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启示
甲午海战过程: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
日本海军在大同江外海面,集中了12艘军舰,包括其全部精华,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八艘五千马力以上的主力舰和巡洋舰。
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即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军队全都登陆。
17日上午8时,旗舰定远上挂出龙旗开始返航。
11时许,北洋舰队突然发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几簇黑烟,丁汝昌登
11时半,吉野先发现北洋舰队,发出信号“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
12时20分,日舰逐渐接近北洋舰队。
中午12时5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首先开炮。
十秒钟后,镇远舰也发出炮弹,紧接着,北洋舰队各舰一齐发炮轰击。三分钟后,日本旗舰松岛也开始发炮还击。刹时间,双方各舰百炮一齐怒放,硝烟弥漫,海水沸腾。
甲午海战过程: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
日本海军在大同江外海面,集中了12艘军舰,包括其全部精华,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八艘五千马力以上的主力舰和巡洋舰。
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即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军队全都登陆。
17日上午8时,旗舰定远上挂出龙旗开始返航。
11时许,北洋舰队突然发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几簇黑烟,丁汝昌登
11时半,吉野先发现北洋舰队,发出信号“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
12时20分,日舰逐渐接近北洋舰队。
中午12时5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首先开炮。
十秒钟后,镇远舰也发出炮弹,紧接着,北洋舰队各舰一齐发炮轰击。三分钟后,日本旗舰松岛也开始发炮还击。刹时间,双方各舰百炮一齐怒放,硝烟弥漫,海水沸腾。
甲午中日战争是我国屈辱的历史之一。这场战争使中华民族陷入了民族危机,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国家主权丧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掀起来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让我们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是世界认同,而我们也从清政府身上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物产丰富,人民安康,这样的生活每个人都想要。而不同国家的土地,总会有资源分配不均。即使分配均匀,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也会不满足于现状。正因如此,国家与国家之间就会有对资源的争夺。中国自古为礼仪之邦,从不持强凌弱,有着丰富的资源,自然会受到很多国家的垂涎欲滴。中国从来不去抢夺其他国家资源,所以必须要增强国防科技保卫自己的国家。
清政府腐败无能,正是对曾经的辉煌而自傲,自认为可以自给自足。整天生活在自己的皇朝旧梦中。而此时的西方国家,早已工业革命过后,走上枪械时代。
在中国闭关锁国的同时,日本也在闭关锁国。两个邻邦几乎同时被西方敲开国门。在这之后两国走着不同的路。
日本看到了中国的现状,认识到自己的处境不利。日本不再吸收中华文化,而是接受了西方文化。他们先推翻了幕府统治,随后在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遍访欧美,选择军事强国之路。而中国还处于清政府的腐朽制度下,缓慢的向近代化进行。再加上清政府对海军的认知少,对铁甲舰购上毫无举措。才会在甲午战争中惨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需要时刻拥有危机意识,不能安于现状。“强军思想指明灯,红色基因龙虎营,峥嵘岁月青春梦。”需要时刻保持强军思想。同时我们需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觉悟。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心,国家才可以发展。
因此,我们要记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比拼,是以科技和军事为主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国际交往中,实力永远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国防才是外交真正的后盾。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