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传统音响行业越来越不行了?

2019-09-08 13:25 作者:鬼斧神工119  | 我要投稿

音响行业从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到现在也有一百多年历史,可以说是和相机行业的历史不相上下。

但不得不说,这个行业确实越来越不行了。

“现在的音箱功放音质不如几十年前的二手老机,因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音响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的厂家是真的用心做产品,音质不是现在的货能比的”。这是这个行业内一些二手商家为了推销一些二手洋垃圾的说辞。但不可否认的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确实是音响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而现在的音箱行业,至少是传统意义上的HiFi音箱行业确实是在走下坡路。

难道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低,越来越买不起HiFi音箱了吗?

难道人们对于声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低了吗?

而我不止一次次考过这个问题的答案。

市场拒绝新技术,整个行业停滞不前

9102年了,显示器都4K 8K了,色域都P3、ARGB了,相机都6000万像素了,家庭影院功放都支持IMAX Enhanced、杜比全景声了。信号都有5G了。网速都有千兆光线了。我们反观一下高端的HiEnd功放。

而这样的价格高昂的功放,放在一般的房间里驱动一个也很昂贵的音箱,就会出现类似这样的情况。

几千元的雅马哈、天龙马兰士AV功放都有的功能,难道麦景图、金嗓子之类的厂家没有技术实力搞DSP吗?难道售价动辄几万几十万的高端功放差这十几美金DSP的成本吗?难道这些厂商都傻吗?

显然不是,相反,这些HiEnd厂家聪明的很。他们知道他们的客户认为DSP是不HiFi的,而这样的声音

才是HiFi的。

不相信?看看这些HiEnd厂家的信号处理器的惨淡销量就明白了。

不赚钱,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东西,哪怕不是听觉需求而是心理需求,甚至还有风险被骂的东西,自然也就没人搞了。

顾客就是上帝。现在上帝停滞不前,厂家们就只能原地打转。

至于那些个黑胶唱机和胆机,同理,不提也罢。

没有任何底线的营销

作为一个B站的up主,我也曾看过一些其他相关的视频。

说实话,这使我感到我回到了那个电视购物的年代。。。

只要给钱,就有文章和视频,就是各种好评。

凭空创造各种营销概念、词汇和故事更是信手拈来。

甚至有纯粹靠营销打出来的品牌,而且销量和市场占有率非常高。

对于公司而言,哪种方法能有更高的营业额和利润,这种方法就是最好的。所以只要消费者吃这一套,他们就会继续下去。

每天都有很多公关私信我,和他们“商务合作”,

极度混乱的市场现状



后来,2004年,在Sean Olive博士的研究中。情况有所好转,但依然不容乐观。

Over the years everything has improved from these examples, and the best of today's products would surpass all of the products in these tests, although poor ones persist. ——Floyd Toole博士



非理性的人毕竟是少数。

面对这样极度混乱的市场,很多真正理性的人望而却步。

无休无止的喷子,劣币驱逐良币

“推力都不知道,你到底懂不懂啊”

“不同耳机的真正差别不在于频响,而在于素质”

“贵的耳机可能听感上不讨喜,但是素质不是低价耳机能比的”

“解析力都不测,还说自己专业?”

“线材的区别都听不出,你是聋子吧”

“看频响曲线,一看你就不懂,曲线是反映不了听感的”

“居然拿频响曲线说事,别误人子弟了”

“玩HiFi玩到最后就是玩电,电源线都没玩过还说自己懂?”

