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册子01——《逆鳞》重置版背后的虚与实

历史小册子——《逆鳞》重置版背后的虚与实
创作源于生活,想象源于现实。有人说“看电影是为了向枯燥的现实生活复仇”,其实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玩游戏、追番剧、听音乐等各类活动,当然也包括文字创作。写作《逆鳞》这部《心灵终结3》的游戏同人作品,从小处说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快乐,为了在幻想的世界里寻求现实生活中所得不到的乐趣,如果有幸能够让读者朋友们也从中感到喜爱和快乐,则是我作为笔者的最大满足;往大处说,则是借着游戏同人文的形式,表现和传达一些文化与精神上的东西,比如我们自豪于自己一直拥有的某些光荣精神传统,某些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或者单纯只是有趣的文化典故(俗称为“梗”),以历史事件为例,小说后期一些篇幅较长的战役,其实就是笔者在不知道该怎么描写战斗细节或设计战斗流程时,参考了一些历史战争纪实而进行创作的。这篇《历史小册子》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小说中涉及到的这些“梗”做一个较为集中详细的介绍,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篇创作笔记。
欢迎来到《逆鳞》重置版背后的“博物馆”。
重置版正文第一章传送门: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312543
第一章《报到日》部分
苦瓜脸进行换岗交接时所说的祝词“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祝福同志一路平安!”源自前苏联《共青团员之歌》歌词中的几句:“再见吧,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共青团员之歌》创作于1947年,由伽里契作词、谢多伊作曲,歌词内容反映的是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共青团员们在奔赴前线之际的告别。我国人民对这首歌的熟悉程度,可从以下事例中见其一斑:人民志愿军老兵林源森在1950年出征入朝时,就是在心中回想着这首《共青团员之歌》跨过鸭绿江大桥的,并回忆“只有这首歌最能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当时的豪情和誓死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心”。具体采访内容可见反映长津湖战役的央视纪录片《刀锋》第一集结尾。这两句祝词还会在之后的小说剧情中多次出现。
新加入欧陆战场的部队所唱的那段出征歌,节选自一首创作于1969年的现代诗歌《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作者不详,表现的是在当时背景下对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想象,与《心灵终结3》的故事背景正好非常契合。
老叶带芸茹乘坐旋翼机时唱的歌:前苏联歌曲《草原骑兵歌》,又译《草原啊!草原!》,创作于1934年,尼贝尔作曲,古谢夫作词,原系尼贝尔第四交响曲《共青团战士的史诗》终幕合唱曲。雄浑壮阔、自信骄傲、英勇向前,草原啊草原,辽阔的草原一望无边。
创作于1980年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由谷建芬谱曲,张枚同填词,谷建芬到拉美进行交流访问期间,受到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的启发,创作了这首节奏明快的歌曲。笔者将这首歌选为基地研究员们举办周末舞会时舞曲。
本章推荐BGM:《共青团员之歌》《草原骑兵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苦瓜脸同志的报到日,老叶、芸茹与战士们的初次登场,故事开始的地方,一切都充满未知,一切都是全新的,像年轻的战士们初踏征途,像红色骑兵高歌着越过一望无际的草原,请朋友们共同相会于此!
第二章《君迁子》部分
本章的标题“君迁子”,其实就是“黑枣”另一个更雅致的别称,指代剧情故事的发生地点黑枣镇。《本草纲目拾遗》 载:“君迁之名,始见于左思 《吴都赋》,而着其状于刘欣期《交州记》,名义莫详。㮕枣,其形似枣而软也” 。
本章节的反派角色姜洛嘉,其原型为上世纪50年代投靠分裂主义势力的叛徒姜华亭,驻藏期间叛逃至分裂武装,即所谓“四水六岗卫教军”,该武装势力受到美国CIA的暗中支持,CIA不仅提供资金武器供应,还秘密将叛乱分子转移到境外塞班岛、科罗拉多等地进行军事训练。姜华亭叛逃后为分裂武装提供军事训练、作战指挥等帮助,由于其有战争经验、熟悉我军作战特点,因此成为了一股很难对付的顽敌。姜曾带领叛匪武装在贡嘎地区伏击军车,放过探路尖兵、集中攻击了后方主力运输队,在应对我军增援时,又分析了附近几个地区可能的增援情况,即曲水只有一个连的驻兵、无法轻易调动,拉萨距离过远、援兵无法及时抵达,只有兵力较多且距离较近的泽当驻军威胁最大,准确判断了主要来援方向并再次实施了精确伏击,本章中叛乱武装对部队运输铁路线展开伏击的战斗细节,以及几处兵站地名,便是取材于这次历史战例。在叛乱武装被击败后,残匪越过国境逃入尼泊尔木斯塘地区,后于1973年被尼泊尔军队剿灭,姜华亭则流亡并死在印度,这样一个危害甚大的叛徒未能得到正式判决,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本章中姜洛嘉的名字与长满络腮胡子的形象,源自军事小说《国家意志》(作者“野狼獾”)中的“印藏特种部队”头子洛桑嘉措。

