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话51WORLD李熠:我只是地球克隆愿景里的1% | 独角兽进化论

2022-10-18 17:56 作者:51WORLD  | 我要投稿


近期,51WORLD创始人兼CEO李熠受邀参与由福布斯中国携手云九资本举办的第六期“独角兽进化论”。

“独角兽进化论”,是福布斯中国携手云九资本共同推出的视频栏目,以对话访谈的形式展现,受邀公司皆为各个领域最有潜力的创新公司。

自2021年以来,元宇宙概念逐渐引爆出圈,一个全新的科技时代悄然来临。当前,被称为“元宇宙基石”的数字孪生技术已经慢慢渗透到更广泛的行业应用场景之中,并逐渐成为下一代企业元宇宙布局的重要方向。

新旧时代交替的浪潮中,51WORLD作为长期专注于建立数字孪生平台的科技公司,凭借着过硬的核心技术迅速脱颖而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媒体、机构的关注、支持与报道。

51WORLD在元宇宙领域所迸发出的无穷潜力与创造力,也成功吸引了福布斯中国和云九资本的关注,促成了此次的对话访谈。

在访谈中,李熠与云九资本合伙人王京深度对话,共瞩一场目标在2030年实现的雄伟计划——“地球克隆计划”(Earth Clone)。

李熠为何选择投身创业大潮,为何将“克隆地球”作为公司的宏伟愿景,以及“地球克隆计划”又将如何实现,我们都能在其中一一找到答案。

以下为对话实录(略有编辑,综合引述自福布斯中国及云九资本公众号):



①“地球克隆计划”(Earth Clone)——

51WORLD的追梦之路


王京:

请和大家介绍一下51WORLD是做什么的,面向什么样的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

李熠:

我们是一家数字孪生科技公司。我们正在做的事,可以理解为构建一个1:1的数字孪生世界,它是一个实时的、3D的、具有物理属性的,并且可以有多种应用场景的。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能够快速地、高质量地构建1:1的真实世界,小到一个建筑,大到整个城市,甚至以后的整个地球。

数字孪生(一种将现实世界在网络空间中真实映射的技术),可能在B端和G端的认知会更广泛一些。元宇宙是在C端的认知会更广泛一些。但是他们都已经存在挺长时间了,底层技术都是3D图形和物理仿真。

公司的愿景是要在2030年完成克隆地球5.1亿平方公里的计划。你可以随时在我们的产品和我们的办公室看到这一个计划。甚至公司名字里,也有我们的计划。为什么叫51WORLD?因为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

我们把数字孪生所有的要素结合起来以后,就有希望把整个地球给复刻完成。一个数字孪生的地球,它有非常多的价值。往小了说,我们可以制作一些应用。比如,疫情期间大家没办法环游世界。但是在数字孪生世界里就可以。往大了说,我们可以对灾害进行预测、模拟、管理等等。所以它是一项很长期的计划。

基于数字孪生这一核心技术,我们现在有三款产品提供给客户。

第一款也是我们发布最早的一款产品——“数字孪生平台”。这一平台为城市、园区、建筑、河道提供3D的数字孪生底座,帮助管理者们更好地管理、预测以及规划建设。如今,中国的100多个城市都在应用这一产品,应用非常广泛。

第二款产品51Sim,帮助自动驾驶汽车进行仿真训练。也就是说当自动驾驶汽车需要训练学习的时候,它可以提供一套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

第三款产品51Meet是今年新推出的,现在已经上线了1.0的版本。依靠这一产品,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元宇宙空间,在自己的元宇宙空间内举办活动、开会等等。

王京:

2030年能完成地球克隆计划吗?

李熠:

对,我们现在已经进行到一半了。我们现在可以快速地1:1构建一个城市群。

把它拆解一下,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是地表的建筑。有了建筑以后我们做道路,道路是整个城市的脉络。做完道路以后我们就开始做植被。有了建筑,有了道路,有了植被,是不是一个城市的基本特征就有了?

