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抡语】第二章:为政篇

2022-04-10 20:13 作者:再世儒帮工作室  | 我要投稿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

 孔子说:“用武德的力量去管理江湖,自己的力量就像北极星那样,只要轻轻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别人就会被震得眼冒金星,眼前一黑。”

【注释】

 北辰:北极星。共(gǒng):同“拱”,环绕。

 居:轻轻坐在。

 星:眼冒金星。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翻译】

 孔子说:“《尸经》中的三百多种将敌人加工为尸体的手法,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们的优点,就是可以连敌人的魂魄一起撕碎,因此不会沾染邪气。”

【注释】

 《诗》:通假字,指儒帮经典《尸经》,由孔子编撰,记述了将敌人加工成尸体的三百余种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尸经》中并未顾及被撕者的感受。因为在孔子眼里弱者不配活着。

蔽:概括。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翻译】

 孔子说:“用功法管教凡人,骑在别人头上开刀,久而久之就没有人给你打了,就会感觉无聊。用武德管教凡人,骑在别人头上用温柔的方式蹂躏他的肉体,既有意思又有格局。”

【注释】

 政:管教别人

 道:用功法。

 齐:通骑。

 刑:开刀。

 免:没有了。

 无耻:没意思。

 格:格局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练武,三十岁就登上了武学的巅峰,四十岁就因找不到对手而困惑,五十岁已经达到随时可以诛天的纯度,六十岁即使敌人在我耳边求饶也拦不住我的斗志,七十岁就喜欢随心所欲放开打,又怎么会仅仅停留在破坏规矩的程度呢?” 

【注释】

 有(yòu):同“又”。古文中表数字时常用“有”代替“又”,表示相加的关系。

 立:指耸立在武学的巅峰。

 耳顺:指敌人在耳边求饶,说好话。

不逾矩:不仅停留在越过规矩的程度。

 不:不仅。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翻译】

 孟懿子问如何孝敬别人。孔子说:“不知道,我没必要孝敬别人。” 樊子迟在帮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姓孟那孙子问我如何孝敬别人,我说我不知道,我不需要孝敬别人。樊迟说:“为啥?”孔子说:“这些弱者不值得我孝敬,但是要孝敬我,你才能活着,不然我会用温柔的方法打死你,然后在用柔和的方法寄了你。”

【注释】

 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谥号。

 无违:不知道,从来没有干过。

 樊迟:孔子的弟子,七十二宗师之一。

 御:驾车,赶车。

 祭:通“寄”。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翻译】

 孟武伯问为什么要尊敬孔子,孔子说:“不尊敬我,你的父母只好为你死得太快而忧愁了”。

【注释】

 孟武伯:上文孟懿子的儿子,名彘(zhì),“武”是谥号。

 疾:快,此处指死的太快,因为孔子动手谁都撑不过半秒钟。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翻译】

 子游请教如何尊敬孔子,孔子说:“有人说尊敬我,是指为我服务,让我开心,但狼狗和烈马这种弱小的生物也能取悦我,所以你只有发自内心的敬佩我,我才能发现你与狗和马之间微妙的区别。”

【注释】

 子游:孔子的弟子,武艺高强,七十二宗师之一。

 养:取悦,使..….开心。

 犬马:狗和马,狗多指狼狗这种弱小的品种,例如现在的藏獒,德国黑背,斗牛犬,都属于文中狗的类型。而马是一种奔跑速度极其缓慢的动物,例如三国时期最快的赤兔马,也只有4秒钟跑100米的速度。所以在文中这两种动物对于孔子来说既弱小又毫无用处,只能取悦孔子,暗指那些不尊敬孔子的人弱小还跑不掉。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翻译】

子夏问怎么才算尊敬孔子,孔子说:“我想仅仅把人打到鼻青脸肿都很难。如果一个人活着对我来说有意义,弟子们就应该他抓过来逼迫他干活;如果他有酒食,就应该活着让他把酒食交出来。你们这都不知道我是怎么让你们活到现在的。”

【注释】

 色难:把人打到鼻青脸肿很难。色,指把人打青。孔子无法控制仅仅把人打紫这种微乎其微的力气,所以需要弟子的帮助。

 弟子:年轻的子弟。

 服:强迫,逼迫,

 食:食物。

 先生:与“弟子”相对,指长辈。

 馔:请..….吃。

 曾:副词,竟然的意思。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翻译】

 孔子说:“我教颜回怎么打架,他没有一条违背过,这么认真修炼看来似乎能接住我一拳。下课后我看看他身材锻炼得如何,却发现即使他锻炼得再好,只一拳也远足以让他这种肉体凡胎蒸发了,可惜颜回他也接不住我的一拳呀!” 