本章出场的角色孙岳澜将军,原型源自孙立人将军。孙立人先后就学于清华大学、美国普渡大学和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在抗战初期担任国民党精锐武装税警总团的指挥官,在淞沪战场屡经恶战并负重伤。1942年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抗战,因英国盟友作战不力和指挥层令出多头而致落败,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果断选择了最近的撤离路线,基本保存完整建制迅速撤入英属殖民地印度,避免了跟随杜聿明主力部队走野人山归国而致大军几乎覆灭的惨祸,后在美国将领史迪威的支持下,于印度蓝姆迦基地接受美式军援与训练,由于史迪威在中缅印战区有指挥之名而没有可以实际调动的美军部队,故而美国运至印度的军火大量装备给了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和当时同样在印度接受训练的廖耀湘新二十二师,致使这两支中国驻印部队的火力水平甚至超过了美国陆军整编师的平均标准,并合编为了新一军,在1944年的滇缅大反攻期间,中国驻印军凭借强大的美械装备和训练培养的一流作战能力,接连击溃有“丛林战之王”称号的日军第十八师团,并在使用“谢尔曼”坦克突袭师团司令部时缴获了第十八师团关防大印,在艰苦的抗战时期真正实现了扬威域外的成就,缅甸战场的辉煌战绩使得孙立人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盟友之中同样获得极高评价,英美盟军将他与德国名将隆美尔并论,称其为“丛林之狐”。之后新一军重新扩编为了新一军和新六军,孙立人也升任为新一军军长。解放战争期间,装备精良、战绩烜赫的新一军号称“天下第一军”,我军部队在东北战场上有“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一军”的说法,然而这支美械王牌部队却因蒋介石及其他高层将领对孙立人的芥蒂而屡受掣肘,在黑山阻击战中被我军彻底歼灭,孙立人到台湾之后更是受到蒋介石猜忌而以“兵变”冤名常年受到软禁。可说荣誉归于英勇抗战的民族将领,耻辱归于黑暗腐朽的旧政权。

苦瓜脸到境外调查金三角、木斯塘、德让宗等地,并发现孙岳澜旧部在中印交界地区驻地的情节,则取材于解放战争后流亡到东南亚地区的国民党残军,今天有名的“金三角”地区,流毒即源自该股残军,这些残军最后流落泰国,通过为泰国政府卖命打仗而得到了公民权和居留权,其后代则渐渐融入了泰国社会,在泰北美斯乐华人村的一副对联,大概可以作为对这一结局的概括描述:“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第三章《隐秘战争》部分
本章开始进入日本战场剧情,在此重点介绍一下故事中日本阵营两位的原创人物。
身份复杂的天草四季,其姓名源自17世纪的日本历史人物天草四郎(又名益田时贞、天草时贞)。天草四郎系德川幕府时期“九州岛原之乱”的领袖,这是日本九州岛原、天草地区的农民与天主教徒,为反抗幕府压迫和宗教迫害而于1637年发动的一次起义,德川幕府请求荷兰天主教徒的武装商船从海上炮击起义者最后的据点原城,对作为起义重要组成人员的日本天主教徒而言实为一种讽刺,最终起义于1638年失败,天草四郎亦战死,留言称“此刻死守此城者来世永为朋友”。天草四郎在日本文化中被刻画为年轻聪颖、反抗强权的少年形象。而故事中天草四季的人物经历,又反映了上世纪日本左翼运动高潮时期的一系列事件。天草四季与大学同学占领教堂、反对“太平洋阵线安保条约”的事件,原型为著名的“东大安田讲堂攻防”事件,1968年日本全学共斗会议(全共斗)为反对东京大学实施登记医师制度代替现行的实习制度,而占领封锁了校内的安田讲堂等重要建筑,日本警视厅调集了8支机动队的警力,使用直升机、高压水龙、催泪弹等围攻被学生占领的讲堂,最终解除封锁并逮捕了90名学生,该事件导致东京大学当年入学考试终止办理,次年入学者为0。天草四季受学生组织命令而前往天蝎组织接受军事训练、从事恐怖活动的剧情,则取材于为1971年成立的极端组织“日本赤军”,该组织在巴勒斯坦等地区支援参加了阿拉伯反美武装斗争,实施了一系列恐怖袭击活动。同类型的日本社会事件还包括“安保斗争”“新宿骚乱”等,给上世纪日本的社会思潮带来了巨大影响,例如赫赫有名的《高达》初代创始者之一安彦良和,也曾想参加到东大安田讲堂攻防事件中去,却因没有足够旅费去东京而未能成行,后又参与了类似的弘前大学占领事件,正是随着相关反战、左翼激进活动在日本的落幕,备受打击的安彦良和才开始为了谋生而渐渐走上动画创作之路,并设计了《高达》中的夏亚·阿兹纳布尔等著名角色形象,其相关作品中对于青年理想的反思,也许亦有经历过的相关社会事件影响在其中。