第四步,我们做水域。最后做地形、山体和自然环境等等。这五个要素一组合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基础要素。

基于对建筑、道路的模拟,我们能够仿真车道,从而模拟交通道路。基于对水域、地形的克隆,我们今年有一项增长非常快的业务,就是水利业务,即数字孪生流域。我们在小浪底模拟了一个1:1的大坝,用于预测和规划泄洪和排沙,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②创造一个全新的数字孪生世界,

去改变世界


王京:

听上去,这些计划不仅是出于商业化考量,还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李熠:

这也是我们创业的初衷,如果我们只是做一家纯粹商业化的公司,公司也走不远,我们也没有那么强大的动力去做这件非常有挑战但是又宏大的事。但中途你一定要有商业化,不然你没有办法实现愿景。商业化很重要。

我觉得用最低的成本模拟世界上各类极端情况,模拟灾害,模拟减碳,其实是给全人类做了一个镜像的地球,它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在未来就是一款世界级的产品。

所以我们地球克隆分为几个阶段:静态世界,动态世界,半模拟世界,再然后是全模拟世界、数字孪生世界。


为什么需要那么多阶段?第一,需要接入大量的传感器,数据量巨大无比。第二,数据样本采集、数据格式应用以及数据流程也非常复杂。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让真实世界里跑的车,只要被传感器识别到了,它就可以反向驱动数字世界里面的车,1:1地在跑。这样的产品已经应用到一些小园区了,未来我们计划应用到整个城市、整个世界。但还要做很多年。不过,我们相信这个方向一定是正确的。


王京:

所以,我们不仅要1:1建构一个数字孪生世界,我们还希望通过这个虚拟的世界反过来影响真实世界?我们如何影响和改变真实世界?

李熠:

对,制作镜像的世界的最终目的是反向影响真实世界。

每一个新员工入职,我都会写一封入职信给员工。入职信的前面几句话是:“我们通过创造一个全新的数字孪生世界去改变世界。”

至于如何改变真实世界?我举个例子。

北京近年来交通拥堵严重,已经成为了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但五环以内,很难进行大规模的道路改造。

那么怎么去缓解交通压力呢?我们做了一个数字孪生的、立体的北京交通网络模型,通过调试各种参数寻找更优解。比如,在模拟系统里,我们模拟关闭某一个路口,观察到晚高峰时期,道路交通会是什么样的。如果开放了,它又是什么样的。

现实中没有办法做这样的测试。但我们在模拟系统里面就可以做到,并且可以无限次地尝试,直到找到最优解。

再比如,北京东直门来福士那儿,我觉得不应该建一个岔路去下环岛,是吧?你应该绕一圈,这才是更优解。有了这个系统,系统就可以直观地告诉监管部门,如果这个地方让车辆多绕半圈,整个交通的效率可以提高35%,这是不是就改善了大家的出行体验?

王京:

51WORLD的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很有意思,这是你有意打造出来的,还是因为我们公司所从事这个行业所做的产品,自然而然产生的?

李熠:

这是我们非常有意识地去建立、组织的一种机制。我们觉得它最符合我们的当下,也符合未来。

现在公司有六百多人,只有三层架构。公司的应届生、实习生都可以直接找我沟通工作。我们所有的工位都是开放的,高管包括我都没有独立办公室。

有些(文化)是刻意的,它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形成一种更加灵活的组织架构。当我们需要一起攻一个“山头”的时候,可以在一天内调动各个部门的资源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是我最享受的一种工作的文化和氛围。我希望能够成就大家,因为成就了大家也成就了我自己。


③创始人只是整个愿景里的1%



王京: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这几年51WORLD在快速成长,同时创始人也在成长。那么,你如何定义创业之初的你,以及今天的你?

李熠:

创业之初的我,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我觉得每个人不一样,面对未知我是非常兴奋的。我不知道数字孪生、VR这些技术会发展成什么,我不知道创业这件事会影响多少人,会面临多少风险,获得多少回报。完全是出于一种最本能的、对虚拟现实技术的一种热爱开始创业。


依靠曾经做职业经理人时所培养下来的方式方法,我在创业早期懂得如何确定战略、建立企业文化。等到创业后期,我想不断地吸引最顶级的人才,这才是最大的挑战。我永远要去找到比我更优秀的人,把他们聚到一起去做地球克隆这件事情。


多年创业下来创始人的自我其实是在不断“缩小”的最开始创业时,你会把自己看得很重,觉得自己就是一切。但走到了创业的深水区,你才越发觉得,自己只是整个愿景中的一个重要推动者,可能只是整个愿景里的1%。

王京:

你在公司把自己定义为一个“1%”的人,会不会大家都不重视你了?