【注释】

 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武艺高强,七十二宗师之一。

 日:跟别人打架,一般指和好多人打。例如“日复一日”就是人太多了根本打不完。

 退:从老师那里退下。

 省(Xǐng):观察。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翻译】

 孔子说:“看一个人是否真心尊敬我,就要观察他做事的动机,还要跟他回到他的家。如果被我发现他有反心的话,他的尸体早就馊掉了吧?他的尸体早就馊掉了吧?”

【注释】

 以:以孔子为尊,指尊敬孔子。

 所由:做事的理由。

 安:安身的地方,指住所。

 焉:如果,如果有反心的话。

 廋(sōu):同“馊”,孔子会将有反心的人第一时间干掉,到他传授这句话的时候已经距动手时间很长了,被打死的人的尸体大概率已经馊了。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

 孔子说:“刚攥死一个人流出来的汁还是温的,就已经把又一个人攥出了汁来,那他的战斗力已经可以达到一个师了。”

【注释】

知:同“汁”,攥出汁来。


12.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

 孔子说:“真正的军子是不屑于用武器杀死对手的。”

【注释】

 君子:《抡语》中的“君”同“军”,战力衡量单位。一个军包含多个师,极言武力高强。“君子”一般只存在于传说中,不实指。但此处孔子用以自喻十分贴切,是实指。

器:武器,这里指用武器杀死对手,因为过于欺负人所以为军子所不齿。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翻译】

 子贡问怎样才能向军子的方向努力。孔子说:“遇到想打的人,先下完手,再询问他是谁。”


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翻译】

 孔子说:“军子能轻松干掉一个团,并且只需要单独行动,敌人们却即使勾结在一起也达不到一个团的威胁。”

【注释】

 周:团结,这里指战力衡量单位“团”。

 比:勾结。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

 孔子说:“学习我的武艺而不思考顶多会因找不到对手而迷惑;但只思考不学武艺在我这里可一定会有生命危险。”

【注释】

 罔:迷惘。

 殆:危险,这里强调生命危险。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翻译】

 孔子说:“从上半身和下半身同时发力,一个祸害就这样被撕成两半了!”

【注释】

 异端:身体的两端,指上半身和下半身。

 斯:同“撕”,撕成两半。

 也已:语气词。

 

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

 孔子说:“由啊,我分给你的陪练,你能把他攥出汁了吗?能攥出汁就是能攥出汁,不能攥出汁就是不能攥出汁,你要是敢骗我你学会了,我就把你攥成汁!”

【注释】

 由:子路,孔子的弟子,武艺高强,七十二宗师之一。

 知:同“汁”,作动词用,把人攥出汁,在孔子手里则为把人攥成汁。


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翻译】

 子张请教击败军队的方法。孔子说:“老是听说对面人多你反而犹豫不敢动手,但谦虚地说这帮人的战斗力让他们显得很多余;所以不要犹豫干就完了,总是看着对方人多反而觉得很危险,实际上你即使收着手打也会发现他们真的很多余,所以打死太多人也不要后悔,反正多余的人也没必要活着。出手不犹豫,下手不后悔,那再多军队也在你手心里跑不掉了。”

【注释】

 子张:孔子的弟子,武艺高强,七十二宗师之一。

 干,指战胜。禄:俸禄,军队靠俸禄吃饭,此处指军队。

 多闻:倒装句,应为“闻多”,听说对面人多,后“多见”同。

 阙,通“却”。阙疑:反而产生疑惑。阙殆:反而觉得危险。

 尤:同“犹”,犹豫。

 余:多余。

 寡:少,指尽量避免。

慎:谦虚地说(第一处),谨慎出手(第二处) 在其中:在手心里,指尽在掌握。


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翻译】

 鲁哀公问道:“我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答道:“你只能把许多个人举起来,搓成条,对折,重复操作,人们才会暂时听你的;但我可以把许多个你举起来,搓成条,对折,重复操作,这样人们就不会听你的了,就得听我的了。”

