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与应用-绪论

遥感的定义
遥感即“遥远的感知”,曾看到一句话说,遥感就是"地球的自拍"。这个说法生动形象。遥感就是通过类似手机/相机这种传感器获取数据,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得到一些信息,专业的技术人员针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和应用,产生一定的价值。
总的来说,遥感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他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有物理、地理信息系统、大地测量、数学、计算机、摄影测量、导航等多个学科。如果想要学好遥感,这些学科知识的基础知识都必须有所了解。下面将开始逐一分享我所学到的知识,包括遥感原理、数据处理、实际应用等各方面。
遥感系统
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

任何目标物体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这是遥感的信息源。
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称为传感器或者遥感器。装载传感器的平台称为遥感平台,主要有地面、空中、空间等。
传感器接收到电磁波信息,记录在数字磁介质或胶片上。通过人或者回收舱、亦或者微波天线传输给地面的卫星接收站等。
地面站接收到卫星发送来的数字信息,并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信息恢复、辐射校正、卫星姿态校正、投影变换等,再转换为用户可使用的通用数据格式,或转换成模拟信号(记录在胶片上),才能被用户使用。地面站或用户还可根据需要进行精校正处理和专题信息处理、分类等。
遥感信息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比如气候分析、农林、植被。这些都是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处理和分析,是一个非常专业且有难度的研究工作。
遥感过程
上述所提,遥感系统由五个部分构成。再简化一下,遥感过程一共包含三个过程: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应用,如下图所示。

遥感的类型

遥感的特点
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时效性
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经济性
局限性
遥感的发展历史

上述是遥感技术与应用的绪论部分,本人做个自我介绍,测绘本科->遥感硕士->气象遥感打工人。开这个专栏的目的是整理自己多年所学所用的东西,以免自己遗忘。或者在工作中出现疏漏。在这里会进行长期输出,提升自己的同时,希望能帮助到其他人。后面会分享更多遥感相关知识和工作中运行的一些遥感处理相关知识,涉及编程和部分算法。欢迎大家积极讨论,如果错误,请指出,我会及时改正。下一章,将分享遥感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图像相关知识。
参考:《遥感导论》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