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创海洋:那家像极了苹果的新势力造车企业

2023-07-12 11:29 作者:YxLxFUJ753  | 我要投稿

中创海洋:那家像极了苹果的新势力造车企业

八年前,从望京的四个临时工位起步创立车和家(理想前身),从简陋的纸盒子模型开始造车的董事长李想或许也未曾预料,在被市场揪增程路线不够纯没有技术护城小辫许久之后,理想汽车迅速逆袭,月销量直3万台,甩开了一众新势力成了大哥,更有了成为车圈苹果的愿景和底气。

而这背后,是一套如苹果般的爆款复,并且十分聚焦地深30-50万元的高SUV市场,一步步渗透BBA的城池,L3款车型全部顺销入市后,销量迅速爆发。

而如今,理想已经成为市值仅次比亚迪的国内第二大汽车品牌了,资本市场对其的重望令人惊叹。

理想的决心也水涨船高,准备BBA掰手腕,真正一决高下,冲刺百万年销。但这可是一次阶层的跃迁,相当于小米OPPOVIVO来跟苹果、三星换座次。

理想能否继续赢下全场,谜底或许就藏在它的纯电车上。

一不小成了大哥

理想今年一直以破纪录的姿态高歌猛进。势如破竹的销量,打脸了无数不看好它的人。

6月,理想的交付量,取32575台,这算是新势力的一个里程碑了。把哪吒、小鹏、蔚来等新势力远远甩在身后。


有趣的是,理想的交付速度,跟摩尔定律一样稳定的翻倍上升。要知道理想最初实现月销过万花了23个月时间,到2万台用13个月,3万进一步缩减6个月。

照这个趋势下去,理想可能今年就能冲击特斯拉、埃安所在4万台月销圈层。而这并非戏言,按照李想定下的三季KPI,月交付 L8 L9重返万辆L7 1.5万辆,合3.5万台,在第四季度挑4万辆月交付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从产能的角度看,这样的发展速度可能出乎了李想的意料。

近期他在微博凡尔赛地表示年初制定目标过于保守6月份周产能的极限 7500/也就是每3+的水平,不过李想马上补充道目前关键零部件正在围绕超1/周新增设,规划到四季度完成,为月4万台做好准备。

也就是说,理想彻底告别在万台扎堆新势力销,提前结束新手保护

从去年三季度触底反弹后开始销量大跃进,理想不断改写行业座次,一步步坐稳大哥的位置。而这都是从 L系列车型交付之后开始的。

6月理想发布了旗SUV L9,这款车在交付的第一个月就过万了。很快理想还发布 ONE的继任车L8。自此理想开模式,进 L系列车型打头阵,30-50SUV快速抢占份额的阶段。

在中国30-50 SUV市场是一个有 130万辆年销规模的细分市场。去年,理想在这个市场的份额 10%

但自从去年四季度理 L系进入市场后,持续的爆款让理想汽车仅仅用 8个月,就将细分市场的份额翻了一倍。今 4-5月,理想 30-50 SUV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 21%,销量大幅领 BBA的同价 SUV

销量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市场声量和口碑的翻倍,理想被送入顶流。

当然市场看好理想,销量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理想在上量的同时,利润率也越来越好。

一季度,理想单车收入来到 34.85万元,而一直对标宝马等豪车序列的蔚来,当季单车平均也 29.7万元,科技标签的小鹏则19.25万元。可以说,理想已经在高端圈层站住了脚。

如此一来,资本市场也纷纷投票,截73日,理想港股从年初77/股,涨了近九成144.9港元,市值也水涨船高来到2832亿元,是蔚来、小鹏身价相加后的1.5倍,并且还超过长城、吉利、上汽、长安等一众主流老牌车企,成为国内市值第二的汽车品牌,仅次于比亚迪。

而这似乎还不足以填满李想的野心,他喊出了更狂野的目标,要BBA全踩在脚下。或许正如他所说,不在乎友商的仨瓜俩枣,已经成长为青壮年的理想,接下来是要跟传统大厂掰一掰手腕了2024年,理想总销量目标超BBA

