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摘抄_学校安全管理:过程、内容与方法

2022-03-03 12:56 作者:董一點點er  | 我要投稿
  • 读书摘抄_学校安全管理:过程、内容与方法

  • 徐志勇

  • 学校安全管理的核心在于整合学校所有相关部门、人员和资源,简历责任清晰、运行敏捷的学校安全工作系统和制度,保障学校组织的安全、良心运作。

  • 主要内容:

  • 学校安全管理概述:学校安全管理费基本概念与内容体系

  • 学校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事故学理论 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  安全系统管理理论

  • 学校安全管理法规:学校安全法律关系 责任事故的归责与赔偿 学校安全立法

  • 学校安全管理过程:学校安全的预防及风险的预测 风险应对与风险评估 学校安全状态的保持

  • 学校安全管理内容:学校事故 校园暴力 学校卫生安全 校园网络安全 自然灾害应对 校车安全

  • 学校安全管理方法:全面紧急事态管理方法(CEM) 基于管理过程的方法 学校安全评价技术

  • 学校安全管理绩效评估:围绕危险性 脆弱性 应急能力构建学校安全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学校安全管理文化:学校安全管理文化发展阶段 学校安全管理文化的结构要素 构建策略


  • 第一章  学校安全管理概述

  • 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人们生命的保障与幸福生活的前提

  •  第一节  学校安全与学校安全管理

  • 安全分类:自然属性的安全 社会属性的安全 ;公共安全 个人安全;内部安全 外部安全;军事安全 政治安全 经济安全 社会安全;防范性安全 救济性安全

  • 学校安全的概念:安全是相对的,只要客观事物存在,就有安全问题;对客观事物危险程度的认识,因主体认识不同而不同;安全与否的基本衡量标准是主体的接受车高度或者感觉。

  • 学校安全作为一种特定范围内发生的中观层面的安全类型,很难简单地划分发到哪种具体的类型中。

  • 学校安全的主体主要是未成年人,即学校安全的根本任务是保障少年儿童不受任何伤害,面遭威胁,身心得到健康、安稳的成长。

  • 学校安全的层次:学生安全 学校教职工的安全 学校成员所在的环境安全

  • 很多研究者都是从学校安全管理的目的入手对学校安全管理的内涵进行阐述。

  • 学校安全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一项纷繁复杂而又居于核心地位的工作,从管理的客体来看,在学生方面,身心的发挥还未成熟,往往缺乏自我保护的知识和能力,对安全事故的认知水平 防范意识 反应能力和应变技巧等还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局限性。在教职工方面,工作能力欠缺与共工作态度不够端正,以及安全意识的警觉性缺乏,会使得学校一系列安全问题向恶性方向演变,这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又一难关。

  • 学校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安全"

  • 安全隐患——安全问题——安全事务——安全危机四个基本阶段

  • 学校安全管理的适度原则。尹晓敏认为:过度化的安全管理,是消极的、简单化的,因噎废食的做法,直接影响学校素质教育向深层次的推进,导致学生身体素质的弱化,主体性发展的弱化和社会适应力的弱化,其负面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 适龄原则,最小阻碍原则


  •  第二节  学校安全管理的内容体系

  • 学校安全管理需要组织机构的专门化及人员的专业化

  • 学校安全绩效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模糊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清晰化(安全问题可以被具体地描述)  目标化(安全问题可以被分解具体的任务) 指标化(安全问题可以被精确地描述和分解)这三个翻盖你的工作在程度上依次递进,最终实现用指标式目标分成三类,即安全投入指标、安全执行指标和安全成效指标。

  • 学校安全绩效管理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系统性  二是预见性 三是以人为本

  • 学校安全文化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安全管理都是处于一种应急式的管理状态。由于国家对于学校安全管理立法滞后,各级政府颁布的安全生产政策对学校安全管理的针对性不够强,使学校安全管理缺乏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尚未形成体系。

  • 学校安全的过程管理是一个渐进循环往复的过程,从预防到恢复是一次安全管理过程,但是每一次制定的安全管理计划需要根据上一次循环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和积累的经验不断地被修正和完善。

