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纪事(四十九)---均王登基
朱友珪用这么血腥暴力的方式登上了皇位,自然打开了用武力夺取最高权力的潘多拉魔盒。他的宝座还没坐热,后梁朝廷再次发生了流血政变。
这次策划政变的主谋就是朱温的四子朱友贞。朱友贞是朱温正妻张皇后之子,算是根正苗红的嫡子。谁知在乾化年间的夺嫡之争中让庶出的朱友珪捷足先登,抢了皇位。朱友贞心中自然是愤愤不平,但是朱友珪对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倒是相当照顾。保留朱友贞原来的爵位均王,并且任命他为东京留守、行开封府尹、检校司徒。这里的东京就是汴梁城。
但是朱友贞可不满足于区区一个东京留守,他认为这天下都理应是他朱友贞的,所以对朱友珪他是半点感激也奉欠。彼,可取而代之也。
乾化三年(913)二月,均王朱友贞暗中和朱温女婿驸马都尉赵岩,朱温外甥左龙虎统军、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袁象先联络,密谋政变。并且游说拥兵自重的杨师厚支持自己。杨师厚现为魏博镇节度使,麾下银枪效节军乃天下强军,实力雄厚。
得到内外支持的均王朱友贞自然晓得时不我待的道理,在二月二十七日夜鼓动袁象先率领禁军数千人杀进皇宫作乱。朱友珪猝不及防,逃到宫城北门,命令杀死自己父亲朱温的心腹冯廷谔杀死自己和皇后。冯廷谔就这样成为应当是史上第一个弑两位君主的马夫。

朱友珪即死,朱友贞自然就登上皇帝宝座,封之前支持自己的外镇杨师厚为中书令,称邺王。那么之前被尊为尚父的外藩吴越怎么对待?自然一如既往,派遣供奉官杨彦宾再次尊钱王为尚父。
钱王算是明白了目前的中原王朝其实根本没有一统天下的能力,混沌乱世还将继续,而吴越国只要秉承“内部保境安民、表面臣服中原”的基本原则,基本就能维持现状。
但是钱王是这么想的不代表这是各路诸侯的主流思想,大家都是乘着后梁内乱的时节抢地盘,扩张实力。晋王李存瑁派出得力干将周德威出兵幽州,大有一口吞下燕王刘守光之势。
掌握淮南政局的权臣徐温也不是善于之辈,一方面要求杨隆演即吴王位,为自己正名,另一方面就筹划谋夺两浙。
那么徐温将要如何出招,而钱王又有何对应之策?请看下期---战千秋岭。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八)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吴越世家第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后梁纪三)
《吴越备史》(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