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明日方舟:终末地的故事和罗德岛位于同一时间段的猜想/假说

2022-03-21 21:53 作者:夜光岸  | 我要投稿

终末地和明日方舟两者故事之间的联系已经出现了很多猜想,包括过去、未来、平行世界甚至无关等等。官方没有更多信息的时候也正是发散思维最有意思的时候,不吐不快,我在一些启发的基础上思考了终末地的故事是基于罗德岛所处的“现在”的可能,这个时间差最短应该可以压缩到十至二十年。


首先,终末地CG带来的最直接的认知冲击便是太空这一背景。SPAAAAAACE!!这对于明日方舟故事中的一般泰拉人来说是十分超越的,要知道整合运动见到罗德岛的飞行器时甚至会好气于那是什么东西。天空的话题或许只需一点知识便可理解,宇宙对于尚无法站稳脚的泰拉人则显然过于遥远了。那么,要将现在的泰拉与宇宙相连是不可能的吗?或者说怎样才能使之可行呢。


于是这一猜想的核心就有了,其实也很简单,即泰拉有条件经历一次科技飞跃

• 普瑞赛斯曾说过“就算我们的卫星接连坠入重力的漩涡”,透露出前文明掌握有空间技术和卫星;

• 铃兰的皮肤背景中可以看到十分显眼的射电望远镜遗迹,甚至可能背景位于未踏之地焚风热土;

• 顺着教宗的指引可以知道拉特兰地下存在着十分智能的神经网络系统,足以维系一个族群的共感,也是拉特兰得以繁荣的关键;

• 已知尚未揭晓的海中阿戈尔其技术遥遥领先于泰拉陆地文明,手中掌握尖端生物技术

• 还有古堡肉鸽中出现的锡人,可能指向人形机器人技术。甚至小车们的智能也明显源于机器而非顶级源石技艺这类魔法。毕竟可以看到我们的监察官佩丽卡是在飞船里而非像超级赛亚人一样飞在天上。

普瑞赛斯提到的 “我们的卫星”
铃兰于“弃土”探索天文望远镜遗迹

以上这些线索背后的科技力量都能为迅速的科技大飞跃提供助力,只要能借助智能系统或是先进阿戈尔文明重新掌握,而能源技术则由源石解决。人类从造出飞机到进入宇宙实际只花了半个世纪多些,当尖端技术不需要从头再来,要加快这一进程也是可能的。



然后是我们的目的地“塔卫二”带来的问题:

1、塔卫二是什么

从命名方式可知塔卫二是一颗宜居卫星,不多不少的数字很容易联想到泰拉能看到两颗月亮的设定。塔卫二还有着与泰拉相似的特征:天灾、源石、移动城市、前文明遗迹。移动城市是泰拉人自己的发明,官网中“高墙”“城市建设环带区”“未开发地”等词语可能意味着这些城市据点更为固定且受庇护,在对灾害的策略上可能更偏向于防御而非泰拉移动城市采取的规避。


荒漠上整齐的舰队残骸让普瑞赛斯口中的“海洋沸腾”不再像是夸张

2、塔卫二与泰拉的关系是?

我猜想塔卫二正是泰拉的双月之一,行星与卫星相近的距离符合星球处于生命宜居带的需求,也使得两者间无需跃迁技术这类过于超脱的科幻技术来支撑起联系。宇宙之大,星体大小相近又宜居的双星系统理论上也说得通,例如我们太阳系中的冥王星和它的卫星之一卡戎就是互相绕行且大小相近。

宣传图和CG中出现的黑蓑影卫和与陈那把屠龙刀相似的武器暗示着我们熟悉的势力尚在并牵扯其中。终末地中的塔卫二正作为泰拉人的殖民目标,经历一次再开发。早在若干年前,塔卫二曾被另一先进文明殖民,而泰拉也是这一文明的殖民目标。该文明的遗产最终成为了泰拉和塔卫二上共同存在的遗迹。