  • 预防管理:1 设立学校安全管理小组 ;2 建立社会公共安全合作伙伴;3 制定安全管理计划;4 师生员工安全教育与培训;5 孤立参加保险

  • 应急预防:评估程序应包括识别预警 危险评估和评估反馈三个阶段 首先对学校进行危险分析和脆弱性分析; 其次根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车程序; 最后进行应急能力评估和事前的训练,并确定应急能力和资源满足应急需求 危险分析和脆弱性分析具体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后对学校造成的影响;此类事件的发生频率;波及范围和程度;持续时间


  •  第三节  我国学校安全管理的基本状况

  • 从广义上讲,学校安全涉及方方面面,既包括在校师生的人生安全,也包括学校及师生的财产安全;导致学校安全问题的因素既有来自外部的,也有学校内部的。

  • 特点:安全风险的多样性;防范能力的脆弱性;社会感受的敏感性(社会安全最重要的是人身安全,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孩子安全;影响学校安全的因素不断增加

  • 现状:经费问题是困扰学校安全工作的难题,是限制学校安全管理的瓶颈,也是解决学校安全工作难题的关键。

  • 我国学校内部安全管理系统运行情况

  • 当前的中小学安全工作尚存在重处理轻预防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安全监督乏力也是轻视防范的一种表现

  • 安全事故责任难以划分 我国目前仍然走的是”行政指导 行政监督 行政处分*处罚)的老路 强调教育的公益性,对学校责任的分配和承担更倾向于在公共行政体系内部解决 没有专门法律来规范和保护师生员工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主体责任部分 责任主体的责任没有明确有效的接地给和区分

  •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滞后 持续安全观,就是建立保障持续安全的长效机制,使安全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 学校安全管理文化的非人文化 学校安全管理的非人文化是当前我国学校安全管理重出现的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 学校管理本应是培养和张扬学生的人性,彰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但是过分强调安全管理,过度的安全化恰恰是弱人性化的,是非人化的

  • 学校安全管理过程整体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 我国学校安全管理法制建设情况

  • 缺乏规范学校安全问题的专门立法

  • 关于学校安全的法律规定一般散见于其他法律 法规 和规章

  • 部门规章 法规侦测相继出台 但执行效力不够




  • 第二章  学校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

  • 回顾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事故学理论,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 安全系统关系理论三个阶段

  •  第一节  事故学理论

  • 事故学理论是人们关注安全问题以来最早出现的安全管理理论,出现在人类工作发展的初期,后来的安全管理学界的学者称事故学占据通知地位的时期为“传统安全管理阶段”,这一阶段的安全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事故致因的基础上,当时的安全管理方式是经验型的管理方式。

  • 关注起点为事故;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感;被动与滞后的方法论

  • 事故学理论的理论体系:

  • 事故分类学理论:事故频发论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模型理论

  • 事故致因理论 :

  • 流行病学方法理论:二战之后,人 物 环境三大因素共同给构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改理论批判了以往将人作为人 事 环境三方面着手进行的,通过三方面杜绝事故发射不过原因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 能量释放理论

  • 20世纪60年代:系统理论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 管理失误理论


编辑切换为居中



  • 动态变化理论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 轨迹交叉论


编辑切换为居中



  • 综合原因理论


编辑切换为居中




  • 事故预测理论 常见的事故预测理论主要包括隐患辨识预测理论 直观预测理论 时间序列预测论 线性回归理论 泊松过程预测理论 马尔可夫模型理论 围观事故状态预测理论 灰色预测模型理论 趋势外推理论 专家系统预测理论 事故死亡发射管概率测度理论 规范反馈理论 灾变预测理论 和灰色预测法

  • 事故预防理论

  • 安全管理对策

  • 安全教育对策

  • 工程技术对策




  •  第二节  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

  • 系统分析理论 安全评价理论 风险分析理论的等

  • 1 系统分析理论

  • FTA故障分析理论

  • 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或已经发生的事故结果,去寻找与该事故发生有关的原因 条件和规律,同时可以辨识出系统中可能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射管的危险源。

  • 故障树分析是一种严密的逻辑过程分析,分析中涉及的各种事件 原因及其相互关系,需要运用一定的符号予以表达。故障树分析所用符号有三类,即事件符号,逻辑门符号 转移符号。


  • ETA事件分析理论

  • 事件树分析理论的以归纳法为主要的逻辑推断基础,是一种从原因逐渐归纳推断出结果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 SCL 安全检查表技术

