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灵笼》对中国动漫的感想

今天看完了灵笼的第12集,也就此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作为一个资深的动漫迷,我觉得动漫这种艺术载体有不同于其他载体的特殊性,比文字更加的形象化,更容易让人直接感受到所表达的内容,当然文字所描述的美与情感有时候动漫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来,但相较于文章动漫的门槛会低一些;传统的电视剧和电影局限于演员的演技和特效成本(成本不够就会出现“斗气化马”这种尴尬的情况出现),而且由于演员的的存在会导致人们将角色与演员关联起来进而影响对剧中原本角色的理解(当然动漫也会把声优和角色联系在一切,只不过相较之下除非是老二次元能直接听出声优一般人受声优本人的影响会小很多),动漫的情感表现更多的在于画师的技术和声优的功底。

这里还要插一下声优的工资据我在某乎上看的收入状况并不好,远远低于演员的工资,在看电视剧和电影的时候我相信老国漫迷肯定听见过阿杰和姜sir的声音,有些港剧用配音我可以理解,但是现在说普通话的演员也要用配音我就觉得有些迷惑。而且这些演员的费用怕是声优的好多倍(扯远了重新聊回动漫吧)

在我国动漫目前的的大环境下能出来《灵笼》这样的高品质原创动漫真的很不容易,我日漫和国漫加起来也看过两三百部了(包括一些需要特殊方法才能看的),近几年我国动漫大多是小说改和动漫改(日漫也有许多小说改和动漫改),当然这样并没有什么问题反而能省下不少成本也能极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受欢迎的小说和漫画至少在故事情节层面上是受大家喜爱的,如果是原创动漫这部分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承受的风险也就大的多,而艺画开天所制作的动漫都是原创动漫,除了《灵笼》还有《疯味英雄》和《幻镜诺德琳》,这两部动漫的设定都相当不错但是目前都算腰斩了,我觉得可能是缺少相应的受众和资金支持,《疯味英雄》和《幻镜诺德琳》可能在版权方面也有些问题。




但是我能感受到艺画开天想要做原创动漫的决心,我也一直觉得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需要一定的思想深度,比如那一句“码奴生来只知道前进”本身就在体现着《疯味英雄》和《幻镜诺德琳》的主旨思想。如果动漫的内核都是可歌可泣的爱情和以龙傲天为主的爽文,告诉观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这样的自我安慰以逃避现实,这和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正传》里的“阿Q精神”又有什么区别呢,在现实中我们可能只是一个“码奴”,我们也只能“前进”,即使未来并非充满希望我们也要努力的活下去。“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 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演好自己的“剧本。(当然我相信除了故事的背景我们无法选择,但“主角”未来的发展道路是由他自己来书写的)

其实国漫缺少有深度的思想也不能全怪制作公司,而是我国目前缺少年龄分级制度,有些东西给还没有形成三观的孩子看确实不合适,以至于《灵笼》每次片头都有写18岁以上来看,一般在B站大家看到虐心的剧情可能会发“给编剧寄刀片”这样的玩笑话,但是就在今天艺画开天发了一条动态真的有人给编剧寄刀片了,看写的称呼可能是未成年人不知道是不是开玩笑,不管是不是开玩笑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心智不成熟的体现,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这样来看在还没有实行年龄分级制度之前,确实应该对内容进行限制,但是我还是希望国漫有一天可以和电影电视剧一样,当大部分家长见到孩子(比如高中生和大学生)看动漫时不会第一反应就是“只有小孩子才看动漫,你都多大了。”这就是对于动漫的刻板印象,不过这也没有办法毕竟电视上的动漫都是子供向的,难免会让家长误以为动漫都是这样的。
像前几年我去看不思凡导演的《大护法》就有不少家长带孩子去看虽然电影明确写了“PG-13”但是却没什么用,看过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部片子并不适合小孩子看,且不说能否理解电影想表达的思想,有些镜头都不太适合小孩子看。

