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听说明清战争期间的明军和乞丐没有什么区别?

2023-11-15 00:01 作者:真MAX一线天道长  | 我要投稿

总能看到这么一些言论“明清战争期间的明军士兵就是一群比叫花子还不如的家伙”,当然了,发言者也不是要因此来损贬明军的战斗力,肯定是想表达“江南的地主老爷把钱都捞走了,所以明朝苦大兵被弄得跟叫花子似的,所以啥战斗力都没有,对战清军一触即溃”。

但问题来了,写了这么多明清之间的战役,反正我是没法把明清辽东战争期间的明军和叫花子联系在一起,就说咱们之前刚刚写完的大凌河战役,一群叫花子把堂堂的正蓝旗旗主爱新觉罗莽古尔泰逼得和他哥差点翻脸?


正蓝旗围攻大运河时被祖大寿明军怼了,死了不少人,莽古尔泰想把调往别处的调回来,皇太极没答应,反而指责莽古尔泰部下“我闻尔部,凡遇差遣,均我违误”!很明显不想把人还给莽古尔泰。

然后就吵起来了“莽古尔泰贝勒曰:“为汗者,宜从公闻谕,何独与我为难耶?我为汗一切承顺,仍不中意,是欲诛我也。”言毕,遂执佩刀之柄前向。时其同母弟德格类台吉言:“尔之举动,不成体统矣!”拳殴之,遂扬长而去。贝勒莽古尔泰怒詈之曰:“爹个岛,尔为何拳殴我耶!”遂拔刀出鞘一扎许。其弟德格类将兄推出。时大见勒代善见之恼甚,曰:“於其如此悖乱,不若死矣。”汗不语,遂不乘马,复坐之办事毕,还营。汗还营後,詈莽古尔泰曰:“尔年幼时,汗父曾与我一体养育乎?并未 授以产业。尔所衣食,均我所剩,得倚我为生。後因尔弑尔生母,邀功於父,汗父遂令附养於其末生子德格类家。尔众岂不知乎?尔何得斫我耶?尔原系肌瘦将死之人也!我思为汗者,虽甚英勇,亦无自矜夸之理。故惟抚育人民,勤求治道,如乘驽马,谨身自持。彼却视我为庸懦之辈也。”

后面就不摘了,反正皇太极哥几个直接差点动手,说到底,这事起因不就是莽古尔泰被祖大寿打疼了,只能说大凌河里面蹲着的这帮乞丐那是真牛逼,能逼得“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战”的后金高层差点互殴起来。差点忘了说,后金还抢俘虏的甲胄“二十六日,出略大臣等还。时遇有明管队一人率十人,执纛一杆奔宁远,俱执之,斩三人,获马十匹,生擒八人来献,其甲胄、鞍辔给出略之人,汉人俱诛之”。

关于战场表现,咱就不说了,反正后金(清)以少打多被整得灰头土脸的记录从来都不少,要真面对的是一群乞丐,那真不知道是谁更丢人。

再谈明军的披甲率,按照《明神宗实录》的记载,万历中期的明军已经是“临阵将官士卒俱穿暗甲”所谓的暗甲就是不见甲片之甲,也就是布面甲,如此说来《平番得胜图》中的明朝军队形象和晚明相差无几 ,唯一不同的是组成臂手之甲片更加细密,具体形象可以参考乾隆年间复刻的努尔哈赤甲胄。消灭张承胤部后,后金一方缴获“马九千匹,甲七千副并有军械”,说张承胤部约有万人,全军覆没,只有300多人逃回,明朝一方对于张承胤部的损失,记载得较为详细,总共损失3340人(其中明军将领家丁1000余人),就算加上之前俘虏的900多名明军,明军的损失也绝对达不到万人,也就4000人冒头,很明显《满文老档》中这个消灭张承胤部所获得的“马九千匹,甲七千副”就很值得怀疑了,这个数字更有可能是自抚顺战役起的缴获数字,咱们在前文也说过,崇祯四年有6000多明军,自锦州而来,攻打大凌河城外围的后金军,结果战败逃跑,阵亡受伤被俘500多人,后金军缴获甲胄269副,,由此可见,在辽东战争期间,辽东明军的披甲率,虽然说不能达到100%,但也甚为可观,远远到不了“乞丐”的程度。

但无论是张承胤部,还是锦州明军或者是张春部,他们参战之前,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之内。萨尔浒—开原—铁岭,这一系列大战之后的明军就没这么幸运了,比如万历四十七年八月,熊廷弼上奏“总兵柴国柱专守辽阳,虽有川兵及残兵零杂之众二三万人,然皆无甲无马无器械,既不能战而守城,又无火器,将领中军千把总等官俱贼杀尽,各兵无人统领”没有盔甲,没有马,没有火器,军官死了个精光,这两三万乌合之众实际上也跟乞丐差不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后辽阳陷落得如此之快的原因。

还有毛文龙部所据守的皮岛,等一系列岛屿,姜曰广出使朝鲜之后,回来上奏说““广鹿、铁山、石城、鹿獐等岛,安插辽民不啻十余万,已绝粮三四月矣。文龙册报十五万,大都辽兵即辽民,堪用者不啻二三万,其余大独无坚甲利刃,多执挺。而衣不蔽体者南兵,多以辽民补额,真南兵无日不思南还也”不仅没有“坚甲兵器”而且还“衣不蔽体”,也难怪于毛文龙部屡屡“求”粮于朝鲜,朝鲜人愤怒地记载道:“毛文龙, 南方人。 辽阳城陷時, 逸出, 自旅順口浮海東來, 寄居龙、义間, 以爲牽掣之計。 始甚單微, 其後入據椵島, 聲勢日盛, 奴不能無東顧之虞。 旣而欺誑中朝, 托以接濟遼民二三十萬, 岁发帑銀二十万, 潛結宦官魏忠賢輩, 都不發包, 入諸內璫, 岛粮則传责我国。”

所以我们说,明清战争期间的明朝部队其的质量虽然未必能比得上20年前参加万历朝鲜战争的那批人,但是也绝对没有堕落到“与乞丐一般”,明清战争之中,明朝之所以一败而败,只能说是军事部署过于薄弱,在萨尔浒大战之前兵部尚书黄嘉善上书说“奴酋精兵约六万余而辽东全镇额兵不过六万,除城堡驿站差拨外,实在仅二万余,又各有防守之责,今合蓟镇援兵仅三万有余,选调宣大山西延宁甘固七镇兵马一万六千蓟镇各营路兵丁数千及辽镇招募新兵二万通共未满八万,将来分派数路不免气势单薄。”结果萨尔浒一战丧师四万余,开原铁岭又损失两万多人,于是整个辽东危如累卵,仅剩的明军分散在各个城池,各个堡垒之中,努尔哈赤的精锐兵力虽然只有几万人,但对于如此虚弱的辽东,自然指哪打哪。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

听说明清战争期间的明军和乞丐没有什么区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