这也意味着,理想要打破一线老牌豪华车企的铜墙铁壁,抢占它们的豪华车市场蛋糕了。实际上6月,理L7的销量就已经超越宝X3、奔GLC、奥Q5等一众传统热销车型。

理想哪来这么大勇气呢?ONEL7\8\9,一步步摸清自己成功的原因和复制爆款的诀窍,或许是其最大的底气。

师从苹果,擅长爆款

李想从不掩饰对天才产品经乔帮的崇敬,苹果的产品规划、成本控制、市场份额,都是李想眼里最完美的商业闭环。

这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在于,苹果总能高效又稳定地创造、复制爆款。

最初,理想通 ONE开始,杀30万元市其他品牌三、四款车型逐渐站稳脚跟,单品爆款实现成本下降和毛利率上升,像极了苹果经典iPhone4。在此基础上向上突破推 L9,并推 L8 L7,一个平台、共用零件,系列产品都成为爆款,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爆款模式的背后,是对用户需求和市场机会的深刻洞察,也就是所谓的精准定位。

理想精准地预测到增换购是中国汽车市场接下来的主流,因此投入全尺 SUV,并且死磕舒适性、空间智能,将高端家用车变为自己的烙印。

有了精准的定位,能坐冷板,不被外界分心,在实干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十年以后再看自己的能力,希望能够做成苹果公司一样的水准2月,李想在财报会上提到了上面那句话,并强调理想汽车战略特点是专

实际上,观L系列产品不难发现,其实理想都是瞄准了一个定位,向下深挖不同消费实力人群,爆款也就水到渠成了。而好的产品定义,是清晰地知道用户是谁、用户需要什么、用户为什么有这个需求,这正是理想的出发点。

有接近理想的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理想的目标一直都是大规模取代燃油车市场,之前的这些传统车型其实涉及到更多是偏商务。在过去车企固有印象里,家庭车的定位似乎与高端不搭边,甚至可能 10万块钱经济型小车,而它们更笃信商务路线的想象空间。

家庭定一直被多数人认为这是一条小众路线,实际国内购 20万元以上新车的用户 89%是来自家庭群体。家庭用户并非没有这样的需求,而是市场上没有匹配的产品。上述人士指出,理想成功地嗅到家用车的需求潜力,并对家用车进行了重塑,由此诞生奶爸

另一方面,理想同样洞察出中国主流用户对于电动车里程的焦虑,所以选择了增程式的技术方案,转化了大批想要拥抱电动车,但依旧对补能基建心存顾虑的原油车车主。巧合的是,这也为理想在去年过滤掉一部分锂价猛涨对成本的影响。


而专注的另一方面体现,在于不沉迷理想世

相比于造手机、猛建换电站、钻NIO Life...努力围猎高端形象的蔚来,还有造飞行汽车、机器人同时狂卷智驾想立人设的小鹏相比,理想的态度更接地气也更加明确和务实。

这样的专注,或许有点像苹果。在核心业务没钻研透彻之前,不会轻易跨到新的领域,但一出手就是王炸,最Vision Pro一亮相就直接搅翻了整VR市场。

同理,看似缺乏想象力,反而是理想超车的密码。

另一边,蔚来和小鹏乌托邦式的愿景,满足了消费者对高端和未来科技感的幻想。但不可否认,这护城想要到最终落地,还要填进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市场和资本可没那么多耐心。

如今的友商也终于看清了这点,纷纷官宣开;而一直被认为落后的增程技术,也成了零跑、深蓝等车企今年上量的香饽饽。中信证券预测,今PHEV车型有望在需求层面释平替燃油的重大潜力,今年混动车销量会达 300万辆,有望大幅跑赢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增速。

一步对步步对,在关键的小组淘汰赛环节中,通过增程式路线让企业达到千亿级营收,并开始正向盈利证明了自己后,理想倒有了更多资源和时间腾出手补齐自己的短板。

加大在纯电、超充、智驾AI大模型方面的投入,在电能与智能两个领域建立武装自己,最终拼凑市场对一家豪华科技电动车品牌所有的想象。


可以说,理想的每一步选择都踩准行业的时机。这也让理想有成为新能源车巨头的绝对想象空间,资本市场的开花结果就已经佐证了这点。

继续引领马太效应

随着市场加速分化,资源向头部集中的马太效应极强。理想似乎已经做好了继续当大哥的准备,毫不客气地定2025年冲160万台年销的目标,营收更是定在5千亿元。

160万辆是什么概念?

