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分析/毒奶】mimic事件解析2——事前布局分析(下)
这一篇主要是分析两年前开始,到mimic事件发生前(小说事件之前),幕后有哪些组织可能参与其中。以及小说中两个细节的分析。(目录456)
前篇传送

排雷:比起上篇,这一章的问题会有很多个人观点,请谨慎观看。
剧透预警:没看过小说第二部,或者没看第二季的小伙伴谨慎观看。
目录奉上
1.上帝视角过程概览
2.tips&遗留问题
3.与钟塔侍从的关联性分析(问题2)
4.与陀思的关联性分析(问题1.3.4)
5.“没有利益”的意思(问题6)
6.北欧(问题7)
1.2.3点在前篇中。本篇会把涉及问题简单标注在相关分析前。

四.与陀思的关联性分析

1.mimic为什么在两年前需要借坂口安吾了解港黑?
3.森鸥外两年前从哪里知道mimic的情况,并判断自己可以利用它?
4.陀思与纪德是否有联系?龙头斗争中太宰与陀思初见,那时森鸥外是否知晓陀思?

在以下的推论中,不会按照上述问题顺序解答。
1.纪德与陀翁的三次元关联(产生脑洞的原因)
三次元中,纪德对陀翁十分推崇。
1922年,在老鸽棚剧院,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进行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层层剖析陀翁的文学思想。
认为可与易卜生与尼采相媲美的是陀翁,而不是托尔斯泰;陀翁跟前两者相比,甚至更伟大。
“我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看作自己的思想”纪德语。
纪德的好友罗杰·马丹·杜加尔也曾说过,纪德中了陀翁的毒。
所以,当纪德和陀思同时出现在文野中,说两个人毫无关联我是不信的。
2.纪德在文野中的角色定位。
安德烈纪德这个角色在文野中,最强烈的三次元梗应该就是与织田作对话时,引用了《约翰福音》的话。这个典故与三次元中纪德的自传《如果种子不死》有关。
而《窄门》与其预知未来的异能……恕我直言,我觉得比这个还说不通的,只有国木田和他撕不完的手账了。
所以总有一种感觉,纪德这个角色在小说中的位置,可以由其他文豪代替。因为他与其他人缺少关联。
(感谢小天使的补充,织田和坂口安吾的作品中有纪徳的关联内容)
特别是纪德这个角色,撑起了《黑时》,又在文野中负责引出《55min》中14年前的大战,并不是像组织里面马克吐温那种过于真实的出来溜一圈就走的人物。
更别说,在陀思作为重要角色的情况下,纪德这个在三次元与其有大篇逸闻的人物,朝雾怎么会不玩梗?我不信!
所以大胆猜测,文野中给纪德的人物线,会牵扯到过去的陀思。(特别是DA明目张胆地写上陀思年龄未知。)
3.如何产生关联(大胆假设)
在这样的怀疑下,再次审视mimic事件。(你们就去想一想上面的问题)
这是不是很有陀思借刀杀人的风格?
以下是能产生关联的依据:
①陀思的死屋之鼠,作为欧洲的地下组织,战力不多,但情报不少。
所以他可以了解到mimic这个组织,并在觉得可以利用后,与其产生接触。
(陀思的嘴炮绝对是文野一流的。果戈里和西格玛可以作证!)
并且,死屋之鼠也有能力帮助mimic离开欧洲。
甚至可能在大战结束前后,两人就认识。毕竟陀思到现在还是一个年龄未知。
②龙头斗争中,陀思作为吃瓜群众/幕后推手出现,并引起了太宰的注意,当时作为港黑首领的森鸥外,同样也注意到对方十分合理。
③陀思至今为止的剧情中,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找“书”——毁灭整个横滨,留下来的就是“书”的那种找法。
所以mimic事件发生符合陀思的利益,同样,异能者多死一点也符合他消除罪孽的终极目的。
④不管是DA,借用涩泽龙彦的力量;三方悬赏失败后,让组织先与横滨势力斗争;共噬中,想利用港黑和武侦相互损耗;天人五衰中,利用政府势力,与异能特务科仅有的一页“书”,而自己一直在监狱里刷存在。
陀思的作风一直都是推动第一块多米诺,借力打力,然后自己围观的风格。他作为mimic的幕后推手,作风上也是统一的。
4.陀思可以作为中间点,解决mimic事件背后的所有问题。
陀思在知道纪德的追求后,可以在对方向“钟塔侍从”找寻死亡失败后,将他的目光引向日本。
这个假设,同时解决了为什么mimic在两年前会让坂口安吾作为间谍,关注港黑。也解决了,为什么mimic会在离开欧洲后,选择登陆日本。
同样,在龙头斗争中可以产生交集的陀思与森鸥外。前者可以暗中将mimic放入森鸥外的视野中,而森鸥外为了得到异能开业许可证,就会主动帮助mimic来到横滨。
这解决了,为什么远在横滨的森鸥外会在两年前关注mimic。
总结:我等着太宰发现mimic事件背后有陀思搞事情,然后想着织田作,把陀思拉下马。
五.“没有利益”的意思

