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分钟的差评作品——简评《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第一次看完整的汤浅政明的作品,虽然这话有些不妥,但说实话,在我心中,对于这位导演我只有一个比较对象,那就是已故的今敏先生,但确实,汤浅是不敌今敏的
同样以内心戏见长,同样使用大量的象征等表现手法,他们二人的作品都可作为当今视觉传达这一概念的范本,但其中的高下其实是很好判断的,举一个不怎么恰当的例子吧,两个地道的中国人在孔子学院念书,一位学口语,一位学汉语,学口语的,是今敏先生,学汉语的是汤浅
汤浅政明
今敏
这部电影,我也还是抱着这样的观点,我可以说前75分钟,这部电影颇有烂片的感觉,不管是迟钝少女如白色火车般在长夜中奔跑,还是内向青年在孤独的地狱中煎熬,都只能说是表现了出来,而并不能说表现地很好,而至于前段故事中所谓的伏笔和环状的叙事结构,其实汤浅倒没有刻意去为难观众,基本是刚埋下,就挖了出来,这样做也有他的想法,前75分钟多个故事与人物的刻画都要框在一个夜晚中,再加上大量混乱的内心戏,与豪华的象征性场面,伏笔的设置可以说是毫无用处的,但我觉得,既然毫无用处,其实大量的线索不如提前交待,不必非得顺应故事的发展,但联想到原作是一篇小说,线索的设置我想也说得通了

但是,没错,我说的是但是,这部作品我不满的只有这里,如果前75分钟,我对这部电影只能打2星的话,那最后的20分钟绝对值得我打出6星的评价,原作我没看过,但电影看下来,这样的故事用汤浅风的表达方式,要做出来真的很困难,而且其最有可能出问题的就是结尾的以“感冒”为意象的故事收束,这里如果继续用之前的那种混乱的表现手法,那么可能会宣告以少女这一主角为首的人物刻画全面失败,而青年在前期所遭遇的一切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青年最后的内心戏可能会无法突出),但这里也就显示出了汤浅先生作为准大师的功力,在最后,当全城都被李伯那名为孤独的感冒所影响时,导演选择让少女以一个正常的时间线(当然还是限制在长夜当中),以各个人物为线索,以递进的方式进行回溯,最终来到了李伯的床前,而当李伯的时钟刚恢复正常,青年也适时登场,而这时,少女与青年互换了角色,少女成为了追求的一方,同时用之前的人物以第三人称对少女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总结,而青年则使用这个电影后半程最为宏大的一场内心戏,对人物进行了第一人称直白的表现,当脑内议会的嘈杂与少女在风中的凌乱交相呼应,整个电影在无声息间达到了最大的高潮,原来,现实中的苦难终究要比打开一个人的心扉简单,少女做到了,在这最漫长也最短的春宵中,打开了青年的心门,她就像绘本中的那辆白色火车,最终到达了终点站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非常的不错,是值得评价并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再加上B站最近买了版权,大家也可以心安理得地去支持正版,毕竟破站服,有缘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