影卫看来并未缺席新天地的演出

说完目的地再分析一下能使理论可行的环境因素

太空项目的开展需要稳定的经济和政治环境,泰拉局势总体动荡,很难想象星际殖民这样的决议会获得通过。不过这虽然与明日方舟的局势相悖,但最新的故事却也给我们提供了可能性的种子。

泰拉历法1099年3月18日,拉特兰教宗公开呼吁“根据共同的约定建立协议实体,使诸国共同获得安全的相互保证。”万国峰会也得以延续。

这段“拉特兰主张”就像是现实中国际联盟成立的根据,其宗旨如出一辙“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3月18日这一时间点也正是终末地信息解禁的日子。一年365天,新剧情的节点和新游戏偏偏都要选中这一天,说其中没有官方特地建立的联系很难令人信服。

有些人会说,现实中的国联甚至联合国是失败的,教宗这话能有什么用。那么不妨想象一下怎样才能成功?我会说真正的联合出现在拥有共同的强大外部敌人时。泰拉拥有着我们世界所不具备的条件,天灾、海嗣、邪魔,这些来自外部的威胁是如此强大,足以毁灭一方国土,令人人自危。当其真正来临或被意识到即将来临,真正的联合就可以达成。


最后大概梳理一下故事是怎么展开到终末地的:

明日方舟故事的开端——切尔诺伯格事件的十几年后,经过罗德岛和多方势力的努力,各国的内部动荡得到缓解,感染者的权力得到正视。或许罗德岛最终找到了治愈矿石病的方法,最坏的情况就算无法治愈也能做到更为强有效的抑制,包括感染者死亡后的结晶无害化。

而在国际问题上,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来源于泰拉人种群外部的灾难即将来临,多国开始了更为广泛的合作,泰拉联合国得以成型。也是在此黄金时期,各国的技术和对于前文明的知识得以共享,拉特兰也解开了对铳的限制,对科研的投入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

到了灾难降临时,整个大陆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为求生存,诸国诸人种不得不紧密团结共同御敌。灾难过后,人们获得了喘息,世间百废待兴,而灾祸的余孽仍在大陆肆虐,泰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与此同时,泰拉人也在探索新的可能性。在信息互通中,人们知道了泰拉只是前文明的冰山一角,愈发认识到旧科技强大的同时也掌握了高效开展逆向工程的方法。于是他们找到了位于焚风热土的卫星发射基地,对前文明另一殖民坐标的探索计划拉开了帷幕。

终末地协议回收部门作为探索前文明科技的先锋也加入了这一计划。早期的开拓团经过几年打拼,成功在塔卫二站稳了脚跟,但远离泰拉的疆域也并非其乐融融。国家和组织貌合神离、明争暗斗,当灾难的潮水退去,内部的冲突重新上演……

终末地工业的旅程开始了……


想完了……虽然可能终末地的实际背景和我想的边都不沾,但打开思维总是好的。而且说实在的若是能有这种强关联,我想终末地也不会一开就告诉玩家它和明日方舟的联系,而很可能将其作为一个悬念在长期运营中一点点揭露出来。

至于游戏玩法上,RPG就不说了,模拟经营的话CG中的集成工业系统给了我《戴森球计划》生产线建造部分的既视感,听说海猫还喜欢《异星工厂》,那经营模拟还是很可能带有产线基因的。深挖的话或许可以做成另一种没有固定路线的“塔防”,单纯的产线作为一次性的游戏内容还是值得商榷。而b站标签的即时策略不像很多人口中说的RTS而是RTT,经典的例子是《盟军敢死队》,近年来有《影子战术》和苏联游击队什么的,手机端的RTS很难想象,RTT倒是可以想象一下了。总体来说很期待,美术和渲染效果过关,3d佩丽卡监察官大人更是让我兴奋啊。


关于明日方舟:终末地的故事和罗德岛位于同一时间段的猜想/假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