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阳气不敛,开春易病!冬日敛阳有技巧1、要晚起。《黄帝
立冬过后阳气不敛,开春易病!冬日敛阳有技巧1、要晚起。《黄帝内经》中指出,冬日养生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 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2、要早睡 立冬后不重视藏精,就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如汗多、面红如妆、发热等,再如头晕、痘痘、口腔溃疡、鼻衄、耳鸣、咽痛等。 中医叫做“阳气不收”和“相火外浮”,俗称“上火”。 熬夜最伤精气,如果不加以控制,来年阳气无力生发,再碰上春瘟时疫,则十分容易中招。 3、要加衣 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容易引起感冒,还会耗阳气。 因为,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会动用自身的阳气来抵抗寒冷,天长日久,阳气就会被消耗得越来越多。 但衣着也不宜过多过厚,特别是在北方供暖开始之后,室温过高会导致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更易于侵入。 所以,入冬后大家要适当添衣,以温暖不出汗为最佳。 4、补阳气 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失去阳光,万物就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 因此,立冬之后大家要着重养阳。 平日里,晒晒后背就有很好的养阳功效。 因为,人体抵御寒邪的第一道防线就是位于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北方的火炕、南方对着火塘烤后背、在阳光房晒后背,都是温煦膀胱经的好方法,直到全身发热,打出几个喷嚏来,就能达到驱寒的目的。 5、别乱吃 冬天是进补的季节,饮食的大原则就是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 可以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对于肉类,北方地区可选择一些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等;长江以南地区则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主,如鸡、鸭、鱼类。 此外,立冬果蔬首推白菜及白萝卜,这是因为,白色入肺经,中医认为肺乃“娇脏”,是外邪首先侵袭的脏腑,所以立冬以后需要特别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