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怀特海《教育的节奏》读书感悟——友兰中学第84期青年教师培训(王小龙老师)

2020-12-06 00:15 作者:纪仙臣和雪落樱  | 我要投稿

黑格尔把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命题,反题和综合——“正反合”。这不经让我想到了宋朝禅语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时游历山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历经世事变迁人到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忙忙碌碌度过大半生步入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黑格尔的这一概念应用于教育理论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1929)中认为这些术语不能很恰当地引起人们的思考,他用“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来描述智力发展的过程。把智力发展过程之初用“浪漫”来形容,多么的富有诗意啊!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同样诗意地描述了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突然想到,两位处于同时代的中国学者和外国的数学家、哲学家、教育理论家(王国维1877—1927,怀特海1861—1947)的思想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汇合交融碰撞——真是amazing啊!感叹万物归一,殊途同归。

回归到怀特海的智力三阶段理论,“浪漫阶段”——你不能教一个空洞的大脑,作为教师要丰富学生体验,注重拓展阅读,智力背景等。刚刚从教不就的我,认为“学生的理性知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精确阶段”——按照条例的顺序获得其他事实,从而对浪漫阶段的一般内容作出揭示和分析。实际上就是精细化,结构化,学生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成长。

“综合应用阶段”——补充分类概念和有关技能又重新回归浪漫。这是升华,有种“历尽千帆,返璞归真”的韵味在。

怀特海把教育的节奏贯穿始终——不同科目的不同学习方式应该在学生的智力发育达到适当的阶段时使用。就是这个道理,把智力分为三个阶段,形成循环,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很难做到对学生们的心理给予应有的注意。

怀特海《教育的节奏》读书感悟——友兰中学第84期青年教师培训(王小龙老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