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赴七中参加校际教研节见闻
很早就获知七中举行教学开放周活动,以为只是他们学校的活动。
周五早上匆匆吃过早餐搭乘我校教研处李主任的车一同赶往七中,途中李主任才说起活动是市级的校际教研节,今天是第一次活动,后面陆续会有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是大家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好机会!
七中大门口的路两边车满为患,李主任去找到车位,让我们几个先下车去校门口报到签名。果然是来了好多同行,很高兴还看到了原来十中的副校长现任湾仔中学的战副校长,赶紧问好!签过名,在七中老师的指引下上三楼,一出楼梯口看到于焱老师,问好,向左去历史活动室听课。一进门就看到朱国旺校长,他是我们数学科的权威人物,之前在十中做副校长管教学工作,本学期刚刚调来七中任校长。因为马上要上课,所以与他只是点头示意,并未多言。另外还有教科培的刘放、毕东宁、李东涛等老师,也只是点头示意。
上课的是七中的一位年轻的女数学老师任伟,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是本章的第一节,主要是建立概念,进一步熟悉待定系数法。任老师条理清晰,语言精练,很具启发性,与同学的互动很好,虽然年轻却表现的老练。对反函数的概念分析到位,对待定系数法的巩固采用了层层递进的变式训练,当堂检测连讲评用了十分钟。
第二节是来自文园的另一位年轻的女数学老师袁素,内容相同,属同课异构。总体感觉也是很不错,尤其在概念的处理上强调了反比例函数的等价形式,在变式训练中采取了从易到难、从具体到一般的做法,体现了数学的通性通法,更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第三节课是评课环节,由市教研员张建国老师主持,他总体上对这两位老师的课是肯定的,年轻老师上到这个水平,老教师是很有压力的,的确,随着课改的深入,老教师确实需要更新观念,改变做法了。当然对于两人在概念的处理方式上做了比较,指出她们各有所长,还有对于待定系数法的运用方面,任伟老师的做法注重的是技能方面较多,适合中下水平学生学习,袁素老师的做法更有利于优秀学生的掌握。还有就是对于题目中的几个说法要注意区分:函数解析式、函数关系式、函数表达式,究竟什么时候该说什么,大家是否清楚,有没有跟学生强调?应该对函数解析式予以规范和重视。后来教科培的刘老师、毕老师、李老师以及其他学校的老教师们都提出来自己的观点,大家讨论很热烈,使人收获颇丰。
七中去年搞小课题的汇报课时去过一次,那时是于焱老师给大家介绍平面几何中“符号标注法”的运用,听过之后也是感到很受启发。
作为一个老学校,七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校园氛围、教研活动的氛围。
(2012-03-04 12: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