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骼观察丨警惕网红品牌昙花一现,经典尚需沉淀
2022年伊始,互联网消费圈便集体对以往红极一时的网红品牌唱衰。首冠观察注意到,在这场消费大潮里,短线操作,赚得一点赶紧离场的“短跑运动员”居多,能坚持三年持续繁荣真正当作品牌,当作事业来做的显然是少数,这些少数能否构筑起消费新经典已成新时代新命题。

这些成长于新媒体高度发达环境下的网红们曾经非常受到Z时代年轻人的喜爱。他们为品牌自发传播甘做种草铁粉,在高光时刻,甚至愿意排队2万号去文和友打卡,在小红书上为完美日记疯狂种草霸屏传播。于是资本嗅到了流量密码,大肆加持助推这些网红品牌,企图通过溢价、套现、退出等一系列运作手段收割获利。
当流量喧嚣大于产品本质时,终会迎来泡沫的幻灭,还没来得及收割,已到流量天花板的网红品牌开始跌落神坛态势骤转急下,大批消费者粉转路甚至转黑。其中较为代表性的国风彩妆花西子被不少网友认为“只是买了个包装,注重使用感受同价位选择很多”,新式茶饮茶颜悦色在几次营销翻车后风评缕缕下降,内部群聊纷争事件后更是遭到一边倒的舆论谴责。


网红品牌为何普遍昙花一现?相比同仁堂、青岛啤酒、大白兔、六神等经典流传的国货品牌,现在的网红品牌多出圈于细分赛道,凭借创新概念迎合了当下消费市场,最短半年就能颠覆所属行业。即便在风光时,也有不少消费者不认同其为网红品牌,认为顶多算网红产品。因为在大众认知里,提起品牌,我们会自豪,提起网红产品,我们可能更多是当下的得意。

据相关资讯报道,不少感受到危机的线上网红商家早已开始布局线下业务,如完美日记到去年底门店数就已突破280家,计划今年内开出600家线下门店,刷屏小红书的咖三顿半去年也在上海、长沙等地开了几家概念店。他们纷纷转战线下,尝试与消费者达成更为立体的互动,打破隔着屏幕看不见的情感认知。
但是,原本在线下风生水起的网红产品却似乎正在遇冷。除了较为代表性的文和友、茶颜悦色不得不用裁员或关店来应对产值入不敷出的境况,曾经也以排队王著称的早一批糕点网红“南洋大师傅”、“鲍师傅”同样不复当年,甚至现在很多地区都已不见南洋大师傅踪迹,红不过三年成了大多数网红产品的宿命。

高骼
从争立网红牌坊,到闷声走向长红,不是网红不再受待见,而是熬得过这个漫长,就离真正意义上的品牌不远了。2019年开始在妈妈圈中风靡的儿童奶粉到现在正好是三年时间,第一个吃螃蟹的高骼乳业正在迎来它的进一步升级期。强势而来,但也并没有按网红品牌的宿命悄然沉寂。高骼乳业董事兼全国销售总监周健认为,高骼不只是在卖奶粉,高骼更是在做国人身高管理研究。放在旁人眼里,前三年高骼是靠奶粉出圈,之后是以“成长营养+身高管理”继续发展,这个分段式的成长路径非常巧妙。在成为长红的品牌路上,这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
长江后浪推前浪,即便是那些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品牌也有它的生命周期,网红品牌的网红时期不过是备受关注的新生时期,多年后能否再见到这些曾经的消费宠儿,就看是否有顽强的生命力沉淀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