不敢发声,所以大家会觉得岁月静好。
据统计,我国2015年至2017年,校园暴力案件的受害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伤亡。
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
31.87%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重伤;
38.54%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轻伤;
27.94%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轻微伤。
施暴者霸凌完同学,转头就能忘掉,然后继续无忧无虑地上学,工作,结婚,毫无负担地过自己的生活。而被霸凌的同学,身体上的伤痛或许有痊愈的一天,但心理上的创伤却难以磨灭。
一位网友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整整十五年,在那一间我被他们殴打的教室中,他们欺凌完我顺利离开,只有我,被无尽的恐惧困在里面,十五年都没有走出来。”

哪些属于校园霸凌?
骂:辱骂、中伤、讥讽、贬低受害者;
打:打架、斗殴;
毁:损害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意做的事;
传: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

孩子可能遭遇了校园霸凌的信号
1、突然不愿上学
原本并不排斥学校的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愿上学的倾向,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
2、无端情绪变化
孩子放学回家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晴不定,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3、抱怨有同学针对他
这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孩子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来玩,不经意地聊聊天。
4、身上出现伤痕
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痕,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千万不能忽视。
5、行为异常
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如特别粘人、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6、睡眠出现问题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校园欺凌的表现之一。
孩子遭霸凌,家长应该怎么做?
我们一直在呼吁,爸妈是孩子养育的第一责任人。
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应肩负起父母的重任,不仅是吃饱穿暖,不仅只关心作业和成绩,还应更多给予陪伴,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
真正走入孩子内心世界,了解你的孩子,喜欢什么、爱好什么、心里在想什么。
同时,要更多给予你的孩子价值认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认同。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他自身价值和闪光点,要找出来,给予认同。
如果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认同,或者父母是“专制型”的,孩子一般不敢给父母讲真话,甚至不怎么讲话。
就像事件中的被打女孩:
3月18日,被打女孩自行逃脱,徒步跑回位于临高县城的家中,在父母的询问下,因害怕报复,告诉父母“只是不小心摔倒”。
除了害怕报复外,也是由于长期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同,对爸妈还是不放心。
如果家长平时就是站在孩子一边,孩子信任你,就敢告诉你实情。
如果平时,孩子一告诉你什么事或老师反映什么事,你第一反应就是让孩子自己先反省:"是不是你有什么问题,所以......."
或者一味批评指责孩子,孩子认为你不是与他一伙的,告诉你除了得到批评,你也不会为他做主。

审视一下,你们的亲密关系吧?
亲密关系良好,孩子才愿意向你诉说心理话,告诉你实情,你就能在微小细节间及时给予介入,而不是等到事态严重了,你才知道。
当孩子向你报怨不想去上学时、身上有莫名的淤伤时,有同学给你的孩子取一些污名化的绰号时,你就要引起重视了。
一般在肢体上霸凌之前,很可能就有了语言霸凌,先对孩子取一些外号、绰号,给以污名化,给后来的霸凌找到“合理”的理由。
最容易被霸凌的孩子,就是比较孤立、朋友较少的孩子。
比如特殊儿童:阿斯伯格、ADHD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上有困难,也是容易被霸凌的对象。
还有就是女生的家长也应引起特别重视,近段时间发生的霸凌都是女生。
这还是报道出来的,实际上还有一些隐形的霸凌容易发生在女生群体中,不像男孩子,打一架后又成了好伙伴;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女孩子是不能打架的,要文静、淑女,当女孩子之间出现矛盾、纷争时,他们往往采取更加隐晦、不易被人察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所以,作为家长,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从认同孩子、陪伴孩子开始,将关系建立起来,这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步,不仅仅是为了预防霸凌,也为了预防叛逆、沉迷网络游戏。
其次,咱们可以给孩子讨论一些校园霸凌的常识,如果遇到了霸凌怎么办?
让孩子知道怎么处理?
我们做家长的也应该提高觉察力,敏锐的发现孩子给我们的信号。
如果发现了校园霸凌,第一时间给孩子做主,调取证据,及时向老师反馈,严重的报警处理,必要时还可以聘请律师介入。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