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会误导糖尿病患者检查结果,检查前要停服3天
糖尿病患者化验血糖、尿糖是常事,只有准确化验出血糖、尿糖含量,才能确定病情变化,以便医生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因此化验前一定要停用维生素C,否则化验结果会不准确。
维生素C对保持健康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对于临床检验,它却是多种物质测定的干扰者,这是因为它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比较特殊。

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
维生素C会干扰临床检验,主要是因其本身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特性一
强还原性。它可干扰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许多反应,如使班氏尿糖定性试验呈假阳性;使酶法测定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结果下降,对血尿酸的酶法测定呈负干扰;对血尿酸的磷钨酸法测定呈正干扰等。
特性二
弱酸性。可影响尿胆原的排泄,使尿胆原下降。
特性三
药理特性。如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等。
维生素C会影响血糖化验的结果
维生素C可与化验血糖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使化验出的血糖数值偏低。如果糖尿病患者在静脉注射维生素C后再化验血糖,其结果会不准确。为了不影响糖尿病的正常治疗,患者在进行血糖化验的前3天应停用维生素C,这样就可以消除其对血糖化验结果的影响。
易康专家提示:
维生素C只会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化验的结果,不会真的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大幅下降,因此患者平时可以放心地服用维生素C。
维生素C停服3天后再做尿检
服用维生素C后,患者尿液中会含有维生素C,此时如果用尿11项自动分析仪检测,其尿内维生素C浓度常可达(+)以上。高浓度的维生素C是否会对尿液检测产生影响呢?
各型尿液分析仪(8项、10项和11项)与化学试剂条各项检测的反应原理基本相同,多数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及酸碱度改变的原理进行检测,如葡萄糖、潜血(红细胞)、胆红素、亚硝酸盐和尿酸碱度等检测。尿液中所含的维生素C作为强还原剂,可抑制上述各种尿液成分检测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造成假阴性的检测结果,干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尿液潜血(红细胞)、葡萄糖、胆红素和亚硝酸盐检测受维生素C干扰作用最明显。由于其氧化还原反应被维生素C抑制,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或弱阳性。
尿酮体(乙酰乙酸)检测可因维生素C的干扰作用而出现假阳性,但一般为(±)~(+),不超过(+)。
尿液中高浓度的维生素C可使尿液偏酸,导致pH值降低。
尿液中维生素C浓度的增高可导致尿液比重增高。尿液中维生素C浓度每增高一个加号时,尿液比重约增高0. 005
维生素C对尿液中蛋白质、白细胞检测有一定干扰作用(常使其检测值偏低),而且其干扰作用无明显规律。
家用尿检分析仪
部分患者问:使用家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前3天可以食用维生素c吗?
患者无论是在医院还是自我进行尿液检测,在检测前3天都不要食用维生素c等,影响检测结果的行为。

家用尿液分析仪推荐“糖易康”App中的
“恩普生”尿液分析仪


扫码添加医护小助手咨询尿液分析仪详情领取免费控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