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范卿平公开课【转载】

知识梳理:
1 :分子和原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个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相同点:(重点)1、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重点) 2、他们都在不停做的运动
(重点) 3、都有间隔
4、同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5、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注:三条重要相同点是所有微观粒子都具有的性质,即为:性质相同,本质不同】
【3】不同点: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本质区别】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破裂成原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注:在未到高中大学时,我们可以把分子和原子看成不带电性的(即为中性,不显电性)】
2、元素:【1】定义:分子: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粒子)
【2】适用范围:分子(一般用组成):是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原子(一般用构成): 用来描述物质的微观(例:水是由无数的水分子构成的)
【3】描述方式:分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4】化学变化中(格外重要):
分子:1、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存在形式有可能改变
【注:元素存在形式:1、存在于单质中。2、存在于化合物中】
【元素存在形态:1、以游离态存在(例:氧气就是氧元素的游离态)
2、以化合态存在(例: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就是化合形态存在)】
原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最外层电子数可能改变)(非金属一般获得,金属一般失去,稀有一般不变)
联系:元素与原子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元素的性质是通过原子来提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