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4届华政考研法硕和法考备考经验-学硕一样可以参考!

2023-04-04 00:35 作者:华政震川考研  | 我要投稿

根据自身经验,以问答形式对备考中常见问题做出解答,希望能给后来人提供一些参考。

备考前


Q :能否一年同时参加考研和法考?

A :是否可以同时参加,问再多经验都不如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评估。

1.你的法考目标分数、考研目标院校分别处于什么位置。

2.你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能否支撑你安然度过漫长的备考期。

如果以上想清楚了,小心求证,大胆决策,放手准备,少点纠结。

(附上我自己的情况:

1.学习能力评估:

◆专业成绩综合排名大约5-10

◆暑期备考每日复习9-10h觉得刚刚好,不会感到疲倦

◆看书一遍吸收程度60%-70%

◆有一定的自我解压方式,备考期间有密友相互鼓励

2.最终成绩

◆法考分数:客观题216+主观题126

◆考研分数:377(政治72,英语86,基础117,综合102)(华东政法大学)

 

我的失败经验:

对于法本来说,法考难度高,但通过率还可以,考研难度不高,但想考上挺难。一年两考适合于对法考通过分数要求不高,考研目标院校难度适中的学生。如果你想高分通过法考,又想考重点名校,不是说不可以,但是难度系数高,承受的压力也大。

如果一年两考,且想同时上岸,建议考研为主,顺带过法考。就我个人而言,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准备法考,尽管法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轮到考研时,一是前期紧绷后期考研复习时劲头不足,效率不高。二是时间很紧,也就一个半月,以至于最后深感时间紧任务重,到最后放弃的念头不断。

一年两考的时间安排上,建议七八月全心法考,英语穿插在法考备考中,不间断学习,专业课与政治的大部分任务放到法考后不算晚。

 

Q:考友的选择?

1.学习能力适中。

相伴学习中难免会比较,同伴和你学习能力,学习进度差不多最好,能够起督促作用。水平若不一致,慢了被拖累,快了你紧张。

2.意志坚定,情绪稳定。

三天两头崩溃的考友不仅自己难以专心复习,还影响你。远离容易放弃,说丧气话的考友。

好朋友一起备考,尤其要考虑清楚。感情好,影响力度就越大。如果不适合一起学习,一定要及时调整,感情归感情,考试归考试,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适合一起做。

 

Q :如何获取信息

不要伸手党!我个人很讨厌这种行为,不管事大事小,能自己搜索解决的,不要麻烦别人。麻烦别人的时候礼貌一些。

搜索渠道:

✔知乎

✔微博

✔学法网,

✔微信公众号推荐(信息来源贵精不贵多)

法考:free 资料大师,法考机构公众号(如众合),老师的公众号

考研:法硕联盟论坛考研

✔买书:微信书商,淘宝,咸鱼

 

 

具体备考

法考

Q :如何做计划

1.客观题备考大概分三轮:

一轮:听课+做章节题,目的在于搞懂知识点,掌握60%左右即可。

二轮:完整看一遍书+做题+整理笔记,自己总结易错点、易混点。掌握到80%左右

三轮:背诵+重点章节+大致判断考点,掌握到90%左右。

2.主观题备考主要分两步走

做案例题+总结(包括什么案例模型对应什么知识点,答题技巧等等)

 

Q :时间安排

战线不要拉太长,不少于三个月,不超过半年,中间最好有心无旁骛全心备考的两个月。

(附我的大致时间)

我完整的备考时间大概3-4个月,中间穿插着实习。学分大三上提前修满,给后续的备考留足时间。

3-4月:一轮听课+做题,主要完成了民刑+行政

5-6月:实习,零碎时间完成了三大诉讼法+剩余小法

7月:以一科2-3天的进度,完整过了一遍书+做题

8月:背诵+做题

9.01:客观题考试

考完试大概放松了一周左右,等成绩出来后才真正定下心复习主观题

9月-10月中旬:主观题复习

 

Q :老师推荐

◆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的。坚信自己选的老师是最好的,不要跟着别人换来换去。

今年众合集齐了各大优秀老师,闭眼选没问题,除了三国法换成杨帆。

具体:

刑:徐光华&柏浪涛,各有风格,任选其一即可。

(个人观点:徐光华的分则讲的比较好,讲课通俗易懂,对法考的考点趋势把握的也比较准。但是听懂他的课需要有一定基础,我当时听了一遍柏浪涛的,听他的查漏补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如果基础不好,可能会云里雾里搞不懂。)

民:钟秀勇&孟献贵

(严格来说,我的民法没怎么跟老师,钟秀勇讲的细致深入,但对于考试来说,过于冗长。孟献贵简略易懂,但有些浅显。讲的恰到好处的老师我没遇见,如果时间比较充足可以考虑前期听钟秀勇的课,用孟献贵的书做系统复习)

(看到有人推荐李建伟,我没听过不做评判,可以试听一下)

行政:李佳

(李佳的课比较形象生动,体系也清楚。行政法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听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打好基础,有利于后面背诵)