最近几年我也看到了一些很不错的动漫比如《凸变英雄 LEAF》,《雾山五行》等等




最后以《灵笼》片头的这句话作为结束吧,“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并不是灵笼提出来的,具体想了解的话大家可以自己在网上搜一下,这里就不多说了。其实在看《灵笼》的时候我们可以不止去观看它的剧情,也可以稍微思考一下《灵笼》这个动漫的世界观,在末世中人们艰难的以延续种族为目的期待着有一天能重回地面,为此灯塔根据人类基因的优劣将人们分为上民和尘民,根据身份的不同给与不同的待遇,从动漫中我们可以看出尘民的生活条件非常差,喝不了牛奶吃不了面包,生病了也无法享受和上民一样的医疗条件(上民也需要积分才能得到治疗),而且没有繁育后代的权力,即使是上民也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繁育搭档(灯塔不允许恋爱与结婚)一切遵循着灯塔对对基因的适配。
这里就必须提到灯塔的核心规则也就是“三大生存法则”,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类得以延续下去,包括前面提到的根据基因划分阶层,还有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要去“远行”,取缔了旧社会中的家庭关系,每个人的生命价值由生命公式来进行判定等等。我们可以理解这些都是为了提高人类得以延续的概率,但是这些规定真的对吗?为了让灯塔上的人去执行这些规则所以有了“光影教会”,在我看来光影会在做的工作就是“洗脑”,告诉人们三大法则是对的,要信奉光影之主,限制人们的思考让人们无条件的相信三大法则。
还有“律教所”负责惩罚违反规则的人,在我看来灯塔实行的是“法制”而非“法治”,这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掌权者根据自己的利益所指定的规则,而制定者自己可以不遵守它,存在的意义也只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后者是社会的基本框架所有的个人与团体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包括领导者与制定者。很明显我们可以从剧中看出作为“光影会首”的查尔斯可以不遵守这些规则,甚至凌驾在相当与“宪法”的三大生存法则之上(修改尘民和上民的身份)。那么先不说三大生存法则的正确与否,至少在体系上这套规则是存在漏洞的。
我个人认为三大生存法则是不合理的,至少把人分为尘民和上民是不合理的,根据剧情中的介绍基因越好的人得病的概率就越小,可以提高生存概率。这个我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要让尘民和上民有明显的阶级区分,这个体系在根本上尘民和上民的人格就是不对等的,尘民就一定比上民差吗?我觉得灯塔的基因鉴定只在身体状况和生存层面上,无法通过基因来判定一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这里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霍金这样的人出生在了灯塔上,那依据灯塔对基因的测算肯定是尘民,那他也没有机会去研究物理学,人类社会也就损失这样一位有价值的物理学家。可能有人会说那时候人类光是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哪还有闲情去研究什么物理学,这里我们不谈物理学对于末世的人类是否有价值。我们转换一下,灯塔怎么就能确保尘民里不会出现像嘉莉博士这样对灯塔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科学家呢?我觉得对于人类可以进行筛选让合适的人干适合他的工作才是符合末世下的生存法则,而不是根据人类是否容易得病就轻易抹杀一个人的未来,毕竟“尘民的命也是命”,也许灯塔可以限制尘民的繁育权力,但是对于活着的尘民应该给于他们一个和上民公平竞争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赚贡献点也可以吃面包喝牛奶,也可以去从事科研工作,也可以为灯塔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
本文截止于《灵笼》十二集,希望马克可以恢复原状和冉冰有一个童话式的结局(然而我觉得编剧不会这么“善良”哈哈哈),希望灯塔可以查清出现噬极兽的原因,也希望灯塔上的人类可以早日重返地面生活。

本文是我第一次写长评,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如果有不同意见和看法大家也可以一起理性交流求同存异,也祝艺画开天在《灵笼》上取的新的进步,在未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国漫。
最后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