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致终幕的欢宴》的简单考据与分析猜想

2023-07-04 13:08 作者:呆罗  | 我要投稿

虽然早有预感老米肯定要来波大的(毕竟《冬夜》就是在 2.8 版本更新前两天放出的),也有做心理准备,但是真的等到 PV 看完(指直接连刷三遍)……那种震撼果然还是无以复加,现在就觉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心情太激动了。

这回的序曲 PV《致终幕的欢宴》本质上其实就是一次枫丹角色的群像展示,但是宽银幕电影画面比例、大片式的流畅转场、华丽的爵士乐配乐与富有暗喻意味(谜语人)的台词结合在一起,让人仿佛感觉一场宏大戏剧即将在「正义之国」拉开帷幕上演,实在令人期待万分。这里我想按顺序和大家一起把整部 PV 过一遍,一边来聊聊其中的一些细节与个人想法。

 

 

伴随一声充满困惑与无力感的话语「我的任务……」,PV 正式开始,「菲米尼」(Freminet)在孤独的钢琴独奏中逐渐沉入深邃黑暗的水底,此时背景中女声响起,「厄歌莉娅」(Egeria)说道:「公正的原罪使人沉没,罪人应当在谢幕前抓住最后的欢宴」。厄歌莉娅的发言显然对应了枫丹篇的主标题「罪人舞步旋」,但菲米尼口中的「任务」又是指什么呢?为何他会显得如此无助?甚至要把他同「谢幕的罪人」这样的称谓挂钩呢?可以说 PV 一开头就抛出了诸多疑点。这些问题暂且按下不表,留待后文进行讨论。

根据角色预告,菲米尼是枫丹有名的潜水员,他身上穿着的这套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的紧身衣应该就是枫丹的潜水装备了

菲米尼(Freminet)一名原型应取自法国历史画家「马丁 · 弗雷米内」(法语:Martin Fréminet;1567—1619),为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出现的宫廷美术流派「枫丹白露画派」(法语:École de Fontainebleau)的第二代代表画家之一,代表作是 1608 年完成的枫丹白露宫教堂天顶画。

厄歌莉娅(Egeria)一名取自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宁芙女神(Nymph,希腊神话中指一类自然幻化而生的精灵,亦译作仙女)「厄革里亚」(古希腊语:Ἠγερία;拉丁语:Ēgeria)。她是罗马早期历史记载中的一位传奇角色,传说为第二任罗马国王努玛 · 庞皮留斯的王后和指导者。据说厄革里亚帮助建立和制定了古罗马的宗教机构及法规礼仪,因此其名后来常用作「女顾问」或「女辅导」的代名词。

 

接着画面一转来到某剧场中,早在《足迹》PV 中便已露面的枫丹地区代表角色 —— 「林尼」(Lyney)与「琳妮特」(Lynette)兄妹正在进行一场魔术秀,而他们的表演项目正是经典魔术「水箱逃生」,这与前一幕画面中沉入水底的菲米尼恰恰构成了对应。同时根据角色预告,菲米尼就是林尼和琳妮特的弟弟,所以曾经大家认为的枫丹双子,实际上是兄妹三人。

接下来的大段旁白基本均由林尼讲述,内容就很值得玩味了。他由「魔术是虚实结合的艺术」这点出发,抛出了「眼见未必为实」、「你所见到的所谓『事实』可能只是精心安排的演出」的观点,并且提到只要把握「三大要素」(时间、地点与角色)就能掌控「演出」的一切,若你想成为最后赢家,就必须学会「擦亮双眼」。

这段很可能暗示了枫丹主线中存在重大情节反转,旅行者也许会受到「友人」的蒙蔽乃至欺骗,一时错判立场局势,成为正邪势力交锋中的棋子被卷入阴谋,继而面对超出意料的难解局面。而破局的关键,就在于旅行者能否破除迷雾、扫清干扰,一如在法庭唇枪舌剑的质证与辩护中指出关键证据,从而揭示真相,最后做出代表着真正正义的公正审判。

 

这一段中有大量枫丹角色接连出现。首先是很多朋友大概一眼就爱上的金发成女角色「娜维娅」(Navia)与我们已在 3.7 版本活动中结识的蒸汽鸟报社记者「夏洛蒂」(Charlotte)。

娜维娅的身份暂时还不清楚,不过似乎已能看出她颇具「反差萌」的特点?外表看似端庄淑女,但行为却十分活泼,正在接受夏洛蒂采访的她为了拍摄自己的靓照毫不犹豫爬上建筑高处,不料刚摆好 pose 就有一阵疾风吹过,带着洋伞和她整个人飞了起来,后面更是有乘伞降落的她吐舌头的俏皮画面,估计是个性格特别有意思的大姐姐角色。