刑诉:左宁

(刑诉是记忆起来比较头疼的,左宁的讲课方式蛮不错,有利于减轻记忆负担)

(今年考试,我个人感觉刑诉考的比较灵活,单纯死记硬背不太靠谱,一定要理解,学的时候多问两句自己为什么)

民诉:戴鹏

(戴鹏讲的很好了,跟节奏走就行)

(今年考试,个人感觉民商融合的趋势比较明显,备考时注意)

三国:杨帆

(杨帆讲的非常好)

(三国占比不高,跟老师走进行,不需要放太多精力。我平时三国法学的还不错,虽然不知道具体考的怎么样,但是考试时明显感觉做起来很生涩,拿不准。个人感觉性价比不高)

理论:杜洪波

(个人觉得杜洪波很神奇地减轻了我的记忆负担,客观题时他讲过的我基本上不会忘,主观题时,相较于其他老师,他没有那么多要背诵的东西,教的是如何拆题)

商经:鄢梦萱

(客观题时,鄢梦萱有一个大boss,几页纸,考点踩得很准。主观题时,鄢梦萱有一个梦之队训练营,强烈建议听听课,今年法考趋势把握的也很准。我今年直接按照她的课按部就班听,没有管官方案例书,商经是我做的最满意的)

 

推荐两篇推文,法考如何复习,如何选老师,讲解的比较细致,可以做参考。

 



考研

(考研我个人准备的很仓促,一个多月的时间,甚至最后一周放弃了复习,经验不多,看看就好)

Q :考查科目

英语一,政治,专业基础课(民刑),专业综合课(法理学,宪法,法制史)

 

Q :书籍推荐

1.政治:书(肖秀荣)+课(徐涛)

肖秀荣的书,除了《1000题》+《冲刺8套卷》+《终极预测4套卷》必买,其他按需购买就行。

精讲精练太厚了,用来听听课就行,有一个知识点的小册子,我觉得很好用。记忆客观题知识点够用了。

我当时买了肖秀荣的书,但是配套课太枯燥,听的徐涛的,内容差不多,不影响听课。

政治得分主要在选择题,一定要多记多练多总结,大题拉不开太多分。)

 

2.英语:书(真题)+课(唐迟)

按题型分重要程度:阅读>作文>翻译>完型

英语备考不用太复杂,无非单词+阅读+作文。

 

单词

听不听课看个人喜好与时间是否充足,无论哪个老师都可以,差别不大。

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背单词方法,坚持长期记忆。

最好前期一本单词书过2-3遍,后期真题单词随练随记。

 

阅读

可以听唐迟的阅读技巧课,不用太多,重点的几节就行。

书不推荐买,我买了也没看。

英语阅读得分的重点不在于是否读懂文章,而在于是否掌握出题套路,明白出题人在哪里挖坑。

(有人推荐何凯文,我个人觉得一般,他的方法技巧有些生搬硬套,容易踩雷)

 

作文

跟风买了作文书,但最终觉得不如背真题优秀范文+考前看看预测作文

优秀范文不在于背了多少,而在于能否灵活运用。按照开头-中间-结尾,拆分优秀句型,分别组合,总结出自己的模板。

总结模板要注意:一是不要太多,减轻记忆负担。二是不停运用,直到能灵活使用在各种场景之下。

 

完型+翻译

占比不大,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具体什么时间开始磨,依个人情况而定。可以先做一两套摸摸底,看距离自己目标有多远。

个人情况:我英语底子还不错,加上对这两块不是很在意,只求基础分,就做了两三套。

 

3.专业课

书籍:《法硕一本通》(震川考研)

《法律硕士分类真题详解》(华成)

《法律硕士历年真题解析》(文运)

《冲刺五套卷》与《终极预测三套卷》做不做都可以,影响不大。

也可以直接用震川考研的《法硕一本通》共三本,两本笔记,一本真题。笔记是表格形式的,内容全面,体系清晰。

 

课程:

我是法考+考研同时准备,考完法考再看考研,知识点比较简单,不存在理解问题,所以没怎么听课。

个别两考观点不一致的地方可以听听课。

如果真的要推荐课程,以下是口碑比较好的,可以试试

刑法:陈永生+于越(分则)

民法:杨烁

法理学:马峰(别人推荐)+杜洪波(个人推荐)

宪法:马峰(别人推荐)+杜洪波(个人推荐)

法制史:龚成思

我是法考跟的杜洪波,个人觉得他很厉害,化繁为简,法考时很难背诵的宪法从来不是我的记忆负担。法硕他也讲法理学,宪法今年没讲,我找了去年的看。

另外,震川考研也开设有专门的法硕课程,包括vip班、单次开设的一对多和一对多基础班、巩固班、暑期班、国庆班、冲刺班、复试班等。有兴趣的可以了解咨询下~

 

 

最后:

1.学习状态最好先松后紧,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2.要有一种莫名的自信,觉得自己能过,你就过了。


24届华政考研法硕和法考备考经验-学硕一样可以参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