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6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上)

总分100 题目一共 65
1.【单选题】进行强制联想的目的是()。
A、追求事物的新颖性
B、喜欢别出心裁
C、突破思维定势
D、把两个不同事物重组在一起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关于强制联想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两个看上去无关的事物之间寻找内在联系
B、对两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细致拆分,再进行强制连接
C、用两个词进行自由发散联想,然而再进行词与词之间的搭配与重组
D、发现两个事物之间的不同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是希望通过将各行各业与互联网进行强制联想,以激发创新创业。()
我的答案:√
4【判断题】强制联想只能在两个事物之间进行,不能同时在三个事物之间进行。()
我的答案:×
5【判断题】一般来说,两个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距离越远,强制联想的效果越好。()
我的答案:√
6【判断题】比喻就是在两个不同事物之间进行强制联想以发现它们的相似性。()
我的答案:√
思维导图
1【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与思维导图无关?()
A、自由联想发散法
B、科学联想发散法
C、强制联想发散法
D、随机联想发散法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思维导图包含哪些基本组成要素?()
A、核心主题与分支
B、关键词与联系线
C、颜色与图形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颜色和图形有利于促进右脑思维。()
我的答案:√
4【判断题】联系线一般表示隶属关系和层级关系。()
我的答案:X
5【判断题】思维导图分支越多表示思维越广越灵活。()
我的答案:√
6【判断题】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思维导图和手绘思维导图各有优势。()
我的答案:√
简化思维与打破规则
1【单选题】关于打破规则的描述哪一项是最准确的?()
A、很多时候遵守规则是必要的
B、当制定规则的基础已经变化,可以打破规则
C、打破规则有利于实现创新与突破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下面关于简化思维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聚焦核心问题
B、从结果反推过程
C、类似于逆向思维
D、从侧面迂回思考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过于循规蹈矩不利于创新。()
我的答案:√
4【判断题】复杂的问题需要复杂的方法才能解决。()
我的答案:×
5【判断题】凡事一定要按照程序去做。()
我的答案:×
6【判断题】简化思维不等于简单思维。()
我的答案:√
移植、借鉴与连接
1【单选题】关于连接思维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有机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新的整体
B、其本质是二元联想
C、彼此连接的两个事物必须有相似性
D、是很多发明创造的典型方法之一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移植与借鉴思维是指()。
A、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对接起来
B、将一个事物的原理、方法运用到同一领域的其它地事情上
C、将一个事物的一部分挪到另一个事物中去
D、将一个领域的原理、方法或构想运用到另一个领域之中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发明创造既可以“做加法”也可以“做减法”,例如从某件产品中去掉一部分也可能成为一个新产品。()
我的答案:√
4【判断题】有创新思维的人应该留心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事物。()
我的答案:√
5【判断题】联想思维是很重要的创新思维方法之一。()
我的答案:√
6【判断题】仿生学原理利用的就是移植与借鉴思维。()
我的答案:√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
1【单选题】下列对批判思维理解正确的是()。
A、以正确推理和有效证据为基础
B、审查、评估与理解事件、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认知策略
C、“一种问为什么的态度”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批判性思维的环节不包括()。
A、质疑
B、判断
C、总结
D、求证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批判性思维有时候会转变为一种论辩式的思维。()
我的答案:√
4【判断题】论辩式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相似,在思考问题时一定要找到对立方的逻辑漏洞来突出自己的优势。()
我的答案:×
平行思维与六顶思考帽
1【单选题】为了避免思维对立而提出了平性思维法或是水平思考法的是()。
A、东尼·博赞
B、德·波诺
C、斯金纳
D、弗洛伊德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六顶思考帽法中代表希望、创意 创新的思考方式的颜色是()。
A、红色
B、黄色
C、白色
D、绿色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六顶思考帽法的缺点是()。
A、没有告诉我们怎样解决问题
B、只能运用于团队创新
C、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整合不同观点
D、不利于转变思考方向
我的答案:C
4【判断题】黑色的帽子代表中立、客观,只是陈述事实与数据,不发表任何主观意见,不作评论。()
我的答案:×
5【判断题】批判性思维如果使用不妥当,容易滑向论辩式思维和诡辩式思维。()
我的答案:√
6【判断题】垂直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线性思维。()
我的答案:×
包容性思维
1【单选题】“不走极端、在两种相反和对立的观点中取中间的观点”指的是()。
A、包容性思维
B、具体思维
C、直观形象思维
D、中庸之道
我的答案:D
如有补充可以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