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考研 | 英语提高33分!初试总分379分!2020年成功二战拟录取北京协和医学院
作者简介:
20考研,二战考生,一战复旦大学,二战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专硕,已拟录取。总分379分,英语78分,政治66分,专业课235分。本科双非。
自我介绍
考研这条路,都是在前人口口相传的经验中走过来的,所以我也趁此机会,将我的考研经验分享出来。
我是二战考生,本科双非,一战复旦大学失利,然后发现一件事——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只会越跑越偏。
复旦大学考察的卫生综合考察的科目多,今年改革后更是增加了社会医学或者毒理学,这对于我这种看书慢,喜欢细品书的性格不是很友好。加之,我英语底子薄,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英语上,所以我二战就放弃了复旦大学,选择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医学院的卫生综合科目是三选二,我选择的是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这就很适合我慢慢咀嚼知识,以及抽出时间提升英语。
在这里,可以现身说法地讲一句,没过英语六级,对考研影响不大。本人四级460分+,六级424分(擦线未过),一战英语45分,二战78分,所以很有说服力,英语可以提高,六级未过并不影响名校梦,即使是协和这种对英语要求“变态高”的学校。
这里只说说二战的经历。我并没有在家里准备考研,而是找了一家考研寄宿学校,这样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经过一战的创伤后,真正准备起来也还是在暑假,也是那时加入了公卫考研研习社,有教材和视频课,还有班班辅导。
此外,二战是孤独的,身边没个同行者,怕我埋头学习的时候,错过了重要消息,有了研习社,这些后顾之忧就解决了。一切准备好,剩下的就是奋力前行!
初试经验
英 语
首先说说英语,很重要,复习的比重不比专业课少。
单词是基础,我当时主要是跟着朱伟老师的课程,题源7000词,恋练有词的课都刷了,倍速听,每天听完的部分晚上再读一遍。这样等到了做真题的时候,单词的障碍就不是很大了。缺点是听视频很耗费时间,希望大家拿捏好时间。后期重点的复习资料是真题。
阅读部分要做到精读,听完唐迟老师阅读方法论的讲解,然后按照他的套路,每天精读一篇。前期真的很耗费时间,摘录单词,分析句子,辨析错误选项,有时候3h才能学完一篇。但熬过前面一段时间,后面就越来越快了,所以一定耐下心来,会有收获的。
再说说作文部分,先说重点,一定要自己动手写。背的再多,课听得再好,真正动笔自己还是不会写。而且北京地区主观题是有一定的压分的,所以作文争取写好。当然一定量的背诵和课程还是不能少的,推荐刘晓燕老师的课程。
翻译部分,主要也是要自己写出来,每天一两句真题翻译,要自己完整的把答案写到纸上,后期复习的时候可以看句子进行口头翻译。真题不够,可以直接使用长难句练习,推荐何凯文老师的长难句解析,后面有很多句子,每天翻译几句,隔几天复习一下,B站上有这些句子讲解的汇编视频,每句话三四分钟,晚上睡前刷一两句挺好的。另外,关注一下何凯文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每日一句+国外背景知识,对阅读很有帮助。
政 治
政治方面,我并不是大神,只说一句:看视频,跟着一个老师走就行,肖四肖八一定要做。
专业课
专业课是拿分的大头,复习时间占比最多。协和的专业课算是考的科目最少的了,所以其实复习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流行病学总的来说就是反复刷,反复背,尤其是几种方法论、病因推断、筛检和传染病流行病学部分,一遍书本一遍习题册,不懂得部分在回到书本,相互印证。对于每种方法论,心中要有整体的大框架图,知道整个方法的流程,协和初试的大题是会直接让你根据问题进行方法设计的,而且有可能是英文题干。
统计学,因为本科学习的不是这两本书,所以先熟悉课本,以颜虹老师的那本书为主,建立统计学的逻辑框架,知道每种方法分几种类型,以及各自的使用条件,刘桂芬老师的那本书作为补充和辅助。
协和的特色,是可以带计算器的,初试很多题目,尤其是填空题,题目有一定的计算量,因此要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此外,还需要善于总结,例如R*C列联表的分析方法,分了很多情况,书上也讲了很多且分散,自己总结一张表格就搞定了。
纵观全网,协和公卫的经验贴并不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END
(本文为公卫研习社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未经同意,不接受转载)
公卫考研研习社友情提醒:他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