娜维娅(Navia)一名可能取自「纳比亚」(Nabia;亦作「纳维亚」,Navia),为前罗马时代居住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凯尔特民族崇拜的重要女神,其崇拜形式各异,但通常认为其是象征河流与水体的水神,有时她也会和山谷、丘陵与森林联系到一起,并进一步视为象征生育、健康和丰饶的女神。该神祇常与上文提及的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宁芙女神作比较。

 

接着是成男角色「莱欧斯利」(Wriothesley),疑似染了发来新片场打工的寒腿叔叔桑博(雾),与他一起的是一位非常可爱的兔耳娘萝莉「希格雯」(Sigewinne)。从画面背景来看,两人应该是身处枫丹城地下的某处设施中,结合枫丹「法律」、「审判」的主题,推测应该是监狱?那么莱欧斯利的身份大概是典狱长之类,而希格雯是他的助手?

两人的互动非常可爱

莱欧斯利(Wriothesley)一名可能取自英国历史上的贵族家族「里奥谢思利」家族,家族名人包括曾任亨利八世的国务大臣、大法官、海军上将并受封南安普敦第一伯爵的托马斯 · 里奥谢思利(Thomas Wriothesley),以及作为大文豪威廉 · 莎士比亚的知名扶掖者的南安普敦第三伯爵亨利 · 里奥谢思利(Henry Wriothesley),通常认为他就是莎士比亚大多数十四行诗中所指的「年轻贵族」。

希格雯(Sigewinne)一名可能取自中古高地德语史诗《奥特尼特》(Ortnit)和《沃尔夫迪特里希》(Wolfdietrich)中的角色「西格明妮」(Sigeminne)。

 

经过一段通风管道过场后,画面再度来到地面。最早出现在小草神纳西妲角色卡中、「锐评」水神的枫丹最高审判官「那维莱特」(Neuvillette)迎面走来,紧随其身后的是头戴三角军帽、疑似承担护卫官工作的「克洛琳德」(Clorinde)。

这镜头特写,这黑丝,这勒肉腿环,老米你很懂嘛(笑)
大审判官背后的设计也帅爆了

审判官就不多说了,形象简直帅爆,已经被我列入必抽名单了。冷峻御姐克洛琳德则是出乎意料的给了火枪射击的画面,难道说是新模板角色?(不过更可能的情况是角色本身使用单手剑,开启元素战技切换火枪瞄准射击,类似米卡)。

「时代变了」

那维莱特(Neuvillette)一名作法语名时可拆解为三部分进行解释:前缀 neu-,源自 neuf 或 neuve,含义是「新」;中段 -ville- 含义是「城市」或「城镇」;后缀 -ette 在语法上与阴性词一起使用,表示亲密。那维莱特在历史上常用作附加在贵族姓氏前的附加词(如法语中的 de,德语中的 von,意大利语中的 di 等),表示一个家族的起源城市或管辖范围。

克洛琳德(Clorinde)一名可能取自 19 世纪初至 40 年代由法国海军建造的五艘冠以「克洛林达」(Clorinda)之名的军舰。此名称出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桂冠诗人托尔夸托 · 塔索创作的以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为背景的史诗《耶路撒冷的解放》(意大利语:La Gerusalemme liberata),克洛林达是书中虚构的一位撒拉逊军队女战士,她与坦克雷德(Tancred)的恋情与战斗以及她死前最终皈依基督的故事是特别受当时艺术家欢迎的创作主题。

 

随着画面回归剧场,双子鞠躬谢幕,PV 氛围也突然一转,本次枫丹主线故事的幕后黑手随管风琴演奏下的愚人众主题曲调正式露面,那正是身为愚人众十一执行官之一、代号「仆人」的阿蕾奇诺(Arlecchino)。

这段演出中「仆人」的发言相当令人在意。她将代表林尼与琳妮特双子的立牌推倒,又称呼双子为「认不清定位的魔术师」、「需要磨练技巧的演员」,这是否意味着林尼与琳妮特与「仆人」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

联系到「仆人」是「壁炉之家」创建者的背景(表面上是收养各国战争孤儿的福利院,实际是为至冬培养愚人众死士的机构),再结合 PV 开头意味不明的画面与台词,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大胆推测:林尼、琳妮特与菲米尼三兄妹的真实身世,极有可能是出身于壁炉之家的孤儿,他们也很可能并无真正的血缘关系,而是一同长大的亲如兄妹的同伴(这解释了为何三人相貌甚至种族都有不同)。在过去某个时间点,兄妹三人接受了「仆人」的命令,开始伪装身份打入枫丹,长期从事谍报工作。

