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国铁机车(40)-ND2型内燃机车
1970年夏季,位于东欧的罗马尼亚遭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我国处于人道主义向罗马尼亚提供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无偿物资援助并于同年8月和11月与罗马尼亚政府签订了《中国给予罗马尼亚无偿援助和长期无息贷款的协定》、《提供自由外汇的长期无息贷款协定》及《提供成套设备的长期无息贷款协定》。
根据协定中的相关规定,罗马尼亚有用成套设备和单项设备的成品偿还中方无息贷款的义务,成品以瑞士法郎作为结算货币来进行衡量。借着这个契机,我国当时赴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考察6G型电力机车的考察团顺路考察了罗马尼亚的克拉约瓦机车厂并对其生产的060-EA型电力机车(后更名为40型电力机车)和060-DA型内燃机车(后更名为60型内燃机车)表现出极大地兴趣。这便成了中国铁路的6G1型电力机车和本期故事的主角-ND2型内燃机车。(6G1型电力机车在前面已有详细介绍,详细请看)

引入
1972年,中罗双方敲定了《关于罗马尼亚无偿向中国出口50台060DA型内燃机车的协议》。而060 DA型内燃机车被铁道部命名为ND2型内燃机车。
ND2型内燃机车以罗马尼亚铁路的060 DA型内燃机车为原型(060 DA型内燃机车是由罗马尼亚克拉约瓦电力机车设备公司从瑞士引进机车全套技术专利和生产许可授权后于1960年起开始大量生产的电传动内燃机车)。机车功率2100马力,轴式Co-Co,最高运行时速120km/h,轴重20.5吨。机车采用一台苏寿尔公司的12LDA28B型柴油机,汽缸直径达到了280mm。机车转向架采用了同Ae 6/6型电力机车的弹性交叉联接装置以减小转向架通过曲线的冲角,有利于机车通过曲线的性能的增强。机车设有重联装置,可单机也可双机重联使用。
为了满足中国铁路的实际运行需求,克拉约瓦电力机车设备公司对060-DA型内燃机车作出一些修改,包括将原型车的单侧司机室车门改为双侧车门、将司机操纵台从左侧移设到右侧以符合中国铁路机车使用规范。此外克拉约瓦电力机车设备公司也对机车头型设计作出了改进:司机室正面由平面改为上部带微倾斜角、下部向内侧倾斜的钝头形状。



运用
1972年,首批50台ND2型内燃机车运抵中国并配属广州铁路局长沙机务段(广铁沙段)和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上局沪段)担当京广线、京沪线以及浙赣线旅客列车牵引任务。同年铁科院组织与上海铁路局合作对ND2型内燃机车在北京环形铁道进行了测试,测试机车为ND2-0001和0002号机车。机车在北京环形铁道以柴油机标定马力(2300马力)进行试验,试验中发现机车出现冷却能力不足的情况。
鉴于ND2型内燃机车其余方面不错的表现以及当时我国内燃机车产能不足,我国向罗马尼亚订购了更多的ND2型内燃机车。到1987,我国累计向克拉约瓦电力机车设备公司订购了284台ND2型内燃机车(编号0001-0284),而克拉约瓦电力机车设备公司也针对ND2型内燃机车冷却能力不足的情况做出改进:将原来的散热器冷却单节由每侧7节增加到每侧8节(两侧共16节),但效果仍然十分有限,这就导致了ND2型内燃机车在夏季炎热天气全负荷运行时经常出现散热困难导致机破的问题。
这248台ND2型内燃机车分散给广铁集团和上海铁路局担当旅客列车牵引任务。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京广线、京沪线部分旅客列车编组上升至18-20节。相较于东风4B客运型机车,ND2型内燃机车的功率略显不足,尤其是在机车高速运行时功率下降严重。为了满足旅客列车扩编的需求,上海铁路局奉铁道部机务局的委托于1985分别开始同铁科院机辆所和大连热力机车研究所针对ND2型内燃机车的冷却系统、柴油机、增压器、牵引电动机、磁场削弱电路等有关零部件进行了改进,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将机车的功率提高到2300马力、扩大恒功率速度范围、提高牵引能力、降低柴油机油耗。铁道部于1987年对铁科院机辆所和大连热力机车研究所的两台改进型机车进行了验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ND2型内燃机车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合同规定要求。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列车的扩编数量的增加以及东风4B客运型机车的大规模配属及运用,ND2型内燃机车逐渐不堪担当旅客列车牵引任务。因此,1985年后出口至中国的ND2型内燃机车开始改造为调车机车,改造项目包括将原车的棚式车体改为外走廊罩式车体、修改了转向架设计和传动齿轮比,机车最高运行时速下降为100公里/小时,改造后的机车由铁道部命名为ND#型内燃机车(另文介绍)。

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机车的逐渐老化以及线路电气化进程的加快,ND2型内燃机车开始逐步调离主要干线开始担当一些调车及小运转任务。部分机车被出售给路外企业和中铁集团。






回到家乡
2004年,罗马尼亚铁路集团从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杭州机务段、南京机务段回购了20台ND2型内燃机车。这些机车在上海港装船通过海路运回罗马尼亚。



这20台机车回到罗马尼亚后由罗马尼亚EUROEST公司进行翻新和加装微机控制系统。根据罗马尼亚的铁路命名规则,这些机车被命名为60型内燃机车,编号60-1501-0~60-1520-0。这些机车在翻新后仍保留了诸如双侧司机室车门和钝头形状司机室的中国铁路特征。

结语
漂洋过海,万里来华,ND2型内燃机车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铁路。远道而来的小罗马,也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