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免疫学/结课论文]不同饮食习惯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不同饮食习惯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摘要
个人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了人体摄入糖类、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的种类与数量。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是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物质,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参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成分,糖类也对机体免疫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不同的饮食习惯通过人体摄入的物质而影响机体免疫,且饮食习惯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是长期的。本文将概述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对机体免疫的影响与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营养、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脂饮食、高蛋白饮食、高盐饮食

第一章 营养与免疫的关系
营养(nutrition)是指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营养素)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组织, 实现生长生产的全部过程, 营养的过程就是营养物质在机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的过程。营养不良是一个描述健康状况的用语,由不适当或不足饮食所造成。通常指的是起因于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过度损耗营养素所造成的营养不足,但也可能包含由于暴饮暴食或过度的摄入特定的营养素而造成的营养过剩。如果不能长期摄取由适当数量、种类或质量的营养素所构成的健康饮食,个体将营养不良。免疫(immune)是指机体通过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并通过机体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 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营养与免疫的关系已经突破了营养缺乏、营养过度和营养失衡的范畴, 现已证明, 许多对动物生长发育和健康必需的营养素对动物免疫力有着重要的影响。[1]
一.1 脂肪与免疫
当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时, 抗体和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质的产生都有赖于脂肪的参与。例如日粮中必需脂肪酸(EFA)缺乏也会降低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因为淋巴细胞的活性与功能与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密切相关。[1]人体脂肪细胞分泌的各种脂肪因子,其脂肪因子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及内分泌的方式,与免疫细胞形成错综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以应对各种代谢与免疫紊乱。研究表明,肥胖患者白色脂肪组织中存在慢性亚临床炎症,其特征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紊乱。[2]

一.2 蛋白质与免疫
蛋白质是构成动物机体免疫系统正常发育及其机能健全的物质基础, 是免疫蛋白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质,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因此, 蛋白质对免疫的影响实际上氨基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各种免疫细胞和抗体的生成都需要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参与。蛋白质缺乏会降低免疫反应, 这在许多试验中得到了验证。[2]
一.2.1 蛋白质泛素化
蛋白质泛素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作用,其最初是通过研究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机制而被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泛素化及其逆过程 —— 去泛素化作用,通过调节免疫系统中不同种类细胞的功能,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调控作用,如泛素化泛素化调控巨噬细胞的存活/凋亡与自噬,调控T细胞的TCR信号转导和免疫耐受等从而影响人类多种重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3]

一.3 维生素与免疫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类重要的必需营养素,缺乏维生素会增加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同时严重或反复感染也会导致厌食症和维生素摄入减少,增加营养不良的风险,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在先天免疫方面,维生素主要在维持皮肤黏膜等物理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此外,一些维生素有助于维持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和灭活能力。维生素缺乏也会影响适应性免疫的过程,特别是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4]

第二章 不良饮食习惯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病从口入”这句“陈词滥调”数百年来一直被用于说明饮食和健康之间的联系,而西方也有一句谚语道:"You are what you eat",意为“人如其食”。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会导致不良情绪,损伤免疫系统,进而引发多种疾病;此外,免疫疾病也会反作用于饮食问题,形成恶性循环。饮食紊乱者也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克罗恩病(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等。[5]另外饮食可通过肠道中的微生物介质影响免疫系统,即通过这是饮食-微生物-免疫三元组发挥作用,影响了免疫系统。[6]
二.1 高糖饮食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高糖饮食主要是指葡萄糖和果糖的大量摄入。以葡萄糖为代表的已糖,是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不可或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通过饮食摄入的添加糖大量增加食品中的添加糖主要包括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HFCS)、蔗糖和麦芽糖等。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长期的高糖饮食会引发多种疾病,如肥胖、胰岛素耐受、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近年来,随着对高糖饮食相关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陆续发现和阐明了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炎症性疾病的影响。深入揭示高葡萄糖饮食和高果糖饮食在免疫调节中的差异性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和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7]
二.1.1 高糖饮食促发炎症
大量证据显示,高糖饮食可以加重多种炎症性疾病,高葡萄糖饮食主要影响机体的获得性免疫反应,加剧T细胞和B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而高果糖饮食主要影响机体的固有免疫反应,加剧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7]。果糖会导致免疫系统发炎,这一过程会产生更多与炎症相关的活性分子。 这种炎症会继续损害细胞和组织,导致器官和身体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并可能导致疾病。[8]此外,另一项研究发现,高糖饮食可增加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和派氏集合淋巴结中B细胞的比例,并在使用钥孔血蓝蛋白刺激后,增加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的生成。[7]

二.1.2 高糖饮食影响肠道微生物
高糖饮食除直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化、分化和功能,高糖摄入还被证明可以影响小鼠肠道微生物组,继而加重炎症反应,高糖饮食引起的微生物组改变和血液中LPS等内毒素的增加,也是高糖饮食促进炎症性疾病加重的重要原因。[7]