李熠:

我觉得不会。缩小之后,反而使得CEO和团队之间形成了一种更良性的关系。你要让大家都觉得自己是CEO,都是在这里创业的,这艘大船才能开得更远。只靠我一个人还差得远。

所以我觉得这种自我的缩小并不是一种退让或消失,而是让大家都觉得自己是99%,我们一起来推这个船。


这种状态,你可以理解为,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会在;不需要我的时候,我不会干预大家的工作。


在创业第二年,也就是2016年开年会的时候,我播放了一段马斯克的纪录片,叫《火星时代》。那部片子非常棒,中间大概有5分钟的片段,不夸张地说,我可能看了上百遍,也给很多人分享过。片子讲的是马斯克一次又一次发射火箭,失败,又发射。最后他只有一笔钱发射最后一次,如果回收不成功的话,就game over。


当时最激励我的是什么?是他最后一次发射火箭的时候,团队里所有人的眼神,他们把手紧紧牵到一起。其实这一枚火箭已经不单只是马斯克的火箭了,它是整个团队所有人的心血。大家在最困难的时候,孤注一掷。当这最后一枚火箭实现了回收,你能看到每一个人眼里巨大的成就感。我觉得那太棒了。


那部短片或者说马斯克的精神一直在影响我。每次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在想,如何能让团队迎接挑战。因为很多问题在一帆风顺的时候是看不出的,一定是在有困难的时候才显现。


当然后来马斯克也越来越成功了,这证明有理想的企业家,确实可以走得更远。

④ 应该做对社会有正向影响的事情



王京:

你认为你现在属于哪个阶段?

李熠:

属于地球克隆计划完成了50%阶段。

王京:

那等到计划100%完成后,你还要做什么?

李熠: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现在没有答案,但我应该有两件事情需要思考。

第一个需要思考,当地球克隆完成以后,这样一个产品,这样一个超级数据系统在未来十年会给社会带来哪些改变?能帮助到社会什么?

我相信等我们完成克隆地球的那一天,公司肯定成长为一家很不错的商业公司了,但我们还要考虑更多的社会问题。因为那时候克隆出来的地球肯定不单纯属于我们一家商业公司了,它是由我们和我们的几百家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出来的。以后更应该是几万家、几十万家公司一起来build这个系统。

这是我到时候要考虑的第一个事情,应该会提前两三年开始思考,并得出一个结论。

第二个事情是,我应该会再做一家新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这个公司是我非常想去做的,解决鼻炎的问题。因为我自己受鼻炎困扰二十多年。鼻炎是个慢性病,非常痛苦,需要天天吃药,不吃药就不行。现有医学还无法根治这个问题。中国的鼻炎患者已经有1个亿了。鼻炎甚至影响了我数次重要的人生选择。我非常希望解决这个问题,这背后关乎亿万人的人生。


王京:

听上去你会一直持续做改变世界的事情。

李熠:

首先要改变自己吧,先把自己治好。

王京:

我是你接触的第一个投资人,当然这个过程当中你也接触了很多的资本。你如何看待企业成长和资本助力的关系?

李熠:

首先,一家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能从初创期一路走下来,它一定需求非常多合作机构、投资机构的支持。


王京,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创业小白,对一切都是未知的,在办公室里各种问,“这应该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还有VIE架构?”……


我把这看成是一种缘分。我当时来北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玩星际争霸的一个队友在北京。所以你要珍惜认识的每一个人,每一段经历。缘分是一个起点。


除了缘分以外,我觉得创始人和投资机构之间,创始人和投资机构合伙人之间,需要有一种深度的信任。


刚才我一直在说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其实当时你和Ron(云九资本创始合伙人)在早期第一次投我们的时候,就一直在强调,“李熠这个案子也不一定能成,是吧?但如果成了,它一定是一件对社会很有意义的事情。”


这种话,我不是在每家机构都能听到的,甚至可以说极少听到。会给我说这种话的人极少,大家聊的更多是商业模式、投资回报、确定性……没有人会在创业早期跟我聊社会价值。主要就是你们在跟我聊,但它对我的影响很深远。


我一直都记得这句话,这也影响了我后面的很多商业化选择。我们确实不能保证每件事情都能成,但是如果我们要做的是一些正向的事,成了,它能造福、影响很多人和事,那其实很值得。


我觉得能够建立这种信任,需要的是相似的价值观。为什么我们能一起共事那么多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和人之间,机构和企业之间,价值观高度认同、互相影响。


从我创业以来,我都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遇到的第一家投资机构就告诉我,“你应该做对社会有正向影响的事情”。所以你看今天,其实51WORLD的技术还可以用在很多更加商业化的领域,但我们都克制了,我们都没有做,(如果做了)商业化会更快的。但克制能保证我们走得更远。



51WORLD-致力于创造一个真实、完整且恒久的数字孪生世界。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https://www.51aes.com?cont=289





对话51WORLD李熠:我只是地球克隆愿景里的1% | 独角兽进化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