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阶级角度探讨白左的思潮是怎么来的
刚刚看见翟东升老师的一条内容,启发特别大,因为其不但在逻辑上成立,在经济和物质关系上,也是完全成立的。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样的阶级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价值观
封建地主会衍生出保守传统,资产阶级登上舞台自然会有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则会萌芽社会主义。
那么白左呢?白左怎么来的?
白左的来源是跨国企业中的小资产阶级。本质是一个新兴的阶级。
一群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的高级白领,现在在同一个公司雇佣下,为了同一个目标,去陌生地域开展工作。
这种情况下,尊重多元化的理念自然会出现,并成为不可置疑的法则。
同样的,因为高级白领本质还是没有生产资料的打工人,因此在政治光谱上必然会是左翼倾向,会强调尊重弱者。所以他们当然会去保护落后地域,并强调环保动保等诉求。
但是,作为跨国企业在其他地区的代理人,他们又拥有资产阶级的一面。
所以他们不会有建设当地改变当地的思路,
这个地方很落后,我们一起建工厂建学校建铁路,这是完完全全本土阶级的脑回路
跨国资本思路不会这样的,这个回想一下英国的殖民地就能明白,他们思路是怎么样的呢?
这个地方很落后,那还不赶紧的倾销商品,占有资源,建议对方打开市场玩自由贸易?
辛辛苦苦建工厂干嘛?我直接卖货不更赚钱?
倾销完商品,课余时间我还可以去落后地带做做慈善拍拍照为名校申请和简历加分。
所以这个群体往往会高度认可自由市场,开放贸易,金融化那一套。
因为在这样的规则下,他们的利润可以达到最大化。
甚至很多时候,他们比跨国资本诞生地更信奉这一套,带有皈依者狂热。因为这个群体区别与原生文化的地方就在于他们身上的跨国资本镀金,所以他们自然会维护这个镀金层。
体现出来就是很多人说的“殖人化”
殖人化说一千道一万本质就一条,标准随着国外动,国外就是对的,你不信就是愚昧,不是因为这个道德对,而是因为国外用这个道理。
也正是因此,这个群体会出现一些复杂表现
当无产阶级和资本家们冲突时,他们会站在前者这边,站在弱者那边,比如很多人都留意到,出现劳资纠纷时,这个群体是真的站在劳动者这边硬钢的。
所以,当你是弱者时,相信我,你会真的觉得,有这么一群人挺好
(相对的,民族主义那边,甚至可能会出现,为了民族企业崛起,劳动者吃亏也没啥的思路)
但当跨国资本和本土利益出现冲突时,他们就会出现分歧了,有的会更认可自己民族的那一面,有的则会站在前者这边,要求后者学习或者动不动进行反思。
因为刚刚说了,他们的价值就来源与跨国资本的赋能,当然必须要维护这套理念。
所以过去我们常常说,白左们脑臀分离,身为打工人居然去信自由主义那套,
这个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这样来看,白左完完全全没有脑臀分离,他们的阶级二元性,就决定了他们会出现这样有点别扭的情况。
他们既是左翼,也带有右翼身份,是打工人,也是跨国资本和价值观在其他地域的代理人。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新兴的阶级,而什么样的阶级,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