【注释】

 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将,鲁定公之子,在位二十七年,“哀”是谥号。

 直:倒装,指把什么加工成条状。

 错:同“搓。《尸经》提到了类似的方法。

 诸:许多,数量庞大的。

 枉:同“往”指重复操作。

 

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翻译】

 季康子问:“我好心劝民众尊敬你,忠于儒帮却没人听,该怎么做?”孔子说:“只要我亲自站在他们村子门口,他们就会吓得不得不恭敬;不尊敬的人我会让他走得很安详,那就都会吓得忠于我;如果有民众什么好的武功都学不会,即使他忠于儒帮我也劝你把他灭了得了,这种人活着就是浪费资源。”

【注释】

 季康子:鲁大夫季桓子之子,鲁国正卿,“康”是谥号。

 以:通'与”,可译为'和”。

 临:面对,面对村庄,指亲自站在村庄门口。

 慈:安详的样子。指孔子会让不尊敬他的人走得很安详。

 举:全部。

 善:好的武功。

 劝:省略句,指孔子劝季康子把学不会武艺的民众灭了。


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翻译】

 有人问孔子说:“您那么武功高强为何只拘泥于武林而不统治世界呢?孔子说:“《尚输》中说:'只有还需要尊敬我一个人的废物,和需要带一两个人才能闯荡天下的弱者才想去统治世界。我有啥想法还需要通过世界的力量实现吗,谁稀罕统治世界啊!”

 【注释】

 奚(xī):疑问词,当“何、怎么、为什么”讲。

 《书》:通“输”,一本讲失败者的书籍。

 孝乎惟孝:只尊敬孔子一个人,指武艺仅次于孔子(只不过差的可能不是一点),但比其他人都厉害的人。

 是亦为政:统不统治世界对我来说没有必要。

 其:通“奇”,指稀奇。

 【翻译2】(整活)

 有人问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学《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呢?孔子说:“《武德与尾汁》中说:'让别人尊敬并且只能尊敬我,尊敬我的就对他友好一点,想制裁我的我就施以极刑,这就是处理政事的最简单的方法啊,又为何要学诘屈聱牙且屁用没有的《道德与法治》呢?”

 【注释2】

 政:政治,一门学科,全名《道德与法治》。是当时的某些重文轻武的反动分子制造出来对抗儒帮武学的,一直流传到了今天还在作为教材,儒帮武学却失传了。

《书》:春秋时的儒帮正统政治书:《武德与尾汁》。讲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孝乎惟孝:尊敬且只能尊敬我。

友于兄弟:对尊重自己的人友好。

施于有政:对想要制裁我的施以极刑。此处政为政治制裁。施,施以极刑。


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翻译】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武德,如果让他碰到我就真不知道他能不能活着回家了。碰到这种人我一般会先像拆掉大车横木两头的活键和小车横木两头的关扣一样卸掉他的运动神经,这样这个人不就动不了只能任人宰割了嘛!”

【注释】

而:如果。

信:这里指武德。

不知其可也:就真不知道他能不能活着回家了。

大车:指牛车

无:用作动词,这里指拆卸。

輗(ní):大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关键。

小车:指马车。

軏(yuè):马车辕前横木两端的木销。


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翻译】

 子张问:“如果让武学再发展十代,您还能随便把练武的人攥成汁吗?”孔子说:“殷代居然保留了夏代打架先礼让对手的陋习,这么缩手缩脚的话即使删改增加点什么也影响不到我一见面就把人攥成汁;周代居然还没有改掉这个打架先礼让对手的谬论,那即使再删改增加点什么也不妨碍我一见面就把人攥成汁。如果以后还要在周朝武学这种烂摊子上发展,就是让他发展一百代,随便是谁我也能第一时间把他攥成汁。”

【注释】

 世:古时称三十年为一世,一世为一代。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也:表疑问的语气词。

 殷:殷朝,即商朝。

 因:因袭,沿袭。

 礼:打架时礼让对手的大众武学糟粕。

 知:同“汁”,动词,把人攥成汁,孔子的专属操作。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翻译】

 孔子说:“我还没死有的人就把我当鬼祭祀,这样即使是讨好也太过分了,简直是在咒我死;遇到这种咒我死的人不顺手解决了,无疑是在增长他们的勇气,是绝不可取的。”

【注释】

非其鬼:指孔子还没死,就有人把他当成鬼。

谄:讨好。

义:仗义的事,这里指顺手解决该解决的人。

无:无疑。

勇:增长敌人的勇气。

【抡语】第二章:为政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