二.2 高蛋白饮食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高蛋白饮食备受健身爱好者喜爱,同时也受到欲减肥瘦身的人的关注。尽管高蛋白饮食可以发挥有效的减重作用,但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结肠癌的患病风险,这与动物蛋白的摄入比例较高有关。有研究证实,人体摄入的蛋白质经肠道菌群分解产生芳香族氨基酸,由此衍生的菌群相关代谢物可对宿主免疫产生调控作用。高蛋白饮食可使色氨酸主要的菌群代谢产物吲哚的生成增加,而吲哚可通过增加上皮细胞连接的紧密性和减少炎症因子的生成参与肠道黏膜的免疫调节。吲哚的次级代谢产物(如 3-吲哚基硫酸盐和吲哚-3-丙酸盐)也被认为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3-吲哚基硫酸盐能激活芳烃受体,调节白细胞介素-6 等细胞因子的转录,进而影响宿主免疫。[9]

二.3 高脂饮食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高脂饮食极易引起肥胖,肥胖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引发冠心病、糖尿病、退行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肥胖患者白色脂肪组织中包含大量脂肪因子与免疫细胞,构成内分泌-免疫的复杂网络,并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肥胖是一种慢性亚临床炎症,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中,脂肪因子、各种免疫细胞具体如何参与,尚需进一步研究。[2]

二.4 高盐饮食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盐( NaCl) 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和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平均盐摄入量应<5g/d,研究表明世界各地大多数人的盐摄入量明显超过日常生理需要量。过量的盐摄入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中风、痴呆、脂肪肝、慢性肾脏病、肿瘤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10]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摄入过多的盐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甚至可能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病风险。[11]现已有研究表明,高盐饮食抑制NK细胞成熟,抑制NK细胞的活化和其细胞毒作用,高盐饮食可以显著的加重TNBS诱导的结肠炎,并且Th17细胞于此相关,但是确切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10-11]

第三章 合理膳食,为免疫力打地基
2020年上半年,中国营养学会发起了“全民营养周”活动。其主题为“合理膳食 免疫基石”,特别强调了饮食与免疫的重要性。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有 40多种,它们在身体内各司其职,缺一不可,任何一种营养素缺乏或不足都会影响到身体的机能和健康。[12]
三.1 摒弃不良饮食习惯
中国人素有美食文化传统,但很多膳食习惯需要作出改变,例如“烟熏制品、腊肉制品是过去保存食品的一种方法,也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风味。我国居民非常喜欢。但是它们确实会大大增加胃癌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建议适度食用。”研究表明,合理膳食能解决 78%的慢性病相关问题,比如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控制 57%的高血压发生率。因此,确保健康高质量生活,首先要摒弃不良饮食习惯。膳食结构应该做到合理搭配,种类俱全,不少量且不多量。高糖饮食或刻意不摄取糖分这类饮食习惯需要改变。新版膳食指南提倡每天平均摄入 12 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 25 种以上食物。合理搭配,意味着不同人群要有个性化选择,健康人要搭配不同食物以达到营养平衡。[13]
三.2 平衡膳食八准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平衡膳食八准则是:
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结论
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是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物质,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参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成分。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有 40多种,它们在身体内各司其职,缺一不可,任何一种营养素缺乏或不足都会影响到身体的机能和健康。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均会对机体免疫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促进自身免疫病的和慢性疾病的发生。我们应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为机体免疫打下坚实的地基。
参考文献
[1] 郭冬生.营养与免疫关系及其研究进展[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3(03):24-27+48.
[2] 车婷婷.白色脂肪组织与免疫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10):777-780.
[3] 王艳,肖意传.蛋白质泛素化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与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6,28(02):231-238.
[4] 孔维溧,芦鑫荣,侯琳琳,孙秀发,孙桂芹,陈力.维生素与免疫系统健康[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54(01):7-13.
[5] 李端,刘帅.饮食不规律损伤免疫系统[J].中老年保健,2014,(11):6.
[6] 朱运恒.饮食如何通过肠道微生物改变免疫系统功能[J].中国食品学报,2021,21(11):426-428.
[7] 张伟,马骁,程浩,张敦房.高糖饮食与炎症性疾病研究进展[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3(03):538-542.
[8] 陶金亚.高果糖饮食会导致免疫系统损伤[J].中国食品学报,2021,21(02):378.
[9] 林涅,袁坤,陈桂兰,孙嘉,陈宏.高蛋白饮食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影响肥胖相关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9,25(10):1960-1964.
[10] 陶洪云,童师雯,殷文伟.高盐饮食抑制小鼠NK细胞成熟和杀伤功能的研究[J].陆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44(09):882-890.
[11] 魏应凤.高盐饮食对小鼠肠道免疫平衡和TNBS结肠炎影响的研究[D].导师:刁宏燕.浙江大学,2017.
[12] 红岩.合理膳食,为免疫力“打地基”[J].工会博览,2020,(21):56-58.
[13] 孙秀艳.合理膳食 吃出健康[N].人民日报,2022-05-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