作为盟友的人物中冈俊贺,其原型为中冈俊哉。中冈俊哉很可能是现实原型的人生经历比小说角色更有趣的唯一一人,他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是如此迥异不同,以至于看起来像是几个完全不同的人被生硬地拼凑在了同一段生命历程之中,如果想要对他进行一个简要概括,也许需要罗列出以下完全不同的身份:马贼,工人,解放军,电台播报员,神秘学者。
马贼——生于1926年的的中冈俊哉,梦想成为一个马贼而来到了中国。
工人——成为马贼的梦想未能实现,在日本军国主义设立于辽宁鞍山的制钢所,中冈俊哉从事工厂后勤工作,并对受到压迫的中国工人深感同情,和很多中国工人交了朋友。
解放军——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冈俊哉有一位在地下组织的中国朋友,引导吸收他加入了当时的八路军(之后才正式改组为人民解放军),中冈俊哉在解放战争中受过伤。
电台播报员——1951年,中冈俊哉成为了北京广播电台的日语播报员,负责对日本的播报宣传工作。
神秘学家——1958年,中冈俊哉返回日本,为谋生而开始从事写作。小说中提到友川纪夫在交接天草四季过程中,为了了解中国而偷偷读了一本书《从内部看中国:8亿人是如何生活的?》,现实中这本书的作者其实就是中冈俊哉。中冈俊哉最初的写作内容是介绍自己在中国了解到的民间神话怪谈传说,之后渐渐开始收集日本本土怪谈并进行自主创作,创造了一系列日本著名的妖怪形象,包括广为人知的“地缚灵”等概念,最早就是由中冈俊哉所创作的,并派生出了现今日本ACG作品中地缚猫、花子君等众多丰富的形象。


中冈俊哉的本名为冈本俊雄,“中冈俊哉”是他从中国回到日本后开始从事写作时使用的笔名,更改的字样“哉”来自他喜欢的作家志贺直哉,“中”则来自与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的中国,笔者因而以其为原型,写了“中冈俊贺”这个作为主角团盟友的角色。
第四章《科技之钥》部分
本章后半段的重头戏,即MO3附加战役里的CN阵营战役“星蚀”相关剧情,是以MO3同人文仿科幻小说的想法而创作的,构思内核模仿了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短篇作品《轮舞》,亦即芸茹帮助叶未零破解宫崎基地指挥AI时提到过的那篇科幻小说,该作品很典型地反映了阿西莫夫最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
芸茹和研究员们用纳米离心机做雪糕的剧情,原型取自兰州504厂(新中国第一座铀浓缩工厂)的商业转型事例。1987年面对改革开放后全新的经济形势大潮,504厂和当时的很多国营工厂一样寻求“自救”,最后选择的自救方案是注册为“大明食品有限公司”,转型生产雪糕、汽水等冷饮食品,由于没有足够资金购买生产雪糕需要的奶油离心搅拌机,504厂使用封存的核工业浓缩铀离心机进行代替,制作出了乳脂分离极其彻底的冰奶油,造就了著名的“504雪糕”,濒临破产的504厂也靠着这款雪糕的大卖而起死回生。

本章结尾提到金川工业科学家们所说的那句“现在就是未来”,来自日本游戏公司SNK(代表作《合金弹头》《拳皇》等)的著名标语“The Future is Now(未来就是现在)”。

本章推荐BGM:
心灵终结3苏联战役S21“熔毁”,铁狗占领伊利卡拉要塞剧情的弃用BGM《Chitzkalla (契特卡拉)》: https://y.music.163.com/m/program?id=1368551943&uct=zrW1t0APa%2FYdomJbeDTMmg%3D%3D&djId=90038672&app_version=8.8.21
制造武器的离心机被用于制造冰淇淋,毁灭一切的核能被用来温暖寒冷的雪域,研究员们苦苦工作之后的快乐假期,战争期间短暂的狂欢片断,珍惜这一刻吧,战火中的世界只会变得越来越沉重与悲怆。
《战争雷霆》中国机库主题音乐:https://y.music.163.com/m/program?id=1369253570&uct=zrW1t0APa%2FYdomJbeDTMmg%3D%3D&djId=86877076&app_version=8.8.21
叶未零和苦瓜脸站在鹿儿岛滩头的阳光之下,看着从海平面一直延伸到天际线的运输舰队与空地协同编队源源投入到新的战场,“我们会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