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滕王阁序》王勃-第三讲-课外知识

2020-04-05 10:51 作者:程安絮  | 我要投稿

        龙光射牛斗之墟的典故:

        三国时期有个豫章太守叫张华。他发现牛、斗两宿都有紫气环绕,觉得这是宝物出世的征兆。无奈他水平不够,看不出宝物究竟出在何处,于是就请来星象大师雷焕一起研究。雷焕看出宝物应该在丰城县,于是张华便任命雷焕为丰城县令,以便他暗中寻宝。

        雷焕到任后暗中查访了好久,终于在一个监狱的地基下挖出了一个石匣。匣内有两把宝剑,一个剑柄上刻着龙泉二字;一个剑柄上刻着太阿(e一声)二字。雷焕随便擦拭了两下,两把宝剑就变得焕然一新,光芒四射;天上牛、斗二宿的紫气也不见了。

        雷焕派人给张华送去一把(意思是平分吧)。张华看后回信道:我看了剑上的文字,知道这把就是干(gan一声)将(jiang一声)神剑,还有一把莫邪(ye二声)在哪里(不是龙泉太阿吗)?这两把神剑是一对儿,不能分离啊(明显想独吞啊喂)!可惜雷焕还没有把莫邪送出去,张华就遇害了(这就是吃独食的下场),干将也下落不明。

        后来雷焕也死了,莫邪就传给了他儿子雷华(取这个名字是纪念老伙计吗)。雷华任豫章中左使时,有一次路过延平津。走到河边时,腰间佩戴的莫邪宝剑忽然一跃进入河中。雷华派了很多人下水寻找,很久也没有找到。后来只见两条龙相互缠绕着慢慢浮出水面,然后腾空而去。雷华知道干将、莫邪已经化龙飞走,就不再寻找。

        福建富屯溪畔有个龙津亭,不知道跟这个典故有没有关系。

富屯溪畔的龙津亭



        徐儒下陈番之榻的典故:

        东汉时期,豫章有一位名士,姓徐名穉(zhi四声)字孺子。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素有南州高士的美誉。朝廷曾多次以高官厚禄相邀,徐孺都辞而不就,因为他觉得东汉气数已尽,非人力所能挽回。

        同时期的另一位名士陈蕃(fan二声),对徐孺仰慕已久而不得见。有一次陈蕃因直言犯谏而得罪了权贵,被贬为豫章太守。到了豫章他连府衙都没进,就带着下属直奔徐孺家而去。

        陈蕃想聘请徐孺任衙内功曹,徐孺还是坚辞不就,但是出于对陈蕃(别忘了人家也是个名士呢)的敬重,答应时常到他府上面基。陈蕃也投桃报李,专门为徐孺准备了一个床榻,平时把它高悬与房梁之上。只有徐孺造访的时候,才把床榻放下来,两个人在上面热情地交流。

小王子


《滕王阁序》王勃-第三讲-课外知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