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吃多了,我有暴食症?”—那是康复的信号

2021-02-09 00:39 作者:少女神婆婆  | 我要投稿

【本文自婆婆的志愿者团队ED Healer-经多次审核】


ED Healer(某绿色平台公主号同名)
我们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不同城市的女孩儿,因为相同的进食障碍症经历聚在一起,下定决心不再做沉默的大多数,为进食障碍症患者发声。
真诚期望我们的声音能够传到每一位进食障碍症患者的耳边,想告诉你,在赶走进食障碍的路上,你绝不孤单。希望你也愿意陪ED Healer一起成长:)

                                         我们是/有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进食障碍科授权宣传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进食障碍科合作宣传者、进食障碍宣传博主、进食障碍科普志愿者、进食障碍相关文献翻译小组、“吓跑ED行动小组”千人互助群发起者、上海市团市委青少年进食障碍研究项目负责人、专业心理咨询平台志愿者、上海市优秀志愿者、国家高级营养师、加拿大注册营养师、SWADE现成员(推广饮食紊乱的认知和治疗)、FEAST志愿者、自媒体文案、插画师等组成


开始咯!这次讲一个“西西”的故事


来到大学后,看着身边的同学,西西总觉得自己还不够美丽、不够优秀、不够迷人,或者说不够完美。于是,她开始了自己的变美大计。一开始她只是偶尔去运动和不吃晚饭,并在网上搜索减肥的方法。网络上各种“轻断食”、“一个月瘦三十斤”、“碳水循环法”的字眼映入眼帘,西西在了解这些信息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各种减肥方法。


@少女神婆婆xYing绘


#瓶颈期

尽管在头几个星期西西的体重确实下降了,但很快就陷入一个瓶颈期。

西西对此感到焦虑和不安,于是进行着更加严苛和刻板的饮食行为。不知何时,进食对她来说已经变成一种酷刑。

西西无法控制地去计算自己摄入的卡路里,也不敢再跟朋友外出吃饭。西西觉得生活里唯一能控制的只剩下体重,只有在进行这些饮食控制的行为中才能找回一点控制感和安全感。

#一些症状

慢慢地,随着身体越来越虚弱,西西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严重下降,情绪也变得喜怒无常,常常崩溃得大哭,严重影响了她正常的生活。尤其是那些无法控制的关于食物的想法和行为,都让西西痛苦不已。

#初次暴饮暴食

期中考试结束后,西西的成绩下滑了许多,她感觉自己被击垮了。她恍惚地跑到小卖部买下自己这么久以来都严格禁止的零食。一个人躲在宿舍里,无意识地吃下一整袋面包和薯片,仿佛一个机器人,麻木而急切地往嘴里塞着食物。直到胃被撑得难受时,西西才回过神来,她感到愧疚不已。

 -暴饮暴食

她仿佛又陷入了新的死循环,常常忍受不住地暴饮暴食,一边自我厌恶,一边麻木地塞着食物,想要麻痹掉这些负面的情绪和感觉。

-清除行为

紧接着便是催吐。刚吐完的时候,西西感觉很好,觉得终于轻松了一下,好像把焦虑和压力都通通吐了出去。但是没过多久便陷入了又一轮的循环。

@少女神婆婆xYing绘

自我厌恶与不被理解

     渐渐地,西西自己也感到痛苦不安,每天都在和自己战斗和对抗,感到心身俱疲。尽管自己已经极力掩饰和小心,还是被父母和同学发现了一些端倪。他们指责西西“浪费粮食,没有自控力,就是自己作,要减肥才会变成这样”。    

    西西也觉得自己是个怪物,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小测试 1

症状判断

1.西西BMI在16.5,符合低重的标准(BMI<18.5),从描述来看,西西可能会有什么问题?

A. 神经性厌食症 (Anorexia)

回答正确  √

解析:

是的,西西有可能会受神经性厌食症的困扰,其主要诊断标准有节食,低体重/短时间内快速减重,持续阻止体重恢复,过分关注体重和身型。因为西西长期有补偿行为,她可能受神经性厌食症中暴食-清除亚型的困扰。


B. 神经性贪食症 (Bulimia)

回答错误 

解析:

不是,尽管西西有着失控的进食状态和反复的补偿性行为,她的低重可能会让她优先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


C. 暴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

回答错误 ✕

解析:

不是,神经性暴食症的诊断标准之一是无补偿性行为,但西西有长期的规律性的催吐行为。


D. 西西没什么问题

回答错误 

解析:

西西的身材焦虑和饮食失调已经长期影响她进行日常的活动和她的健康,并且无法靠她自己或者身边家人朋友的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是更好的办法。

注意⚠️

 以上陈述仅为对虚拟案例的分析,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另外,BMI作为诊断标准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但并非唯一的绝对的标准。如基础体重大的人群有可能在BMI>18.5的情况下也处于严重营养匮乏的状态。

具体诊断需要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判定,切勿对号入座,自我诊断

其实之前那篇写过文献数据,也帮大家Highlight了,只能在用这样举例子的方式再重复一下。

因为很大一部分患者因为害怕自己“变成”暴食症而继续控制自己的食欲,所以希望帮助大家梳理清楚诊断标准及时调整。

加油!!我们一直是你们的安全岛💕


下一期会讲,那接下来西西该如何康复


“我吃多了,我有暴食症?”—那是康复的信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