奔驰、宝马、奥迪这三个豪华品牌在国内已经打了几十年的市场,去年这三家品牌在国内的全线总销量不过也 200万辆左右。奔驰和宝马去年在国内的总销量都不 160万辆。

成立不超10年的理想,竟然想要在两年后,全面超越这些百年老牌车企,从年10万跃升至百万圈层,可见其胃口之大。

销量的指数级增长,并不是靠堆产能、堆产品矩阵就能简单实现的,背后1-10的一次系统级跃迁挑战。

对此理想的打法是,继续释放纯电和智能化的能量,推行双能战略,增程和纯电两条腿走路。

把持住了增程市场后,接下理想要跑的更快,尤其要锁定住纯电市场。如何在此继续释放爆款,是理想的机遇与挑战,更是其真正成为汽车的决胜关卡。为了尽早大规模替代燃油车,理想开始给纯电铺路。

首先在关键的补能方面,理想自800V高压纯电平台;继而对电池系统进行优化,可实9分半钟补充续400公里,并将大规模量5C纯电车。同时,理想将在今年底建成300个超充站20253000个。解决纯电车充电速度慢、长途充电难两大难题。

根据规划,届时,高速沿途理想超级充电站的平均间隔将小100公里,每个站每小时可以服9-20台车2024年底,超300个城市枢纽站也将在城市核心环线陆续建成,完成6公里为间隔的双向覆盖。

理想还给纯电车用户描绘了一张长途旅行的蓝图,带着家人从北京前往上海迪士尼,导航发起时,车辆会自动根据当前情况,做好沿途的超充规划。系统会将有超充站的服务区作为途经点,提前预定充电车位,最终实现比燃油车更爽快的纯电车补能体验。

BBA等油车换购而来的用户解决了补能心头大后,下面就到新势力们的智能化环节,而且自家增程和纯电车型都能受益。

在智能座舱上,理想用上了自家的认知大模Mind GPT,目的是把语音助手理想同学训练成能感知,会学习、认知、推理、记忆和思考,可以做到像人与人一样,自然交互的家庭成


在智能驾驶方面,不依赖高精地图NOA功能。由用户驾驶一次通勤路线,车辆就能结合道路实况自主学习,号1-3周可完成固定路线的训练,覆95%以上的通勤场景。

而这是个非抄近的手段。杀伤力在于,消费者不用等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无图、有图的智驾功能开通就能先用上,实一键上一键回

显然,理想可能是准,先占领用户心智,为销量暴涨做铺垫。

而这个集大成的载体,就是理想纯电旗舰车MEGA。随着这款车的揭晓,理想纯电的野心也不再遮遮掩掩。副总裁刘杰当场放话MEGA要成 50万元以上所有乘用车的销量第一。

超越所有车,在市场看来理想太狂了。要知道,据乘联会数据1-550万以上车型的常驻冠军是宝X5,月均销6-1万台左右;售560万元的蔚ES8今年月均也才百余台。

而这还只是个开始,按照规划160万年销是1款超级旗+5款增+5款高压纯的布局构成。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两年内,理想至少还手4款纯电2款增程车型

师从苹果的理想,倘若能继续复制不断爆款的神话,或许未来,无论是传统豪华市场BBA格局,还是目前新能源市场BAT排列,都有可能被理想再度洗牌。

无论是从加利福尼亚的一间小车库起步,还是从望京的四个临时工位创业,他们都有着一股重构行业的傲气。

接下来两三年就要理蔚,去年王兴就押宝了中国市场BBA继承,排在第一的理想,赢面或许更大。

中创海洋:那家像极了苹果的新势力造车企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