  • 安全检查表是以表格的形式对组织系统的危险进行分析,主要是从危险源出发,对危险源进行系统的分类分级的基础上,将所有的危险因素分车给若干板块或层次列出,最后编制成检查表,并按此表进行安全检查,检查表的回答一般是“是”或“否”


  • EMEA 失效

  • 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理论是采用归纳法对系统进行分析的理论体系,是对一个系统中每一部分可能的失效模式和不正常运作的模式都进详细分析,并推断出其整个系统运转情况的影响 可能铲射不过的后果以及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损失。



  • 2 安全评价理论

  • 模糊逻辑是通过使用模糊集合来工作的,不能精确解决不精确不完全信息的方法,最大特点就是用它可以比较自然地处理人类思维的主动性和模糊性。


  • 3 风险分析理论的等

  • 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最根本的着眼点是预防,是事先拟设安全目标或计划的安全的预期成果。


  •  第三节  现代安全系统理论

  • 现代安全系统理论以安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人——物——能量——信息的安全系统要素体系,提出系统自组织的思考,确立了系统本质安全的目标。通过安全系统论 安全控制论 安全信息论 安全协同学 安全行为学 安全环境学 安全文化建设等科学理论研究,提出在本质安全化认识基础上全面 系统 综合地发展安全科学理论。安全原理的理论系统现在还在发展与完善中。

  • 安全系统论

  • 安全控制论

  • 安全信息论

  • 安全法学原理

  • 安全经济学理论

  • 安全教育学理论

  • 安全行为科学理论


  • 综上所述,通过对安全管理理论的梳理发现,安全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事故学 风险分析与危险控制 安全系统理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并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而且逐渐变得科学,并在当代社会中同时存在,以不同的角度指导着人们安全活动的开展。



  • 第三章  学校安全管理法规

  •  第一节  学校的法律地位

  • 学校的法律地位

  • 学校安全法概述


  •  第二节  学校安全法律关系

  • 学校安全法律关系

  • 学校安全法律责任

  • 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我国学校安全立法

  • 我国学校安全立法概述

  • 我国学校安全立法建议

  • 学校安全立法原则:安全第一 结合实际 科学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治理原则

  • 学校安全立法具体建议:明确学校在校园安全中的法律地位;积极借鉴国外学校安全立法的经验;充分考虑我国学校安全的实际情况;要坚持预防性原则;增加教育安全经费投入,均衡各地教育资源;逐步建立校园警察制度,完善校园安全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加强学校安全知识教育




  • 第四章  学校安全管理过程

  •  第一节  学校安全管理过程:预测

  •  第二节  学校安全管理过程:应对

  • 安全精细化管理,ACT

  • 复杂性 后果的严重性 社会舆论的广泛性

  • 处理程序:接警与初步研究判断 ;学校先期处置;启动学生安全应急预案;学校领导者现场指挥与协调;保持信息的畅通;临时恢复;调查评估


  •  第三节  学校安全管理过程:评估

  •  第四节  学校安全管理过程:保持


  • 第五章  学校安全管理内容

  •  第一节  学校事故安全管理

  •  第二节  学校暴力安全管理

  •  第三节  学校卫生安全管理

  •  第四节  学校网络安全管理

  •  第五节  学校自然灾害管理

  •  第六节  学校交通安全管理


  • 第六章  学校安全管理方法

  •  第一节  学校安全管理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学校安全管理基本方法

  •  第三节  学校安全评价技术


  • 第七章  学校安全管理绩效评估

  •  第一节  学校安全管理绩效评估概述

  •  第二节  学校安全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学校安全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八章  学校安全管理文化

  •  第一节  学校安全管理文化概述

  • (一)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文化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 (二)组织安全文化与组织安全管理文化的结构化特征


编辑切换为居中



  • (三)构成组织安全文化与组织安全管理文化的基本要素

  • (四) 积极的安全文化

  • (五)安全文化模式以及安全文化的构建

  • (六)组织安全管理文化的发展阶段

  • (七)安全文化的测量


  • 第二节  学校安全文化构建策略

  • 学校安全文化构建策略

  • (一)学校安全文化的三层次模型


编辑切换为居中




  • (二)学校安全文化构建的五大战略要素


编辑切换为居中



  • (三)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模型


编辑切换为居中




  •  第三节  学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估

  • 学校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要素分析


编辑切换为居中




  •  第四节  构建学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估的指标体系




读书摘抄_学校安全管理:过程、内容与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