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欧洲匈人史——风俗:生活方式

住所:
Aedificiis nullis umquam tecti, sed haec velut ab usu communi discreta sepulcra declinant. Nec enim apud eos vel arundine fastigatum reperiri tugurium potest. Sed vagi montes peragrantes et silvas, pruinas famem sitimque perferre ab incunabulis adsuescunt. Peregre tecta (nisi adigente maxima necessitate) non subeunt: nec enim se tutos existimant esse sub tectis morantes.
——阿米亚努斯·马塞里努斯,《历史》
通过马塞里努斯的描述,我们大概知道匈人在居住这方面是这样的:他们从来不住房子,觉得房子很晦气,因为他们认为呆在屋里不安全。
听上去似乎有点夸张了,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马塞里努斯再次把古典时代的希腊罗马人看待“斯基泰人”的那种原始野蛮的特征,重新安在了匈人身上(UP注:当然斯基泰人还是比匈人要文明多了,只是希腊人看谁都很野蛮,包括波斯人),斯多葛哲学家们之所以很看重“野蛮人”这个词,只是将他们作为可恨的野蛮人东方性的证据。
这个问题……其实在马塞里努斯的那时候,“野蛮人对于房子感到恐惧”这一点,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观念”了,马塞里努斯在《历史》里这样形容阿勒曼尼人:
nam ipsa oppida ut circumdata retiis busta declinant.
说阿勒曼尼人对城镇避而远之,仿佛那些就是被网围起来的坟墓。
古典晚期的人们不知道从哪打听的,他们听说哥特人认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不像人,而是生活在笼子里的鸟,并且还有说盖纳斯逃离了君士坦丁堡的原因是因为在他看来君堡就像是一座拥挤不堪的坟墓。
当然这群蛮族到底是真这么想的,还是罗马人觉得他们是这么想的,各位就自己斟酌吧。
不过在南俄的那块地,匈人确确实实是没有固定的居所的,但他们有毛毡和羊皮制作成的帐篷,在他们进入匈牙利平原之后,大多数的匈人依然以延续着这种居住方式。普里斯库斯对阿提拉的帐篷有过描述,这个东西可能和Anthesterius墓穴里墙壁上描绘的那种萨尔玛提亚式的博斯普拉人的帐篷一样,帐篷的内部是蓝色的,并且显然有一块羊毛地毯。
然而在五世纪中叶的时候,匈人贵族开始建立了他们自己的房子,这个可能与那些罗马或者日耳曼人府邸里的木制建筑相似,只是规模更小。墙壁是用刨平的木板和嵌板做成的。
风格可能更接近哥特人那种,在四世纪下半叶有很多哥特人有基督教教堂、修道院和修女院遗址的出土,并且显然是木制建筑。自Chernyakhov发现哥特式长屋以来,这个地区的哥特式木制建筑的存在就不再需要证明了。而阿提拉和他的随从们的房子很可能是由哥特人的工匠以哥特人的风格建造的。
衣服:
Indumentis operiuntur linteis vel ex pellibus silvestrium murum consarcinatis; nec alia illis domestica vestis est, alia forensis. Sed semel obsoleti coloris tunica collo inserta, non ante deponitur aut mutatur, quam diuturna carie in pannulos diffluxerit defrustata.
Galeris incurvis capita tegunt, hirsuta crura coriis munientes haedinis, eorumque calcei formulis nullis aptati, vetant incedere gressibus liberis.
