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照金:铜川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游览记
照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西北部,自古就是交通要塞。相传,隋炀帝曾巡游至此,称“日照锦衣,遍地似金”,因此得名“照金”。
题目中的“红色照金”有两层含义:1、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由此成为西北革命的摇篮;2、照金拥有十分独特的丹霞地貌景观,远远望去如火焰一般,据说宋代山水画家范宽深得这里山岳的精髓,以此为原型创作的《溪山行旅图》乃传世国宝。
照金距离我家并不远,因为位于崇山峻岭之中,过去路况一直不太好,所以我从来没有去过。但是,作为以习仲勋同志为代表,老一辈革命家曾经的重要活动区域,近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宽阔平台的公路直达照金,并且串联起周围众多的革命旧址,整个镇子也焕然一新,风格统一的红色建筑群和气势恢宏的革命纪念馆拔地而起。
2016年9月3日周六休假,和家人开车前往照金,途中考察了马理墓和王征墓,到达那里已经中午。由于被群山包围,所以这里温度较山外低,四周青山绿水,是避暑的好地方。小镇上餐饮、娱乐、服务等各类店铺齐全,草坪上摆放着退役坦克和大炮,是拍照留影的最佳选择。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位于小镇的核心区域,前方是一座巨大的广场,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三人的雕塑,巍然屹立在纪念馆的入口处。

纪念馆内分为上下两层,一层按照时间的顺序,通过图板子、文字和实物,讲述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和深远的影响,着重介绍了习仲勋同志的重大贡献。他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期间曾担任陕甘边革命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和主席,陕甘边革命苏维埃政府主席等职务。






展厅中,对“投豆选举”的展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民主制度的核心内容,基本方式是:在每位候选人的背后放一个碗,选举人往碗里投放黄豆,得豆多者当选。这种方式既能体现选举的公平,又解决了大部分农民群众不识字的难题。

纪念馆的二层,主要是大型油画和老照片的展示。从这里的出口走出来,迎面就是雄伟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纪念碑,它是在2013年根据地成立80周年时竖立起来的。



纪念馆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之后顺着公路继续向行,是风景秀美的丹霞地质公园,薛家寨革命旧址就位于其中。这里石峰千仞,拔地而起,三面悬崖,仅西北和土儿梁山岭相联,可直通桥山主脉。1933年春,陕甘边党政军领导机关迁驻薛家寨后,这里就成为照金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为了建设薛家寨,红军上寨后,增筑碉堡,设岗放哨,并在石洞修了堞墙,周围并布有地雷、滚石垒及战壕、暗道等防御工事。利用这里的四个天然岩洞修建了1-4号红军寨,自东南而西北依山势依次排列,如今这里已经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录。

继续向前行驶,会经过一个叫“陈家坡”的地方。刚才参观纪念馆时,就屡屡看到对“陈家坡会议”的介绍,它是中共陕甘边特委在陕甘边革命斗争连续遭受严重挫折的危机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
于是,我“慕名”前往寻访会议旧址,离开公路之后,顺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接近山顶时,出现一片开阔之地,旁边的一颗大树下方,就是曾经陈家坡会议的旧址。建筑的外观,经过近年的翻修,看不出半点儿老旧之气,内部通过图板和文字,介绍当时会议召开的经过。一切都看不出当年的模样,只有门口那株高大的老树,应该还记得曾经真实的往事吧?



参观完纪念馆和革命旧址之后,准备离开照金的途中,大香山寺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寺踞山阳,春夏两季,山花烂漫,香气四溢,因而得名。大香山寺历史悠久,始建于符秦,至南北朝与隋唐成为佛教圣地,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