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7章

2020-11-04 09:25 作者:常道教育  | 我要投稿

l  重点名词

1.      汇率

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2.      即期外汇交易

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交易双方于当天或两个交易日内办理交割的一种交易行为。在即期交易中使用的汇率就是即期汇率。

 

3.      远期外汇交易

是指交易双方在成交后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事先约定比重、金额、汇率、交割时间等交易条件,到期才进行实际交割的外汇交易。在远期外汇交易中使用的汇率就是远期汇率。

 

4.      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是指名义汇率用两国价格水平调整之后的汇率,即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它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5.      有效汇率

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最常用的是以一国对某国的贸易在其全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为权数。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反映的是一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能力和总体波动幅度。

 

6.      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同质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价格应是相等的。即是说,通过汇率折算之后的标价是一致的,若在各国存在价格差异,则会发生商品国际贸易直到价差被消除。

 

7.      购买力平价理论

任何两种货币的汇率都应当反映两国物价水平变化,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价定律在国内物价水平而非单个商品价格上的简单应用,该理论预测实际汇率应当总等于1

 

8.      货币中性

货币中性是指长期来看,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因此实际货币供给(M/P)和利率等其他所有经济变量保持不变,对实体产出水平没有产生影响。

 

l  考点背诵

1.      影响长期汇率的因素

基本的推理过程遵循以下思路:任何增加国内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需求的因素都会导致国内货币升值。

①     相对物价水平。

从长期来看,一国物价水平的上升(相对于国外物价水平)会导致其货币贬值,而一国相对物价水平的下跌会导致其货币升值。

②     贸易壁垒。

关税和配额等自由贸易壁垒会影响汇率。增加贸易壁垒导致该国货币长期内升值。

③     对国内和国外商品的偏好。

对一国出口的需求增加导致其货币长期内升值;相反,对进口的需求增加会导致该国货币贬值。

④     生产能力。

从长期来看,一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生产能力提高,其货币就会升值。

 

2.      短期汇率

①     国内资产的供给曲线

假定本国资产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在任何汇率水平上,供给量都是不变的,供给曲线S是垂直的。

②     国内资产的需求曲线

国内资产需求量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国内资产的相对预期回报率。本币即期价值越低(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本币资产的需求量越大。需求曲线D向右下方倾斜。


③     国内资产需求曲线的位移

a)      国内利率i^D。

如果国内利率i^D上升,本币资产相对于外国资产的回报率上升,推动需求曲线D向右移动,导致本币升值(E↑);相反,国内利率水平i^D的下降推动需求曲线D向左移动,导致本币贬值(E↓)。

b)     外国利率i^F。

如果外国利率上升,本币资产相对于外国资产的回报率下降,推动需求曲线D向左移动,导致本币贬值(E↓);相反,国外利率水平i^F的下降推动需求曲线D向右移动,导致本币升值(E↑)。

c)     预期未来汇率{E(t+1)}^e

由于国内资产{E(t+1)}^e的需求取决于未来再出售的价格。预期本币未来汇率上升导致本币资产预期回报率上升,推动需求曲线D向右移动,导致本币升值。同理,预期本币未来汇率的下降会引起需求曲线D向左位移,导致本币贬值。

 

3.      利率变动对均衡汇率的影响

要分析利率变动的影响必须要区分利率变动的原因。利率的变动可以是由实际利率ir

变化,也可以是由预期通货膨胀率π^e变动引起的。

① 假定是由实际利率ir上升引起的名义利率i^D上升,而预期通胀率保持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i^D上升还是会导致本币资产预期回报率上升,导致需求曲线D向右移动,也就是说,国内货币会随着国内实际利率上升而升值。

② 如果是由于预期通货膨胀率π^e上升引起的名义利率i^D上升,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预期国内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导致本币的预期升值率降低,且幅度通常被认为大于国内利率i^D的上升幅度。于是,本币资产的相对预期回报率下降,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可以得出,如果国内利率上升是由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国内货币就会贬值。

 

4.      汇率超调

①     在短期内,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导致实际货币供给M/P增加,导致国内利率的下跌,推动国内资产需求曲线D1向左移动至D2,汇率由E1下跌到E2

②     但是长期内,货币中性说明,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引起国内利率水平的变动,国内利率会重新回到其原先的水平。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至D3,但由于长期内物价水平依然会在较高的水平上,因而需求曲线不会完全返回到D1。此时,汇率在长期内会从E2上升为E3

也就是说,汇率超调就是货币供给增加引起的短期汇率贬值程度大于长期汇率贬值程度。汇率超调也有助于解释汇率的剧烈波动。


l  附录

1.      利息平价条件

在资本流动和资产属于完全替代品的前提条件下,投资者的套利行为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上以不同货币计价的资产的收益率趋于一致。也就是说,在均衡状态下,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应该相等,可以被写为

其中,

本币资产可以获取的利率,

为外国资产的利率,

为即期汇率,

为下一阶段的预期汇率。

它说明,国内利率等于国外利率减去本国货币的预期升值率。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外国利率,这意味着外国货币的预期升值率为正。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7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