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豆瓣4.9的《花木兰》续作有望?国内票房惨淡,却赢下900万北美用户

2020-09-19 15:05 作者:隔夜也很宅  | 我要投稿

对于《花木兰》这部作品,我的态度依旧是扼腕叹息,我不认为它应该拿到豆瓣4.9的低分,我同时觉得许多豆瓣1星影评都带有强烈的主观偏见,立论根本是站不住脚的。

但即便如此,《花木兰》已经在国内上映整整一星期了,而它的票房自始至终都维持在相对平庸的增长速率,如今也仅仅累计到2.1亿。

怎一个惨淡了得---

要知道《花木兰》是本年度迪士尼耗资最庞大的真人化创作,超2亿美金,如果再加上宣发费用,那这部电影起码得在全球获得近5亿美金票房才可能回收本金(折合票房分账后)。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仅仅聚焦在“投入-产出”的经济模型里头,我们会不假思索的得出“《花木兰》让迪士尼亏惨”的评判,认为这家世界娱乐巨无霸仿若将钞票扔进了汪洋,是一种极其愚昧的行为表现。

但是,如果我们将《花木兰》当做一门长远的生意来看待,那这部作品又似乎有着“战略谋划”的一面,而其中的道理也和互联网公司为了吸引用户的到来,而开启的“流量补贴”没有多大差距---

在我看来,迪士尼或许在《花木兰》身上“押对宝”了!

01.国内影迷爱理不理的《花木兰》,北美市场却乐开花了

《花木兰》在国内的口碑和票房双惨淡已是既定的事实,但一个地域的票房态势可不能作为另一地域的受欢迎程度的代表。

事实上《花木兰》在北美地区获得了鼎沸的声浪支持,这不仅体现在电影上映后海外社交平台曾一度掀起模仿花木兰妆容的热潮---

这更是体现于迪士尼在自家流媒体平台disney+中收获的鼎沸的数据业绩。

具体来说,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9月4日上映当天,北美地区的disney+平台曾因为海量用户的涌进而短暂宕机;

2.截至9月12日,《花木兰》已经累计获得超900万的付费点播用户,再鉴于点播费用高达29.99美金(48小时观看权限),也代表着《花木兰》已经为迪士尼带来了超2.6亿美金的线上营收,足够回笼一大半成本资金了(院线票房需要分账,但流媒体则能够百分百归入自己口袋);

可以看到,甭管如今的《花木兰》在北美以外的口碑和票房有多惨淡,但迪士尼想要收回成本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那如此说来,豆瓣4.9和国内票房停滞增长又有多大关系呢?被国内网友吐槽人物和场景设计已经严重背离了历史真实,以至于让人认为这就是“西方人对国人的刻板偏见”又有多大影响呢?

当然,《花木兰》能够收回成本也只是迪士尼战略的一小步,甚至可以说是无足轻重的一步。

他们真正觊觎的还是流媒体平台的白热化战斗---

02.不要为《花木兰》的续作感到惊讶

有稍微了解过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商业模式的网友应该清楚,甭管优爱腾也好,还是B站也罢,占据他们运营资金最大头的当属对优质内容的补贴(UP主的流量扶持以及优质影视作品的版权购置)。

这是一笔无时不刻都需要支付的费用,而随着平台体量的膨胀,版权支出也只会越发高涨,尤其在面临竞争对手穷追猛打的情况下,往往网络视频平台都得背负每年高达数十乃至上百亿的债务(如B站2019年全年亏损13亿),如同黑洞般将各大公司牢牢的内卷在其中。

但他们不能松懈,否则最可宝贵的用户资源便会被竞争对手给抢夺离去---

迪士尼所在的美国互联网的网络视频竞争格局,显然要比国内剧烈好几个数量级。

毕竟包括网飞、华纳、youtube、迪士尼等等都已然是千亿美金俱乐部的大玩家了,而他们能够予以优质作品的费用也出了名的慷慨大方(他们也不想,但逆水行舟,不跟进就得失败)。

而一部天价购置的版权作品能否创造价值,那就得从作品热映期间的“获客数量”来评判,就如同我们会为一部佳作购买一个月乃至一年的会员,然后因为对已经支付的“沉没成本”的不舍而增加对该平台的使用频次一般(反正会员费用已经给了,不用白不用,但殊不知,用户习惯就这样培养起来了)

用户的消费大多数情况都源于“冲动”,而能够激发用户冲动的作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

从上述标准来衡量,《花木兰》显然就是一部佳作。

你们可别以为900万用户是一个小数目,这群用户其实已经占据disney+总用户量的29%,而且需要注意,能够点播《花木兰》的用户都得是购买了disney+会员的人群(每月需支付6.99美元)。

这也代表迪士尼借一部作品完成了数百万会员用户的积累,而单一部《花木兰》就已经能够让会员和总用户量的比率接近或超过1/3之多了!(对比B站的财报你就知道有多可怕,如今B站月活在1.72亿,但月均付费用户只有1300+万,占比不到1/10)---

毫无疑问,站在生意和战略的角度来评判,迪士尼这一次绝对押对宝了,这部作品确实如同一剂强心剂般注入到迪士尼体内,让他在日渐剧烈,甚至可以说是未来战略重地的流媒体竞争中,收获到了充沛的弹药。

而如果再给迪士尼一次机会的话,我相信他们也会义无反顾的再来一遍---

当然,前尘已过不可“如果”,但对未来发展来说,迪士尼是很有必要继续牢牢握紧《花木兰》这枚战略IP的。

所以剩下时间,甭管你们喜欢也好,讨厌也罢,兴许经由刘亦菲领衔的原班人马的《花木兰》续作,就快被提上制作日程了!


豆瓣4.9的《花木兰》续作有望?国内票房惨淡,却赢下900万北美用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