“说高端耳机不如一两千的,一看你就没听过”

“你也就知道参数,根本不在意听感”

“换耳放声场瞬间大一圈,你用声卡测耳机,一点都不严谨”

“测试仪器是没有感情的,根本测不出耳机音箱的实际听感”

“高端音箱调音风格都是巨大的,所以关键不在于参数,在于调音”

“看参数是听音能力不足的表现,专业调音师都是不看参数的”

“声音是无法量化的”

。。。

这会进一步导致,很多即便是非常资深的人士也不愿意发声。因为说实话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被各种冷嘲热讽和人身攻击,所以没有必要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为即便是像Sean Olive博士这样的行业泰斗,也常年在一些HiFi论坛里被暴躁老烧们喷的体无完肤。

小米模式行不通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小米的耳机和音箱,我们只讨论小米模式。

小米模式无非就是用超低价格超高性价比的产品抢占市场占有率,顺带给整个行业洗牌。

这种模式在手机行业和一些其他行业也许行得通,但是在音响行业和耳机行业是行不通的。

因为即便是有公司用超低的价格做到了非常好效果的耳机或者音箱。也不会有消费者认同。

因为价格降了,音质也就降了。

手机可以跑分、看处理器、看像素。耳机没办法跑分,即便有跑分也很少有人会相信。而这种不相信通常是没来由的、本能的、从众的,纯粹的不经过实验和逻辑推理的不相信。

测评媒体的误导

在这里我们就不讨论国内的测评媒体了。

Consumers who seek out headphone reviews to help them find the best sounding headphones are also not well served. When comparing our scientific-based objective headphone sound quality ratings to those given by five different headphone review organizations (section 5.7) the overall agreement was weak (r = 0.5), ranging from poor (r = 0.11, PC Magazine) to relatively strong (r = 0.75, Consumer Reports). In 2004, we reported a correlation of -0.22 between Consumer Reports loudspeaker accuracy ratings and our loudspeaker preference ratings based on controlled listening tests. The published findings led to Consumer Reports improving their loudspeaker test methodology. ——Sean Olive博士

声学魔法师

Believe me, there are plenty of "acoustic engineers" in the western world who choose superstition and "magic" over science. Of course, they claim to believe in science, and will describe their "magic" with scientific terms, but great many of them are what Feynman called "cargo cult scientists". Some of it is that acoustics appears superficially to be very straightforward, but there are complexities which are more difficult to learn and understand. So when confronted with evidence that their beliefs are flawed, these people simply use denial. ——前哈曼国际Luxury Audio 总监 Tim Gladwin 很少有这样一个行业,从上到下都被主观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力量支配着,这在其他工程领域是罕见的。——Douglas Self

这应该是我认为最痛心疾首的行业现状。

大厂尚且如此,那些个小作坊的“气功大师”更是多如牛毛。。。

由于是同行,就像前哈曼国际高级声学工程师Andrey Troshi所说的“I never fight and argue with audiophiles and religion believers :-) It's my motto.”,我也很少和这些魔法师争论。

当然,我个人理解的魔法不止如此,也有完全忽视人类听觉的心理声学特性,否定主观评价,只是片面关注几种参数的。就像Tim Gladwin所说的“Some of it is that acoustics appears superficially to be very straightforward, but there are complexities which are more difficult to learn and understand. ”。以我个人的经验,这种现象最常出现于汽车音响和HiFi音箱系统设计(注意是系统,不是单体)。很多人简单的把小房间内的声学指标理解为混响时间、频响曲线等。而至于车载音响,则更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相比于很难理解的理论,主观评价往往更困难,真正具有主观评价能力的人少之又少,甚至相当多的人不知道到底该听什么。所以最终错误的理论指导+错误的主观评价的结果可想而知。

有些人把简单的问题想的过于复杂。

有些人把复杂的问题想的过于简单。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最终被两方面势力同时攻击。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这样一个从源头到渠道再到市场都如此混乱的行业,况且还是实体制造业,能越来越好就没有天理了。

But the audio industry is a business, and marketing, not science, is the dominant influence. ——Floyd Toole博士

归根结底是生意。为了利益,资本家可以出售任何东西,包括绞死自己的绳子。商人的逐利最终也会毁灭这个行业。一个本可以人畜无害、老少皆宜的大众行业,最终变成了一个小众圈子。

我只是一个人,我的能力有限,没办法改变整个行业,更没办法改变这个市场。

但至少我自己知道了,什么样的声音是正确的,以及如何实现。

这对我个人来说,已经足够了。

为什么传统音响行业越来越不行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