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Cell 线条练习游戏
基础的艺术元素 Elements of Art:
- 线条 Line
- 造型 Shape
- 明暗 Value
- 颜色 Color
- 肌理 Texture
- 结构 Form
- 空间 Space
它们的关系大概是从线条得到造型,并表现出物体的在空间中结构。而画面还包含最基本的明暗关系的处理,然后再补充完整的色彩,以及肌理细节。
入门关是线条,然后是造型,这部分过不了关基本上就和绘画艺术无缘了。
《画家之眼》这本书的主题就是美的十二项基本要素:
- *统一*(unity):这种一体性将画面的所有特质结合成单一表现或整体表现,意即将设计、色彩、线条、明暗、质感和主题巧妙安排,结合为一种全面性的表现。
- *简洁*(simplicity or clarity):把跟主要构想无关的所有素材和细节变成次要,将主题简化为最基本的设计、形式与图案。
- *设计*(design):意指块面、形式与色彩的整体关系。画面就是由设计创造出来的。
- *比例*(proportion):意指画面中各个主题与各个部分的协调关系。比例失真(distortion)就不协调,不过某些失真或许是合理的,因为画家可能想要强调某个构想或情感。
- *色彩*(color):这是美的要素中最有影响力的要素之一,而且在使用这项要素时,画家不能只以品位和好恶为准则,还必须了解色彩与明度的关系,以及创造写实与协调效果的基本调色原理。
- *韵律*(rhythm):也可称为节奏,虽然这项要素常被轻视或误解,却对画作美感有极大的贡献。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有韵律,从最微小的形体到宇宙的循环无一例外。没有韵律,形体就静止不动,也毫无生气。如同自然界的运作,相近色或线条的重复,或是形状渐进扩大或缩小,都能为画作创造韵律。举例来说,我们可以从树木本身枝丫和树叶的重复线条找到韵律,也能从斑马背上的线条,或花瓣和花朵纹路的线条发现韵律。
- *形体*(form):形体结构与整体的关系是一项基本艺术原理。万物存在的样态,不外乎形体或空间的实(solid)与虚(void),而且两者不可或缺,无法独自存在。当画作中的物体形状经过巧妙的描绘和组合,并与开放区域形成适当的对比,譬如树与天空形成的对比,就会让画作具有“形体”。
- *质感*(texture):意指对于表面的描绘。所有形体都有其表面特征,这一点就跟本身形体结构一样重要。以同样的表面特征描绘所有形体,就好像所有事物是由同样的材质组成的,这样当然不可能画出真正的美。而这正是许多平庸之作常犯的毛病。
- *明度*(value):明度和色彩,两者密不可分。要画出美,两者缺一不可。适当的明度关系能为画面创造光感并增添统合感。不正确的明度关系就会对画面美感造成最大的破坏。
- *光感*(quality of light):这项要素最重要不过,画作中的光感跟实际照射于画面上的光线融合,成为整张画作的一部分。光有许多种,室内光、室外光、阳光、漫射光和反射光。光源必须跟形体的塑造、色彩的性质与明度以及质感有关。如果画家没有真正理解光的原理,画作就可能只是颜料在画布(画纸)上的平面描绘,无法创造出画面的空间感。
- *主题*(subject):这项要素提供给画家大好机会,充分发挥个人品位。画家可以从生活和大自然中,找到数不清的主题,从中挑选、设计和创造出自己专注的主题,展现画家本身对美的鉴赏力。
- *技法*(technique):意指表现的方式而非表现本身。技法包括对于物体表面和质感的理解,以及对媒材及媒材应用之诸多方法的认识。技法是结合其他美的要素所做的个人表现。
学习线条的目的:构图造型,构造纹理。关于线条的应用,可以参考瑞典画家、蚀刻师和雕塑家佐恩的版画作品。佐恩的线条造型,笔墨不多但体积极好,笔笔在秩序里,简直是线条指挥家。
当然,除了使用线条造型外,还有其它的造型方法,使用阴影和块面而非轮廓来构图,也就是厚涂,这也是一种创造美感的好方法。
使用线条构造正确的形状是一个需要大量重复的工作,作为初学者,通过练习,利用肢体特点稳定手掌,掌握用绘画工具表达准确的线条。通过观察物体,掌握快速出线稿速写的能力是学习绘画的第一到关,这需要手眼协调,还有心中有度。线稿,国内也叫白描技法,就是用简明的线条准确地表达物体的主要轮廓或明暗边界。
作为手抖的人,学习绘画更需要大量的训练。而练习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力,划长直线并非主要目的。根据线条的长短,控制好手指、手腕、手臂甚至是肩膀关节,越长的线条就越需要手臂或肩膀的配合。对于短线条,可以利用手腕外侧关节或小指 Pinky 做为一个支撑点,来稳定绘画姿势。但对于长线条,支撑点会限制手部的活动。所以,综合来说,训练的目的就是区针对这些手部关节的练习。另外再结合适当的体育锻炼,效果更好。
总的来说,肘关节、手腕、指关节的稳定性练习是重点。
考察目标有两个,一是线条的流畅度,二是线条的准确度。然而,准确度比流畅度应该是要难的。
使用数位板作画与直接在纸张上或者使用数位屏作画是不同的体验,使用数位板时眼眼在看屏幕而不是手指的运动,并且板的放置方式也会影响手部的发挥,手部不能及时获取到大脑的反馈,因此使用数位板画线会走样。想要实现和纸张一样的绘画感觉,这需要很强的肌肉记忆,需要大量刻意的训练让你在盲视的条件下达到手心合一。
将线条画直、画流畅、画到位是很重要的基础能力。放松是很关键的,不放松永远也画不好,因为这不是正确的绘画姿势。
手抖医学上称为震颤,它仅是一个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不随意的有节律性的颤动。有些人天生如此,特别是在紧张时,完全不自主的抖动。
数位板有灵敏的压感,只需将笔头放在板子上轻轻一画,线条就会跃然于画布。如果用力过度,不仅线条画不流畅,还可能划伤笔头与数位板面。作画时,让五指以及手臂放松一些,会画的更流畅哦。
握笔方式对线条的表达有很大的影响,经典的写字式的握笔方式,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根手指把笔捏住。这种写字式的握笔姿势,适合于排一些短的线条,画一些细节处理的地方,比较精致。而数位板/数位屏的手绘中,由于设备不支持倾斜画笔,所以这也是常用的握笔方式。
但是,一旦画长线条,大范围处理的时候,这种握笔方式就显得很拘谨了,也很难画出想要的线条。
所以这个时候推荐大家使用第二种握笔姿势。
长线条练习:
- 肌肉放松,保持肘、手腕、握笔的稳定;
- 将注意力放在画布上;
- 利用上肢的旋转运动画线;
画线前先打点确定线条的走向,再画线到达指定点,训练正确性。使用线条练习模板是比较好的方法,根据自身的不足设计合适自己的模板:
短线条练习,要求定点、定向、定长,线条排列要匀称不能脏乱;
曲线练习,要求精确度、力度控制,如回形、螺旋曲线的练习;
为了让练习不那么乏味,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来帮助线条的练习。
比如,我想到了一个 Big Cell 线条练习游戏,在一张纸上画圆,设定圆的半径最大限制。然后使用圆填充所有空白的地方,直到没有空间,或者眼睛分辨不到有效空间。随着越画越细,可以检查数位板的精确度的同时,还可以训练眼睛的观察力,还有长线短线的稳定、精确度控制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