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人民科学家”袁隆平爷爷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今天13点零7分逝世,人民怀念袁爷爷,为袁爷爷的逝世而悲痛不已。

看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很惊讶,因为袁隆平这两年出镜的精神头都不错,我觉得他至少能够跟开国上将吕正操一样,健健康康地活106岁。今天,国人们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达对袁爷爷的哀思:在长沙街头,人们自发地去送别袁爷爷;在网上,微博、B站、朋友圈等等都在为袁爷爷致哀;在武大图书馆,当我看到旁边几位同学先后打开笔记本、Pad,刷到“袁隆平逝世”的消息,都和我一样,先是叹息,再默默掏出纸巾,擦拭着自己的眼泪、鼻涕。下午之后,我和许许多多人一样,不再想打开网络空间,因为一看,那就是泪流不止。如果说,需要给袁隆平同志的逝世降半旗、举行国葬的话,凭他的贡献,是完全够资格的。
当然,不禁也要问一问,袁爷爷为何值得人民怀念?
以唯物史观来评价人物,袁爷爷的荣誉就不多说了,一个“共和国勋章”足以大书特书,逝世之后令举国同悲。

而更多地是,因为袁隆平做出的贡献足够大,杂交水稻推广全国后,令水稻产量翻番。他的心里装的是全人类,凭借他的成绩,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啥也不干了,但他在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到长沙去下地种田。袁爷爷的杂交水稻一年年地提高产量,提高抗病虫害,在盐碱、干旱、海水等不适合水稻生长的地方实现奇迹,他是想真正实现他的两个梦:禾下乘凉梦、覆盖全球梦。
同时,国家也选择了袁隆平来作为众多人民科学家的代表,国家的宣传机器把机会给了袁爷爷,所以绝对不能说是“袁爷爷一己之力让中国人吃饱饭”。(这里,搞杂交水稻的不止有袁隆平爷爷的团队,还有许许多多的团队,比方说2017年逝世的武汉大学的朱英国院士,他在杂交水稻上的成就也是超级大,甚至“比肩袁隆平”。)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能够吃饱饭,除了感谢自己的辛勤工作外,一是感谢毛主席,二是感谢袁隆平。毛主席让中国人“耕者有其田”,在互助组、初级社阶段便战胜了饥荒,同时在60,70年代,鼓励我们中国的科学家破除苏联迷信,袁隆平便在毛时代脱颖而出,得以推广全国,而中美破冰后再引进化肥生产线,粮食产量产量大幅提高,化肥、农药、保温膜在全国普遍推广后,中国人饿肚子的历史便一去不复返了。
这里,中国人吃饱饭跟“市场经济”没一点关系;中国人吃饱饭跟“包产到户”没一点关系。感谢袁隆平,那是很自然的,他令水稻基本种满了整个中国,因为科技,中国用几乎百分之七的耕地地养活了百分之二十三的人口,未来,杂交水稻一定会如袁爷爷所愿,会在全球推广。
如今中国,水稻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包括西藏的河谷地区,新疆的部分绿洲,东北大米更不用说。无论是南方人还是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人,大家都吃过大米,而大米都是由杂交水稻而来。
作为一个湖南人来说,从很小时候就经常在湖南台看到袁爷爷的采访,电视台表现出来的袁爷爷打着排球,游着泳,露出他的胸肌、腹肌,他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我们也在网上使用袁爷爷的表情包,

感觉他是离我们那么近。他也是多才多艺,热爱体育的“精神老头”,一个风趣幽默的“90后梗王”。如今斯人已逝,以一篇短文当作纪念。
袁隆平必将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