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清雍正珐琅彩竹鹊图碗的前世今生及艺术价值

2023-03-23 16:48 作者:戴维话收藏  | 我要投稿

清雍正九年四月十七日,内务府总管海望拿出来一对白瓷碗,并对珐琅作内的工匠们宣读了雍正皇帝的圣旨:着将此碗上多半画绿竹,少半面着戴临撰字言诗诵题写。地章或本色,或和配绿竹,淡红或何色,酌量配合烧珐琅。

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内务府总管拿出来的一对白瓷碗,在记录中没有提到是宫内旧有的,还是景德镇新烧的,但是画珐琅的画师,主要有戴恒、张琦、邝丽南、林朝楷、邹文玉、唐岱、贺金昆、宋三吉、焦国俞等。戴恒是清宫廷画师郎世宁的弟子。这些都是在清宫档案中有记载的,大家如果想要真正的了解珐琅彩瓷器,就必须要知道这些。

特别要留意的是,清宫中对于瓷胎画珐琅要去制作的过程,就称之为烧珐琅。

另外,在记载中清楚的记录着,写诗句题字的是戴临,在雍正时期,特别是在雍正六年之后,清宫内廷的工匠们,秉承雍正皇帝的旨意,成功的把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移植到了瓷胎画珐琅上,因此,雍正皇帝对于由谁来在瓷器上写字是非常认真的,在雍正一朝,几乎所有的题字都是由戴临来完成的,而底款的写款人为徐国正。

在记载中,我们清楚的了解到,雍正皇帝不仅仅是亲自制定珐琅彩瓷器的纹样和色彩,也对谁来写字也是非常重视,同时对于底款的安排却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这给工匠们提供了不少的空间。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件清雍正珐琅彩竹鹊图碗,高7厘米,口径14.6厘米。

这件碗侈口、深弧壁、矮圈足。器内平素无纹,外壁画细枝修竹数竿,并绘有低头回望与仰头平视的喜鹊二只。外壁另一面以墨书写有“拂羽琼花丽,穿林宝树垂”二句,二句取材自明朝陈于陛《花枝独鹊》一诗,只是将诗中的“琼花落”的“落”字,改为较吉祥的“丽”字。诗句前有“凤采”,后有“彬然”(白文),“君子”共三枚红料印。器底足内以蓝料书有【雍正年制】四字二行宋体款,外加双方框。

对于喜欢珐琅彩的藏友来说,别说绝大多数人没有上手过,甚至很多人就连真品的图片几乎都没有看过,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让广大的藏友近距离的了解这件珐琅彩的碗他的前世今生!大家可以通过图片清楚的看到,珐琅彩的色料发色情况,看到绘画之精细,无论是翠竹还是翎毛,以至于诗句所用黑料的情况,甚至底款的蓝料的情况都非常清晰的展示给了大家,这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希望大家能够学到相关的知识!



清雍正珐琅彩竹鹊图碗的前世今生及艺术价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