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的服务问题,预防乘客抢方向盘干扰司机驾驶的措施意见
公交车的一些服务问题,以及预防乘客干扰司机驾驶,事故方面的预防措施意见。
1、既然已经规定到站必停,那么车上的乘客下车提醒按钮开关是不是应该去掉?显得十分的多余。
不少人很容易误按,那声音在车内还是很大的,对司机驾驶、乘客感知舒适度方面都有一点影响,车内到站提示音播报,基本上有的路段就没有怎么停过,不停地在粤语、国语双语播报,一个安静的车内环境如何实现?
2、部分各地车辆还加装了左转弯、右转弯请注意的语音提示,声音还比较大,比喇叭小一点而已,有时候一大早就听到了,容易被吵醒,就再也睡不着。
以安全提示为由,制造一些人声叫喊式声响,而且响起来比周围其它汽车运行的噪声都要大很多,影响极大,实为不妥,干扰其他司机驾驶、周围居民生活,而且这种倒车请注意、转弯请注意,有可能会引起小孩子的好奇心导致意外,应明令禁止机动车安装提示音装置。
投诉后得到了如此答复:

浙江一市民投诉案例:
公交车外放提示噪音严重扰民,求还沿线居民清净。
柯桥808路公交车一打转向灯,就会大声外放“叮咚!车辆左转,出站,请注意安全”,“叮咚!车辆右转,靠站,请注意安全”,少则来个3、4遍,多则10来遍。每天早上6点不到开始播报,一直到深夜11点,关了窗户,声音还是很大。严重影响到路线周围的居民正常休息。
高峰时段还可以理解,大早上,大晚上的,不知道是叫给谁听,老人小孩都休息不好。请求能降低声音分贝;分时段播报,早晨及夜间关闭外放提示。
你好!你在互联网的留言,反映808路公交车外放提示噪音严重扰民”的问题收悉,经调查了解,现答复如下:
因新能源公交车20km/h以下为电机驱动模式,发动机不工作,故车辆起步时基本没有声音。为确保行车和行人出行安全,《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12.13.2.已明确要求:“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车辆起步低于20km/h时,应能给车外人员发出适当的提示性声响”,且目前安装的车辆转外语音提示系统音量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为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给市民出行时多一份安全提醒,故上述设备不能取消,带来的不便还望谅解。
一定要看清楚原文规定,这种提示音仅适合12.13.2.规定:适当的声响!不适用于符合国家标准(环境噪声法)就行,只要是提示音超过了同类车型非电动车发动机的噪声,都可以认定是不适当的声响,违反12.13.2.规定。
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提示音声响并非车辆转弯提示音,属于电动车低速行驶提示音,车辆转弯提示音应该按照国家推荐标准《车辆右转弯提示音要求及试验方法》执行,其中规定提示音应使用蜂鸣声响,或蜂鸣与人声组合提示。企业违反国家推荐标准的行为,也就违反标准法,可向机动车的执法部门交警投诉,或向法院提起侵扰个人生活安宁的侵权起诉,将不作为的行政部门以及违法者分别起诉。
信访投诉或举报的作用不大,各部门答复都会以提示音符合环保噪声标准搪塞过去,实在无法解决,再考虑以违反标准法、制造噪声的过错行为,侵犯了个人隐私权(即生活安宁)为由起诉。只有当右转弯标准没有允许车辆可以使用人声提示音,才能从根本解决人声提示音的侵扰问题。
被提示音打扰的人们,应该多向提示音标准的主管部门工信部,机动车执法部门公安部邮寄信访意见书,建议在相关标准或法律中,可以禁止车辆发出提示音噪声。
3、车外抬头显示屏的方向提示问题,仍然没有改善,明明是A开往B方向,却提示B开往A,好在站台有清晰的方向提示,大部分人不会上错车。
4、夏季转凉时节的空调使用问题,司机都是穿着长袖开着空调,明明环境温度也在25左右,非常舒适完全不用开空调,乘客穿短袖上车感觉很冷,容易感冒,车内温度显示22度都有,在空调使用管理方面十分欠缺考虑,反映多次仍不改善,建议环境温度在26度或以下时候,禁止司机打开空调,车内温度应该保持与车外环境温度尽量一致。
5、至于公交车的严重超载问题,大家都知道全国都是这样的,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任何人都表示理解,但是有的司机完全就是不管理,明明装不下了,还要开车门,让你们自己去挤!男女挤在一起合适吗?女乘客会感到委屈,小偷也会增多,乘客财产会变得十分不安全。
而司机根本不会告知将要上车的乘客,已经满了,不要上车,建议等下一班车,我想谁都会理解,并不会去投诉司机拒载。
个人认为严重超载是公司的管理问题,而不是司机,司机也是考虑拒载,会被乘客投诉,公司应该给予司机管理权限,在满载的时候,可以根据车内具体情况而拒载!哪怕司机不用提示,在满载的情况下,将要上车的乘客大都能看懂司机拒载的原因,并不会投诉。
6、个别地方公交车、地铁语音播放商业广告、公益宣传等,造成车内乘客体验极差,一路上吵个不停。
7、最后说说全国发生的一些乘客干扰司机驾驶,导致的各种交通事故,看了不少视频,有以下个人观点:
很多事故都是在乘客与司机争执的情况下,司机不及时靠边停车或减速的情况下发生,我们不应该去单纯的责怪乘客抢方向盘的不对,更多的应该考虑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乘客情绪不好?是公交车的问题,就应该整改,该罚的就要罚,还要道歉、赔偿乘客。前方道路施工,车辆绕行之前是不是应该大声提示乘客?哪些站不到,建议这里下车,或者乘客上车之前就做好提示,一些站台修改、路线修改,是不是应该给予乘客明显的提示?
如今生活压力大,任何不好的服务,都可能导致乘客闹情绪,我们更多的应该去考虑公交车的服务问题!说多了,还是管理部门对公交车公司的管理和约束、奖惩制度不到位。
如果是乘客自己的问题,那么司机在遇到乘客情绪明显激烈,不正常的情况下应该立即靠边停车,待乘客情绪稳定或报警处理,而不是一边与乘客争执,一边继续开车,最终导致交通事故,还单以公共安全处罚乘客,难道司机或公交车公司就没有一点责任?
很多事故,大家都可以观察到,乘客抢方向盘的行为几乎都不是,什么话都不说,过去直接就抢的,都是争执了几分钟后,突然乘客情绪失控,进而干扰司机驾驶,导致事故。
是人就会有情绪,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不能单纯的去罚乘客,更多的应该考虑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判罚乘客并不能根本地解决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应该在司机面对乘客争执的时候,如何具体操作进行培训,有时候罚乘客,更要罚司机和车辆运营公司。
一旦发生乘客起争执,规定司机立即靠边停车不开,报警处理,乘客拘留几天,这样的流程操作,是不是就能完全避免以前发生的一些悲剧了?或者靠边停车耐心与乘客沟通,待情绪稳定后,再继续驾驶,是不是也能避免一些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