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痛风】年轻人脚痛?可能是关节的结石!曾经的王者之病?

2022-12-23 22:10 作者:妍迷咪  | 我要投稿

痛风

痛风英文名Gout,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它的典型表现主要为关节红肿及痛风石造成的不适。

一份关于1990~2017年的统计显示

全球的痛风患者人数在这30年中就翻了一番

而如今痛风在我国也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类疾病;

并且每年正以9.7%的速度增加。据统计直至2020年,我国的痛风患者已达1亿左右并有年轻化的态势。

痛风的确算得上是一个“现代文明病”。它的历史其实相当悠久,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疾病之一。早在公元前2640年,痛风就被古埃及人首次发现;到了公元前5世纪,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 首次对它进行了官方临床描述;将其称为无法行走的疾病,并将它称作“富人的关节炎”与“穷人的关节炎”风湿病相对应。后来一个名叫伦道夫斯的僧侣用拉丁语gutta第一次对它进行了命名,这个gutta的意思就是滴下;暗示痛风是毒液滴入了关节所引发的。在英文中痛风也就是gout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了。根据这位僧侣的描述;病人往往会安静的睡到凌晨2点左右,然后突然被一种疼痛惊醒。这种疼痛常会抓住大脚趾,但有时会抓住你的脚后跟、小腿或脚踝。这种疼痛首先像是骨头脱臼一般,紧接着是一阵发冷、颤抖和轻微的发烧;疼痛开始时是轻微的,每小时逐渐变得更加剧烈;如此剧烈的疼痛连衣服的重量都无法忍受。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这个恐怖的疾病只会缠上富贵人家,穷苦百姓很少沾染。例如著名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尤其爱吃肉喝酒,患上痛风之后的他连上朝都很困难。再有中国元朝皇帝忽必烈 晚年饱受丧妻之痛,在暴食与酗酒中也患上了痛风。这种酒池肉林的生活放在古代也只有皇亲贵族能享受到了,所以它也被成为“富人病”或“国王病”。有了这样些个华丽的名字,这也让痛风原本恐怖的疾病瞬间成了万人之所向、趋之若鹜。各个国家的国王也争先恐后的要得上它。就这样对痛风的崇拜让很多权势富贵们最终梦寐以求的得上了它。

在18、79世纪的艺术绘画中,我们不乏看到大量相关题材的作品。

画中的痛风患者往往脚部架高,并用法兰绒包裹着,脚边有时会站着一只口吐火焰的恶魔;暗示痛风那火辣的疼痛。而画中的场景往往充满了过度的财富、食物、酒精和性。

然而由于痛风偏爱皇室贵族,可能这也让它成为了间接影响世界格局的疾病。像是第九任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同样也没能躲开痛风的困扰;早在34岁时就不得不拄拐杖了。

当时的英国正打算通过汤森法案 进一步约束美洲殖民地、增加赋税,虽然老皮特本人是分不赞同;但由于深受痛风的折磨而卧床不起,他也没能最终投出反对的一票。于是这个法案被成功颁布并直接引发了美洲殖民地的反抗;爆发了独立战争继而促成了美国的诞生。虽然这些权势富贵们如愿以偿的得上了这个富贵病,在外人面前大秀了一波身份;但是背后到底有多疼那只有自己知道了。其实他们也集中了社会上最好的资源以求找到治疗缓解的方法,而这个重大研究突破正是出自荷兰天才列文虎克。

他凭借自己精湛的镜片磨制手艺制造出了当时最好的显微镜 并首次观察到了痛风病人关节处长出了可怕石头。

原来这些石头当中有大量症状的结晶体。他这一发现给后来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发,而这些症状的结晶体正是痛风的致病元凶——尿酸的结晶。



06:24


我们的身体和吃的食物里都会产生一种嘌呤的代谢物。

嘌呤经过肝脏会被分解为另一种代谢物叫做尿酸。

正常情况下尿酸会随着血液通过肾脏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液排除体外,但如果体内的尿酸过多,肾脏忙不过来。

这些多余的尿酸就会在血液里囤积。

由于尿酸这种物质仅仅微溶于水,在37℃的体温下溶解度仅为412μmol/L。然而人体各处的体温并不一致

像是手脚关节处的关节滑液往往温度会比较低,这就会使尿酸在这里溶解度下降;自然也更容易结晶析出形成尿酸结晶体。之后这些形成的微小症状结晶体就会被人体免疫系统的白细胞侦查到,于是大量白细胞会聚集过来将这些结晶体不断吞噬。然而它们吞噬后却没法进一步将这些结晶体降解,于是这些凋亡的白细胞尸体掺杂这里里外外的尿酸结晶体就这样一层一层的包裹在这些手脚关节处,痛风石就这样形成了。

像一位84岁的樊大叔就饱受痛风之苦长达14年之久。但遗憾的是这么多年他从未规律的治疗过,如今身体已多处长出痛风石。由于有的痛风石长的实在太大甚至破皮而出,那犹如白色石灰一样的晶体如泉涌般不断溢出并持续溃烂;甚至导致骨质疏松。那疼痛让这位大叔也是彻夜难眠,好在经过专业治疗樊大叔的病情也得到了缓解。

所以请一定不要轻视,如果前期不进行规律的治疗,那会有30%的可能性让你在5年内就形成痛风石


08:55


其实尿酸过多或者官方上的叫法高尿酸血症是一个只有在灵长类动物身上出现的特殊现象,它在其他绝大多数哺乳动物身上并不常见。原因在于其余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体内都会产生尿酸酶,尿酸酶能够将尿酸进一步分解为水溶性的尿酸素,从而更容易排除体外。

然而灵长类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丢失了尿酸酶这个基因,这一进化大约发生在了1000~2200万年前;而这个变化被众多学者认为是一种进化上的优势。有研究指出尿酸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高浓度的尿酸可能降低了癌症发病率并延长了灵长类动物的寿命。同时由于古代食物供应的短缺,高浓度的血尿酸可能是在低盐摄入时维持血压的一种机制,更有假说认为尿酸与咖啡因和可可碱的基础结构类似;

可能由此也导致了灵长类动物智力的提高。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它成了现代文明病,说白了就是古代进化出的机制与现代生活方式不符的一个产物。

不过并不是所有痛风患者都是病从口入的。因为人体内的嘌呤大约只有20%来自饮食,其余80%都经自身代谢产生。而即便实行低嘌呤饮食也最多只能降低10%~18%的血尿酸。实际上除了饮食习惯之外痛风还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有家族痛风病病史的人来说即便控制饮食仍会有风险得上痛风病。再有就是本身的健康状况;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肾脏功能减退等疾病 常常也会与痛风同时发生。不过关于痛风的治疗目前的医学水平也很先进,只要谨遵医嘱做到健康饮食、早发现早治疗并足够重视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痛风的发病率也是可以被控制的很低的。也不用太担心,但是烤肉自助还是少吃为好。

【痛风】年轻人脚痛?可能是关节的结石!曾经的王者之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