6.森鸥外阻拦太宰治去见织田作时,说的“没有利益”,应该理解成字面的没有利益,还是说利弊相抵。

1.两次出现
在小说中,森鸥外与太宰治的对话中,出现了两次“没有利益”。
第一次,是太宰自信森鸥外不会让属下开枪攻击自己,因为“没有利益”。
第二次,是森鸥外说太宰治赶去织田作身边,是“没有利益”的事情。
2.两种可能
没有利益,这句话有两种解读方式。
第一种,利益是作为单方面看。这件事没有好处,但是有没有坏处,不知道。
第二种,利益是作为总和来看。这件事是没有益处的,也就是说,有没有坏处?很可能有。
3.表层解读
太宰说的没有利益是什么意思。
森鸥外此时的心态详解在这。

黑时宰此时还不懂森鸥外想放自己离开的想法。
所以太宰的意思是,森鸥外没有必要在这里开枪打他,因为这对森鸥外来说,并不是最优解,一个干部未叛逃的情况下死在办公室,不是森鸥外这种脑力派会选择的方式。也就是第二种意思的,综合考虑没有利益。
那么森鸥外说的没有利益是什么意思?
一切都尘埃落定,太宰去不去都改变不了结局。所以这个没有利益应该理解为第一种,“你去了也什么都改变不了。”
4.联系分析后的脑洞。
但这就产生了矛盾了。
mimic事件中的森鸥外,其实已经选择拯救太宰,放他离开。
那么他懂不懂人心?懂的。他理不理解太宰治想送织田作最后一程的行为?也应该是理解的。
所以,当他的没有利益做第一层解释时,就很怪异。
在这个死局里,为了友情而挣扎的太宰,是没有利益的么?
即便他什么都改变不了,但是为此行动至少不会产生懊悔。这绝不会是森鸥外说的没有利益。
那如果“没有利益”作第二层解释呢?
是什么让太宰治去见织田作最后一面这个事情,利弊相抵,甚至弊端更大。
①森鸥外认为太宰治会受织田作的遗志影响,被推向光明。这符合森鸥外想拯救太宰治的目的,即便森鸥外不认同。——有可能
②森鸥外觉得太宰直面好友死亡,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也就是之后活成织田作的样子,被逝者过度影响。符合太宰治之后三天两头想织田作的行为,但森鸥外应该不像这种对脆弱性过多思考的人。——低可能。
③太宰治现在去会影响一些事情,对其,或对其他相关联的事物产生害处。符合森鸥外有阻拦行为,却不彻底阻拦的全过程,但问题是,排除以上两点,还有什么影响?
如果联系仍然有幕后黑手的论断。
那么,幕后黑手肯定会观察mimic事件的结局,太宰治去洋馆,就是把自己,以及自己的弱点——织田作,暴露在幕后黑手面前。
不管是“钟塔侍从”还是陀思,只要是会因为“书”而在横滨搞事情的人,对于森鸥外,与不管在港黑还是武侦的太宰来说,都是敌人。
所以这种暴露,就可以成为森鸥外所说的弊端。
六.北欧

7.事件后期,森鸥外与太宰对峙时,他“最近收到的北欧产的茶叶”是伏笔还是随意的描写?

我绝不承认我为此去查了北欧有哪些国家,还特意去看了眼北欧茶叶。
确实,作者写文的时候会因为与现实联想,而写出一些场景、天气、物品。但是北欧茶叶???
我是真的不知道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哪个像是日本人会特意买的红茶产地?(如果有知道的请务必告诉我!)
所以!请容我毒奶一波北欧文豪。事情即将结束,于是为短暂的盟友送来礼物什么的,不要太合理了。
我站易卜生!人偶之家!说不定还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爱丽丝那么人性化。
虽然安徒生也是北欧的,但是总觉得他要出来应该和大战的七个异能者一起玩。

上下两篇,其实大部分都是我对于,mimic事件背后还有推手的怀疑。主要三方,“钟塔侍从”,陀思,北欧文豪。
陀思重点怀疑,就算不是推手,我也不信他和纪德没关系!

《黑时》小说中,朝雾后记还特别提到了文野角色与现实文豪的共通点,虽然文中主要是说“无赖派”,但是我不信朝雾安排纪德在这里出场,会没有理由。
毕竟大战的坑还是靠他引出的,而陀思的过去,更是连一抔土都没填……
《55min》是唯一一部发生在动画主线上的小说,而mimic又是连接点,共同引出大战的坑,背后的水看着就很深的样子。
最后,虽然文中引用了三次元关系来开脑洞,但请务必区分三次元文豪与文野角色!所有的人物分析都是对文野角色的剖析,与三次元文豪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