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冈让 赋格的实习 规则要点整理① 主题呈示部
来自木星的前言
日本音乐院校作曲系赋格理论的课程中,最被普遍使用的要属岛冈让编著的《赋格的实习》。
这本书同一作者《和声・理论与实习》相同,都是为了方便和简化当时的理论教学,大部分以相对教条的方式,进行规则的罗列。整部教材围绕着一首作者亲自写作的赋格,以使读者能够在教条的理论之上同时体验到写作赋格的一些方法思维。整体上语言平易近人,简明扼要,非常适合作为学习赋格的运作程序的一个初步。
在本系列的专栏中,我不只会对《赋格的实习》的重要内容的翻译,还会进行对规则的重新梳理以明确该教材的基本思路,以便国内学生学习。每一个章节都会分为“用语”和”规则“两个部分。“用语”的部分整理了这个章节的一些重要的术语,会标注其平假名及其所对应的汉语解释。有一些术语是岛冈让特有的,可以先进行了解后再进行本文的阅读。“规则”的部分则是为了便于学习,全部使用中文来讲述,部分删减原著中一些不太必要的说明。笔者的补充会用星号表示。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这本教材效仿巴黎音乐学院,将“学習フーガ(La fugue d'ecole)”,也就是所谓的”学习用途的赋格“,或者“学院派”赋格作为探讨的对象,能够相对高效,针对性地对赋格创作的一些经典技法进行学习和训练。这和自由的创作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最理想的是读者在学习这本教材之后,可以再结合其他相对有丰富谱例的教材(如于苏贤著《复调音乐教程》等)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第一章 呈示部的写作
概要:主题呈示部为赋格的第一部分。四个声部会按顺序引入主题或者是答题。出了第一次引入之外,主题或者答题通常会伴随着对题的出现。对题也有他的答题,被称为答对题。
步骤一:对已有主题进行和声分析
岛冈让对于主题的和声构造的描述如下:
1.主题尾部总是主调或者属调。多以这个调的一级音或三级音结束。
2.主题中的转调大多为属调。
3.主题中,除了省略根音的属和弦外,不含有独立的五音。
综合以上的描述,对已有主题进行和声分析:
1.判断主题尾部的调性是属调还是主调。可以通过分析结尾是哪个调的一级音或三级音来判断。*
2.如果是以属调结尾,决定从哪个音开始转调。**
3.配置和声,注意不能让主题中的任何一个音成为一个和弦的五音。
其中第三项是很重要的,他直接影响这个主题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低音部。
*有极少数在主题中间部分出现转调但首位调性呈主调的情况。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转调的位置似乎不是固定的。转调位置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后述的“答题”的写作,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在第二章答题写作时再回过头来进行分析。
步骤二:找出主题中的变应点,并进行答题写作。
通过一些移调规则将主题建立在属调上,便可得到答题。
这些规则有正应和变应:
正应:将主题移高纯五度。(或者移低纯四度)
变应:将主题移高纯四度。(或者移低纯五度)
主要有以下三种需要变应的情况:
1.当主题以属音开始时。这个属音需要移高纯四度。
2当.主题从主音马上进行到属音时。这个属音需要移高纯四度。例如:1→5 变应之后会变成 5→1
3.主题中的属调部分需要全部移高纯四度时。
除此之外,上述的1.和2.可以大分为以下两种特殊情况。
①以属音开始,紧跟其后出现升4级的情况(例如:5→#4)。
1.当升4级马上又回到属音时,这三个音都需要作变应。(可以看作是作了修饰的属音,例如:5→#4→5会变应为1→7→1)
2.当升4级音继续下行至四级音时,这三个音都需要变应为主调的一级音。(例如:5→#4→4 会变应为1→1→1)
②主题开头的以主音为首的音群,马上进行到属音的情况(例如131→5)。
1.以主音为首的音群若以一级音和三级音结尾,那么只需变应后接的属音。(例如131→5 会变应为131→4)
2.以主音为首的音群若以一级音和三级音以外的音结尾,那么除了第一个主音以外全部都需要变应。(例如1234→5 会变应为1123→4)
除上述变应处以外,由于答题需要建立在属调上,其余的音应该使用正应进行移调,即把主题移至纯五度上方。换言之,只要分析出主题中的所有变应点,就能写出其所对应的一个答题。
步骤三:对题和答对题的写作
对题也就是主题的对主题。对唱要写在主唱相邻的声部上。
对题的注意事项:
①对题必须具有节奏和旋律上的特征,尤其是在对题的首部。
②对题不能含有对主题任何一个部分的模仿。
③主题和对题在节奏上必须形成互补。也就是说,长音必须以密集的短音相应。
④所有的拍点上必须要有主题或者答题的音。
⑤对题通常可使用的最小单位是一拍的二分之一。根据情况可以出现更小的单位。
⑥和主题相同的是,不能在对题当中出现独立的五音以确保正确的低音部。
⑦对题通常会比主题迟一些时间进入。
⑧对题和主题的距离不能超过一个八度。
综合以上的描述,在主题上建立对题:
1.根据在步骤一时分析的和声,(在草稿上)写出这个主题的和声组成音。
2.试着从以上的和声构成音中去除在对题写作中不应当出现的音。
3.利用剩下的和声音进行对题的写作。
接下来进行答对题的写作。
答对题,即答题的对题。需要用在步骤二中描述的手法进行变应,并且变应的位置要和答题一致。
经过了步骤一到步骤三,我们已经得到了主题呈示部所需的,主题,答题,对题和答对题了,在接下来的步骤四就是将他们进行组合梳理了。
步骤四:主题呈示部
把主题分配到四个声部的时候有四个公式:
根据主题出现在哪一个声部选择其对应的公式。在主题完结之后同一声部会接着会导入对题或者答对题。
(S为女高音,A为女中音,T为男高音,B为男低音)
一式:S主,A答,T主,B答
二式:A主,T答,B主,S答
三式:T主,A答,S主,B答
四式;B主,T答,A主,S答
*这边通过列举公式的方式显得十分死板,其实可以理解为:
1.当第一个主题出现在外声部的时,向相反方向逐个进行主题的导入。
2.当第一个主题出现在内声部时,女音向下方,男音向上方逐个导入,
在主题的分配上有以下的注意事项:
1.在先行导入结束之前,不能进行后续的导入。
2.在先行导入结束后,最好马上进行后续导入。
3.除了一些速度比较慢的情况,主题和答题和必须要在同一拍上进行导入。
在不担当主题,答题,对题,答对题的其余的声部可以在原有和声上进行自由的声部写作。
重要用语:
1.主唱(しゅしょう):主题
2.主頭(しゅとう)、主尾(しゅび):主题首部,主题尾部。
3.主頭音(しゅとうおん)、主尾音(しゅびおん):主题的开始音,主题的结尾音。
4.答唱(とうしょう):答题
5.正応(せいのう)、変応(へんのう):
6.真正応答(しんせいおうとう)、定調応答(ていちょうおうとう):纯正赋格,守调赋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