——阿米亚努斯·马塞里努斯,《历史》
匈人的衣服大概是亚麻布和森林鼠皮制作成的,屋里屋外都穿一样的,但他们一旦穿上tunic,也就是罗马的那种袍子,就不会再脱下换别的了,直到这些长袍被磨成了碎布条子从身上掉了下来。他们戴着圆顶皮帽,用羊皮遮盖他们的双腿。他们的鞋子没有硬底,这让他们步行很不方面。
这个我们先从比较容易解决的部分开始说起吧。
关于罗马长袍这点,或许可能没有夸大——如果我们认为这些长袍是丝绸长袍的话。罗马帝国周围这一圈蛮族对丝绸也很馋,比如在408年,阿拉里克向罗马城索要并收受了四千件丝绸束腰外衣,在东罗马人多年来寄往西哥特的一批衣服中,也有许多丝绸制的罗马长袍。
匈人从劫掠、交易和礼物中都能得到丝绸制的罗马长袍,这个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匈人用来制作裤子的羊皮可能山羊皮——虽然山羊在整个亚欧大陆的游牧民族的放牧对象中只占少数,不过从斯基泰人和与斯基泰人关系紧密的那些游牧民族里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
不过匈人的帽子和鞋应该都是普通绵羊的羊皮做的,希腊人称之为τιαραν,一些人也叫这种帽子为galerius。不过另一个人——杰罗姆有他自己的观点:"Rolundum pilleolum quale pictum in Ulixe conspicimus, quasi sphaera media sit divisa,el pars allera ponalur in capite. Hoc Graeci el nostri τιαραν, nonnulli galerum vocant."
几乎可以确信,马塞里努斯看到的其实不是一个圆顶的而是一个弯弯的长帽子,像弗里吉亚那边的帽子一样尖,这种帽子从黑海到中国边境都有,也就是斯基泰人风格的那种尖顶帽子。
此外,匈人也纺羊毛,就像是萨尔玛提亚人那样,Torgun和Hovla的墓地有过斜织的羊毛衣的出土,亚麻布也可能也是匈人自己纺的,南俄罗斯的哥特人也穿着亚麻布衣服,在下伏尔加地区的晚期萨尔玛提亚墓穴中发现了亚麻布碎片,匈人从这些人那里接触到了纺织亚麻的技术也是合情合理的。
食物:
In hominum autem figura, licet insuavi, ita victu sunt asperi, ut neque igni neque saporatis indigeant cibis, sed radicibus herbarum agrestium, et semicruda cuiusvis pecoris carne vescantur, quam inter femora sua equorumque terga subsertam, fotu calefaciunt brevi.
——阿米亚努斯·马塞里努斯,《历史》
这里的大致意思是说,匈人的日子过得极度粗糙,他们吃半生不熟的肉,啃野草根,也不管肉是来自于哪种动物的,他们热的食物的方法就是把肉放在大腿与马背间焐一下。这个应该不是马塞里努斯乱说的,因为吃生肉这件,马塞里努斯同时代的哲罗姆也这么说过。
这个也是我认为匈人是极北民族的一个重要原因,很显然匈人是不可能不知道用火的,虽然他们很落后,但不至于连直立人都不如。极北民族——如爱斯基摩人经常会使用生肉并且啃食草根,因为他们的环境中缺乏蔬菜与水果,以及生肉中的维生素C在高温下会分解,所以他们只好以这种方法获得营养。在匈人较多地与其他古典文明接触以后,也就是说他们有更多的方法获得维生素C之后,这种习俗就再也没有在古典文献里再提到过了。(UP注:但是,Pomponius Mela曾经这样形容过日耳曼人:“ila ictu sunt asper,ut semicruda carne uescanlur”,看起来某些日耳曼人在某些情况下也会选择吃生肉。)
关于把生肉夹在大腿与马背之间这个,并不是匈人独有的一种传统,近代的一些游牧民族同样会这样,为的是防止马匹被马鞍刮伤,并且也作为一种携带肉类的方式,例如14世纪末Hans Schiltberger描述过黄金部落的蒙古人就这么干过。
不过匈人还是有烹调肉类的大铜锅的,倒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只吃生肉。仍然是以煮的方式烹调肉类,用铁钩捞出。(UP注:匈人的学习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在接触文明社会之后,匈人很快就放弃了他们原先那种原始的装备,大量采用罗马与日耳曼人式的装备,这个我们在之后的篇章里会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