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软件测试面试的一些理论问题(续)
一个测试工程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技能?
1-掌握基本的测试基础理论
2-本着找出软件存在的问题的态度进行测试,不要以挑刺的形象出现
3-可熟练阅读需求规格说明书等文档
4-以用户的观点看问题
5-有强烈的质量意识
6-细心和责任心
7-良好的有效的沟通方式(与开发人员及客户)
8-具有以往的测试经验能够及时准确的判断出高危险区在何处
做好软件测试的一些关键点
1-测试人员必须经过测试基础知识和理论的相关培训
2-测试人员必须熟悉系统功能和业务
3-测试要有计划,而且测试方案要和整个项目计划协调好
4-必须实现编写测试用例,测试执行阶段必须根据测试用例进行
5-易用性,功能,分支,边界,性能等功能行和非功能性需求都要进行测试
6-对于复杂的流程一定要进行流程分支,组合条件分析,再进行等价类划分准备相关测试数据
7-测试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准备好具体的测试数据,清楚这个测试数据是测试那个场景或分支的。
8-个人任务平均每三个测试用例至少应该发现一个BUG,否则只能说明测试用例质量不好
9-除了每天构建的重复测试可以考虑测试自动化外,其他暂时都不要考虑去自动化
你所熟悉的软件测试类型有哪些?
测试类型有: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界面测试
功能测试在测试工作中占有比例最大,功能测试也叫黑盒测试。
性能测试是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都属于性能测试,两者可以结合进行。
界面测试,界面是软件与用户交互的最直接的层,界面的好坏决定用户对软件的第一印象。
区别在于:
功能测试关注产品的所有功能,要考虑到每个细节功能,每个可能存在的功能问题。
性能测试主要关注产品整体的多用户并发下的稳定性和健壮性。
界面测试则关注与用户体验相关内容,用户使用该产品的时候是否已用,是否易懂,是否规范(用户无意输入无效的数据,当然考虑到体验性,不能太粗鲁的弹出警告)。做某个性能测试的时候,首先它可能是个功能点,首先要保证她的功能是没有问题的,然后再考虑性能的问题。
你认为做好测试用例设计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的关键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尽可能多的内部程序逻辑结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的关键同样也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模块输出和输入接口。
不可能做到完全测试,以最少的用例在合理的时间内发现最多的问题。软件的黑盒测试意味着测试要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这种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是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因此黑盒测试又叫功能测试或者数据驱动测试。
黑盒测试主要是为了发现以下几类错误:
1-是否有不正确或遗漏的功能
2-在接口上,输入是否能正确的接受?能否输出正确的结果。
3-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例如数据文件)访问错误
4-性能上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5-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性错误
软件的白盒测试是对软件的过程性细节做细致的检查。这种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它允许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有关信息,设计或者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
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状态,确定实际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直。因此白盒测试又称为结合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
白盒测试主要是想对程序模块进行如下检查:
1-对程序模块的所有独立的执行路径至少测试一遍。
2-对所有的逻辑判定,取“真”与取“假”的两种情况都能至少测一遍。
3-在循环的边界和运行的界限内执行循环体。
4-测试内部数据结构的有效性,等等。
请详细介绍一下各种测试类型的含义
1-单元测试(模块测试)是开发者编写的一小段代码,用于检验被测试代码的一个很小的、很明确的功能是否正确。通常而言,一个单元测试是用于判断某个特定条件(或者场景)下某个特定函数的行为。
单元测试是由程序员自己来完成,最终受益的也是程序员自己。可以这么说,程序员有责任编写功能代码,同时也就有责任为自己的代码编写单元测试。执行单元测试,就是为了证明这段代码的行为和我们期望的一致。
2-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联合测试)是单元测试的逻辑扩展。它最简单的形式是:两个已经经过测试的单元组合成一个组件,并且测试它们之间的接口。从这一层上讲,组件是指多个单元的集成聚合。
在现实方案中,许多单元组合成组件,而这些组件又聚合成程序的更大部分。方法是测试片段的组合,并最终扩展进程,将您的模块与其他组的模块一起测试。最后,将构成进程的所有模块一起测试。
3-系统测试是将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系统来测试。它是检验系统是否确实能提供系统方案说明书中制定功能的有效方法。(常见的联调测试)。
系统测试的目的是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而遵循系统设计。
4-验收测试是部署软件之前的最后一个测试操作。验收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准备就绪,并且可以让用户将其执行软件的既定功能和任务。验收测试是向未来的用户表明系统能够像预订要求那样工作。
经集成测试后,已经按照设计把所有的模块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接口错误也已经基本排除了,接着就应该进一步验证软件的有效性,这就是验收测试的任务,即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如同用户所合理期待的那样。
测试计划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测试计划工作的内容都包括什么?其中哪些是最重要的?
软件测试计划是知道测试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包含了产品概述、测试策略、测试方法、测试区域、测试配置、测试周期、测试资源、测试交流、风险分析等内容。
借助软件测试计划,参与测试的项目成员,尤其是测试管理人员,可以明确测试任务和测试方法,保持测试实施过程的顺畅沟通,跟踪和控制测试进度,应对测试过程中的各种变更。
测试计划和测试详细规格、测试用例之间是战略和战术的关系,测试计划主要从宏观上规划测试活动的范围、方法和资源配置,而测试详细规格、测试用例是完成测试任务的具体战术。所以其中最重要的是测试策略和测试方法(最好能先评审)。
您认为做好测试计划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1-明确测试的目标,增强测试计划的实用性
编写软件测试计划的重要目的就是使测试过程能够发现更多的软件缺陷,因此软件测试计划的价值取决于它对帮助管理测试项目,并且找出软件潜在的缺陷。
因此,软件测试计划中的测试范围必须高度覆盖功能需求,测试方法必须切实可行,测试工具并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便于使用,生成的测试结果准确
2-尖刺“5W”规则,明确内容与过程
“5W”规则指的是“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WHEN(何时做)”、“WHERE(在哪里)”、“HOW(如何做)”。
利用“5W"规则创建软件测试计划,可以帮助测试团队理解测试的目的(WHY),明确测试的范围和内容(WHAT),确定测试的开始和结束日期(WHEN),指出测试的方法和工具(HOW),给出测试文档和软件存放的位置(WHERE)。
3-采用评审和更新机制,保证测试计划瞒住实际需求
测试计划完成后,如果没有经过评审,直接发送给测试团队,测试计划内容的可能不准确或遗漏测试内容,或者软件需求变更引起测试范围的增减,而测试计划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误导测试执行人员。
4-分别创建测试计划与测试详细规格、测试用例
应把详细的测试技术指标包含到独立创建的测试详细规格文档,把用于指导测试小组执行过程的测试用例放到独立创建的测试用例文档或测试用例管理数据库中。
测试计划和测试详细规格、测试用例之间是战略和战术的关系,测试计划主要从宏观上规划测试活动的范围、方法和资源配置,而测试详细规格、测试用例是完成测试任务的具体战术。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皮皮鱼哟」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软件测试基础知识 + 面试理论(超详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