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作坊图集]其辉 斯堪尼亚S730、TLV 丰田Corona 1800 及周边 #特别回顾3/3

这是关于去年与朋友一同为了一个聚会而打造的系列车队64比例小车改装作品的回顾,来到最后一集啦。上两篇介绍了车队的两台轻型“服务车辆”,这篇将最后送上剩下的重型运输车和“社长座驾”。


“早睡一贯,健康第一”

先来介绍车队中的重型半挂车,这是一款搭载了16升V8发动机4x2底盘的高顶斯堪尼亚S730。我毕竟不是真正的卡友,真实卡车这方面并没有很了解,就先不过多介绍了。车模由其辉出品,是其辉(GCD)这个模具单拖头刷四个色后的第一次带半挂的刷色。不过这次刷色细节有所减少和更换,车顶的大灯架样式替换,高位车灯也取消了,牛栏后面缺少了几个logo印花,驾驶室后面的全平地板也砍掉了,还取消了适配其他品牌挂车的鞍座,甚至品控比起挂GCD标的单车头产品也相对差一些。但毕竟题材很香,细节过得去,带发动机和转向,也算很不错。

个人很喜欢这种样式的半挂。这款半挂模型还原了现实中赛车车队运输车的布局,汽车通过尾部的液压平台进入,能存放4台车外加一个零件储存空间。不过半挂模型比起车头其实有点潦草,不够精致。而且我发现这款模型其实有三个bug。一个是这种半挂箱体一般是不做鸥翼门的,因为它不是快递车,用的不是轻质箱体,也不需要照顾叉车侧向装卸。二是双层的液压升降结构没做全。不过液压杆联动和磁吸做的挺好的,前两个我姑且可以理解为为了可玩性和展示性做的妥协吧。但第三个bug,作为一个动辄三四十吨的半挂车,挂车只有两轴,车头用单后轴是不是“有点国情因素在”?

因为觉得挂车光秃秃地,所以我给它加了点细节。裁切了些胶片,配合uv胶水和透明水性漆,参考现实给挂车前后侧面都增加了示廓灯,高低都有。对哦,它原本连尾灯都没有,所以同样的方法加了尾灯。车尾反光条也参考欧盟的标准在液压门上贴了。把牛栏换装成原车配备的前杠氛围灯增加点风味(因为品控问题,牛栏的关节有一边是开裂但没断的样子。在这组照片拍完回去后,我把牛栏的安装零件拆除并自己做了适配的关节,用无痕胶粘的方式固定在前杠上。所以现在这台S系是牛栏和氛围灯并存)。最后全车贴上这次车队的主题印花,按照欧盟尺寸制作了车牌,贴上了我们两人的标记,就大致是这样子了。




“社长座驾”

1983 Toyota Corona 1800 Twin Cam Turbo GT-T(hardtop),好像这就是这台车的全称。直接把“双凸轮轴涡轮”打在名字里了,应该就是为了告诉你这车搭载了日本第一台直列四缸双凸轮轴涡轮发动机。关于这台车的真车,实在是不太明白,它好像有很多兄弟姐妹车型,看起来都很不简单的样子,这里就不多讲述了,还请懂的大佬科普一下。

要不是好朋友“社长”带来了这台TLV(N58a),我都没留意到丰田居然有这种车型。据他介绍,这台车的来历比较坎坷,在上一手被当作儿童玩具了,成色感人,好在透明件还比较ok。收下这台车第一件事就是洗掉早已千疮百孔的红色原漆面,经过一番创伤处理后,喷上他自己调配的金属紫秘方,让整台车焕发一新。装上同样来自BNDS的金属抛边轮毂,同样调整了轮辐偏心值,卡边姿态。最后手搓了两个特色砂板后视镜,补上Tomica自己都给不了神韵,再在后翼子板上方加上天线细节。细化一番后,这台车也算完成了。



小周边

因为和510的过程图在同一个图包,所以一起丢失了,很遗憾,这里只能简单带过一下。另外手搓了两个“小心地滑”样式的牌牌,和两面刀旗。如你所见,它们都是胶板和塑料片而已,唯一值得说的是,小牌牌并不是固定贴死的,是真的可以和“小心地滑”一样折叠躺平,打开站立的。我用铜管和铁丝制作了门合页,合页的两半分别贴在两片胶板上,便能实现了上述功能。牌牌上的logo是水贴,另一面箭头是手涂。

参考现实尺寸,裁切两片胶板中间打孔,然后用铜棒穿过,就能还原刀旗了。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想法,为什么旗子要做半透明,好怪哦。


最后展示








至此“布布商店”系列小车的所有故事讲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啦。虽然小车一切都看似准备完善,但如果真的顺利的话,这组照片的背景就不是这样的了。但无所弔谓,能集中精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已经获得不少快乐了。感谢你看到这里!如果你是第一次刷到,欢迎进我主页观看系列文章。如果你发现我们志趣相投,欢迎找我逼逼,请多多指教。祝你have a good day啦

系 锦 先
thanks4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