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网络里,身在现实中

这是自己的第一篇文章,我觉得文章好的话是一种起承转合做地都比较好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自己不想用太过严谨的话去说每一个概念,所以就按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以便能有讨论之价值。
今天看了说,半个小时就让自己想思许多,这是写这篇文章的起因,算是缘起吧。当代通信网络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越来越重要,自己思考能不能农民都不种地了,只在农村生产所需要的东西,但这是不行的目前看来。但自己想到未来是否可以实现,也许吧。因为自己相信咱们的共产主义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人作为人更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到时候物质解决了,精神的方面我觉得很多人都可以参与进来,这样想法的依据是,精神的东西是一种人的生命的体验。大工业化生产要求的是配合,可是没有设备,条件不足是乡村被冲击的必然,只是一个消费者不能生产太多产品(我对产品的定义目前这里是指使用的但不可再生的动西,比如手机,电脑,车子,因为相应的零部件是一种地球资源的消耗,总有一天会完的或者是替代,类似于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区别),这些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可能还是全球化分工下的,坏了不能回归自然。人死了可以回归自然,当出生的那一刻,回归土地是一种必然,所以某一方面讲是一种存在的过程。假如人生产一些非工业化的产品也很贵,或者说是一种平衡,平衡单纯个人生产无法与工业化相比的矛盾。那么只能出现,物质靠工业化,精神靠个体了。社会未来,在可见的现在看,信息社会是一种必然了,网络已经在方方面面了,没有电不行,没有网不行。但这些从大的方面讲只是工具,今人的微信与古人的书信在通信上没有什么两样。但是精神方面的呢,连古人的九牛一毛都比不上。古人一封书信的寄托是很重的,更具有生命的过程价值。里面会有报平安,有文化的影子塑造,有心情的流露,那是生命的比较真实的记录。可是今人一天接触的信息太多了,没有太多时间思考,所以对人的生命的感受想法无法持续很久。产生的问题就是所谓的自由,随心所欲,可能就是经常后悔于选择失败,其实这是对结果的认识不深刻,条条道路通罗马,如正面固然好,如果反面自己也能接受他的话那是多么高的境界。就像佛家说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是在路的尽头,恶的极点顿悟的,完成了生命的意义及价值的人生终极认识体验。当网络存在于各个地方,每个人的思考会不会还以人的没有网络的思考进行思考呢,自己提出疑问是因为,本来网络就是有很多所谓的逻辑,世间的各色人等包装完进行了多轮博弈才行成的。所以,我的这篇个人感受问章能不能发出来,也存在一层博弈。我是希望能出来,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感受,没有其他的。说的很对,我对事物的判断很大一部分出现在网络里。这是实实在在的,了解判断,但这些到底有没有错位。很难说,我为什么很拼命地展现自己的特点,为什么没有人会关注我呢,因为我没有亮点。但所谓的亮点是被人抹去了,比较之下就不显得那么亮了,因为网络中有太多的牛人,有太多的可以比下去自己的东西。我们活在网络里,这真实么,我不敢说不真实,因为这是社会发展到现在应用最大的一个科学的东西。我活在网络里,我失去了对于人的各个独特性的存在,比如应该为着一个目的想法去做事情,可是现在却喜欢先去网上找一遍,然后,就自以为很懂。其实换个想法古人是如何活的,如何处理的,过程如何,结果的评价又是如何。这样想的话,很多工具性的东西没必要抬的那么高,三人成虎的人在现在大有人在。多人的环境如何构建当代的价值体系是一个问题,当代了解祖国的价值体系,最直接的从祖国的宪法里去找,那里面是另一片天地。对于门外的人来说,最应该想的是未来的方向,推陈出新,有所传承,既矛盾又统一,人头脑中的判断价值依据肯定会落后于当代,但千万别到头来为别人作了嫁衣还乐不思蜀。这写到这里吧,心之所想,言之所发,如有些许帮助也算是功德一件,如实在不合胃口,可先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