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王朝,气候与农业,随笔集合

2023-08-21 18:53 作者:给我一个这个  | 我要投稿

(这篇专栏是一个储存的作用 收集个人的杂散聊天记录 随笔等等诸多内容,因为是一个收集,一个记录,并非是更新与创作,所以不作内容上的排版和文字的粉饰了 大体保持不变,也方便日后的再次审视了) 后续补注、一些与正题无关紧要的话我会删掉,有明显语病,读着不通顺的地方我会作个体词语的替换,但主要内容仍保持不变 传统农业时代,收成的丰歉决定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优劣 影响农业收成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灾害,五千年,中国经历了五个气候异常期,包括十五世纪(也就是明代中期)这个时候正好处于小冰河期,气候异常以嘉靖十九年到雍正八年为最严重,包括不限于低温,严重的风暴潮,海啸 灾害多发期,如 正德二年,七年 嘉靖元年,十八年 隆庆二年 万历十年,三十一年 崇祯元年 都爆发过海溢,海潮,海涨等灾祸,并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和损失 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地震高水平活动期 1900以前,中国发生过八级以上地震十四次 明清“宇宙期”200年就占了六次 再比如,死亡人口83万的关中大地震 水旱灾害也是这个时期的频发的主要灾害 尤其是崇祯时代,就崇祯末年来说(1637——1641)华北,西北六省连年干旱 这里顺便补充一下水灾,正德三年,万历十九年都有过洪水的大爆发 这里不做详细举例了 主要是为了说明一下 布罗代尔有一本书,那书名太长了,里面有一段论述,概括一下就是 气候的多次反常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并且导致了农民的多次起义,因为“十五至十八世纪的世界是农民的世界”(这句话我印象深刻)绝大多数人依靠土地为生存的根本,也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在传统农业时代,收成的丰歉决定(当时)物质生活的优劣”,也因此,气候的突变对人尤其是农民的打击是很沉重的 关于自然灾害,实际上也是有人为因素的 毕竟古代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这里我们不详细说了,因为不算是较主要的因素 我愿意在为前面做一点补充,这样方便下一步的论述 农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他与气象的紧密关联,气象灾害,主要就是通过破坏农业生产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而其中最致命的一点,也就是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破坏,所产生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小孩子也知道,人要活动得先饱腹) 因而,气象灾害,可以说是农业时代最基本的灾害,与此对应,气候因素在农业时代的自然灾害成因中的地位就显得非常突出了 古代没有机械化,没有人工降雨这些,而且也没有现代的救济保障体系 再补充一点,有一个不可以忽视的因素,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多次死亡人数上百上千万的大灾荒,这其中社会贫困化,抗灾抗洪能力的降低等等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典型是爱尔兰饥荒) 基本是通病了,不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的其他国家 比如,爱尔兰饥荒,无疑,直接的因素是土豆遭受枯萎病而毁坏 但同样的人为因素,比如急剧增加的人口,以及贵族地主对农民的压迫政策都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英国那个谷物法不断压榨爱尔兰 还有爱尔兰本地的土地贵族继续向农民征收高额的租金 马尤县的卢肯伯爵,这个人算是“有名”的据说他一个人就驱逐了交不起地租的农民有三四万人总之,英国政府和爱尔兰地主的所作所为,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1845——1850期间一百五十万人死亡,这些人为因素是踩了油门的 那么我这里最后列一组统计数据吧,数据来源于高建国先生的《自然灾害基本参数研究 一》你可以在1994年的《灾害学》第四期上看到 死亡人数单位:千人 旱灾 灾次:148 死亡人数:4 165.094(1368——1644) 其他灾害合计(1368——1643年) (应该说总计,包括旱灾)灾次:370 死亡人数:6 274.502 邓云特的《中国救荒史》记录总共5258次灾害中,旱灾为1074次,占单项灾种第二位 最后我来根据严重的自然灾害,做最后的论述 严重的自然灾害会引发社会动乱,甚至导致改朝换代,给社会的发展进程造成直接的影响大规模的严重灾害,会产生大量难民和饥民 这是引发社会动乱的首要因素,俗称“逃荒”,这些人动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 我们都知道,传统农业社会需要维持稳定,大量人口因为灾难和饥荒而流动本身就是社会秩序的被破坏,也就是社会动荡的表现 严重的时候灾民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但也能理解) 所谓凶年多盗 根据李永善的统计,中国古代十三次大规模农民起义,12次的爆发有自然灾害的因素,直接削弱或推翻王朝的有八次 而引发起义的自然灾害多为水灾,旱灾,虫灾(对农业的破坏极大的几种灾害) (如有不通顺的地方,劳烦各位指正了) (这些语句可以当做一个草稿,日后都是可以进行丰富和添色的)

明王朝,气候与农业,随笔集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