这段镜头很惊艳

若推测无误,不难料想这三兄妹会是枫丹故事中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角色,他们将与旅行者产生一系列冲突矛盾,进而陷入绝境。也许就和旅行者曾在稻妻拯救过的柳达希卡一样,兄妹三人在枫丹长期生活的的过程中,逐渐对上级的命令以及自己至今为止的人生产生了怀疑,为之感到深深的迷茫与痛苦,也不愿再失去如今无比珍视的阳光下的生活。而善良的旅行者不出意外会在事件中及时伸出援手,拯救即将沉沦进无边黑暗中的三兄妹,给予他们重新开始光明人生的机会。

至于「仆人」本人,根据早前「公子」的评价,她加入愚人众就是为了获得更多争斗的机会,当眼中暗藏疯癫的她确信背叛能够获得收益时,甚至「会毫不留情地向宣誓效忠的女皇大人挥剑」;「散兵」则是更加直接了当地斥责其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称她对人展露「优雅」与「亲切」都只是为了更好地「控制」,而见识到她真面目的人将死无葬身之地。

这里这段仆人 360° 环绕三渲二动画说没有炫技的意思我是不信的,配合音乐效果是真的绝,原的动画 PV 质量也在持续进步啊

可以说,「仆人」是一个集疯狂、好战、控制欲于一身的高度危险的反派角色,有她在幕后的操控与阻挠,旅行者在枫丹的旅行必然会面对众多艰难险阻,这也让人好奇,工于心计、习惯操纵人心的「仆人」最终是否会被反噬,而她又会在故事的最后迎来怎样的结局?以上这一切,就静待枫丹剧情为我们揭晓了。

 

当然,PV 至此仍未结束。短暂黑幕后,随着点燃的照片与一声慵懒的「好无趣」的吐槽,枫丹最核心的人物 —— 水神压轴登场,这里我们也终于知晓了水神的名字「芙宁娜」(Furina)。

「芙卡洛斯」(Focalors)是水神的魔神名,对应「巴巴托斯」、「摩拉克斯」、「布耶尔」和「巴尔 / 巴尔泽布」这些称谓,均取自所罗门七十二柱魔神

水神魔神名芙卡洛斯(Focalors)取自所罗门七十二柱魔神中排行第 41 位的魔神「佛卡洛」(Focalor),别号「水域公爵」,常见形像为人身长有狮鹫兽的翼,也可能乘坐狮鹫兽现身。其擅长控制风与海的力量,召唤他的人通常目的就是要让某人溺毙或是船支沉没,而佛卡洛自身最大的兴趣就是喜欢将人丢进海中,欣赏其溺毙的样子。

芙宁娜(Furina)一名原型则为古罗马泉水女神「弗丽娜」(Furrina,亦拼作 Furina),对这位女神的崇拜可追溯至罗马宗教史的最早时期,但到公元前 1 世纪罗马共和国晚期时,这位女神的职能定位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古罗马时期每年 7 月 25 日是属于芙宁娜女神的节日与公共假日,旨在缓解夏季炎热。

 

水神口中「好无趣不够看」与「什么时候才有真正惊喜」的发言,似乎是在表明,「仆人」精心策划、引以为豪的阴谋诡计早就被她看得一清二楚,一切尽在她的掌控之中,从至冬远道而来的自以为是的「大阴谋家」,只不过是个提供些取悦人价值的可怜虫罢了。

此处作为背景的室内场景也值得一提,不出意外的话这里应该就是枫丹审判庭。不过,这里与其说是法院,倒不如说更像是进行某种演出的剧院,你甚至能从布局中看出分为不同级别席位的「观众席」,这个设计恰恰是对应了维持枫丹社会运转的奇异司法体系,即将审判本身视作一种「演出」。而水神的席位被设定在比最高审判官的席位更高的位置,意味着作为神明的她在高处俯瞰「法庭上的闹剧」,享受审判带给她的「乐趣」。

「法庭上请勿嬉戏打闹」(面无表情);内心 OS:芙你这个歇斯底里的家伙……另外审判长是真的帅啊

 

 

新 PV 的内容姑且就想聊这么多,后续可能会做一些更细致的关于角色背景与服装设计的考据。整部 PV 看下来感觉真的是除了惊喜还是惊喜,也让我为自己的钱包感到一阵担忧,毕竟这回确实有太多角色直击 XP 了(笑)。

接下来就一边期待可能有的系列前瞻节目对枫丹地区做更深入的预热介绍,一边陪小可莉好好享受 3.8 版本的奇幻夏日假期了。静待正式启程前往水之国的那一天了!

关于《致终幕的欢宴》的简单考据与分析猜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